賺錢的六種思維

biang 網上賺錢 816

我跟一個創業的朋友聊天,他說不要掙打工的錢,要掙經營的錢。經營的錢是什麼錢?說白了,經營的錢就是就是管理别人、打造品牌所帶來的利潤。

後來,我結合工作和創業經驗,得出掙錢的六種方向,其實也是六種思維。

一、做執行:出售時間和精力

打工,風險最低,但收益也很低。打工其實也分不同的類别,替資本家打工當然是累,加班加點,較少的私人時間和空間。

替國家和社會打工,沒有利潤指标,雖然出售的是個人時間和精力,但為的是公共福利,所以價值觀層面顯然更高。

總的來說,打工有兩個特點就是做執行、被人管。

二、做管理:出售時間、精力和管理智慧

管理者本質上是高級打工仔,有股份的除外,如果隻是一般的主管,出售的還是時間、精力和智慧。

什麼智慧?負責統籌一件事、一群人的智慧。一件事對應的是項目經理,一群人對應的是部門經理。

所以,管理的也有兩個特點:管事、理人。

三、做供應:出售規模化的時間和精力

供應最典型的就是工廠(當然有些工廠也做品牌的不在此列),出售的其實也是時間和精力。

但是,與個人打工不同,他們出售的是很多打工人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是說可以規模化出售時間和精力。

這種時間和精力是沒有過多的附加值而言,因為代工就是掙大家的辛苦錢。

供應掙錢模式的特點就是人力、流程和效率。

四、做産品:出售價值和市場謀略

這裡指的産品是沒有做出名氣的産品,但在市場上也能活,稍微比代工廠盈利好一點。

産品的掙錢模式要比供應又好一點,雖然也出售時間和精力,但這種精力是放在市場對比上,同時也有市場謀略成分在裡面。

做産品不是比絕對的時間和精力,是要思考的,比拼的是市場競争,包括你的包裝策略、你的定價策略等等。

做産品掙錢比的是市場競争力,如果沒有競争力,你花再多時間和精力都不值錢。

五、做渠道:出售流量、價值和服務

渠道有很多種,銷售是一種,店是一種,批發是一種,電商平台也是一種。渠道有很多,關鍵要有渠道思維。

什麼是渠道思維?打造出售産品的平台。

渠道思維的本質是要打造吸引流量、優質體驗和服務的場所。比如,朋友圈帶貨,帶我自己沒有貨源,貨源都是别人的。

傳播即營銷,互聯網推廣渠道也是渠道,比如自媒體、短視頻帶貨等等。

做純賣貨渠道比的是流量、價值和服務。

做線上渠道比的是流量、内容和賬号權重。

六、做品牌:出售價值、認知和整合推廣

品牌的目的在于大家怎麼會選你、持續選你乃至一直選你。

很多人以為品牌是虛的,其實不是,品牌是虛中有實。你包裝設計也是品牌,傳達牌子的一個理念。

你的廣告也是品牌。但品牌的核心不在于包裝和廣告,而在于創造一種更好的溝通和交易關系,

首先要理解關系,本質是溝通和買賣關系;

其次是産品賦予心理、社交和精神等更多概念認知;

第三是要有新時期下的整合營銷傳播策略。

一個人去求職,懂品牌和不懂品牌的人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懂品牌的是讓别人找你,不懂品牌的是自己找别人。

做品牌比的是價值、認知和整合推廣。

以上掙錢的模式沒有高低之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管理其實也要講執行力,做産品肯定要有好的供應鍊。做品牌也要好的産品、好的渠道,同樣做渠道也需要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