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應該怎麼切?

biang 美食天地 729

肉應該怎麼切?-第1張圖片

有的時候,我們按照别人的菜譜炒菜,所有的原料,調料,方法都是一樣的,為啥炒出來的肉會口感不好?或者會散成一攤,又或咬不動呢?那估計,要從切肉的步驟找找原因啦。
我們總是聽到一句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具體怎麼做呢?參考下面的方法吧。
牛羊肉要逆着肉的紋理切。也就是說,刀和肉的紋理呈90度的垂直。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井”字狀。(如果順着紋理切,就很容易咬不動哦)
豬肉要順着肉的紋理切。也就是說,到和肉的紋理呈水平線哦,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川”字狀。((如果你向切牛羊肉那樣,逆着豬肉的紋理切,炒出來的肉會散碎哈)
雞的肉質比較嫩,刀和肉的紋理,隻要能有個傾斜的角度就可以了。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斜的“川”字狀。(切雞肉,沒有切牛羊肉和豬肉那麼多講究,差不多就行啦。)
肉絲切得好與次直接體現了一個廚房操作者的刀工水平,切肉絲的成功與否也直接影響成菜的質量,如粗細不勻,長短不一緻,更有甚者,切時為絲,炒制過程中随着肉絲由生至熟形狀卻變成了米狀或粒狀。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切肉絲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有經驗的家庭主婦明白切肉絲時先看肌纖維的紋路,一般切法是:肉質細嫩的,如豬瘦肉、雞脯肉、魚片等要順紋切絲,而質地較粗,肌纖維較大又含大量筋膜的牛肉則逆紋路切絲。原因是豬肉等肉質細嫩,絲又細,若逆紋路切,烹調時易碎爛,隻有順着纖維紋路切,才能使絲細長成形,均勻易熟。牛肉筋多質老,順紋切則難嚼爛,筋又不易成熟入味,隻有橫切将其筋斬斷,成為薄薄的片,再将片的截面逆紋路切成絲,這樣筋與纖維束交融在一起成絲,不易碎爛,烹調時又易成熟。
另外,選對紋路後,先切肉片時應注意,一定要使片厚薄均勻,這樣切出的絲才粗細一緻,否則烹調時細者已成熟,粗者還生,待粗絲成熟,則細絲已老,嚴重影響了菜的質量。再次,切絲時不允許用鋸切的刀法,因鋸切使絲易斷,要用推刀或拉刀切,一刀切斷。
對于廚房新手來說,要想讓肉容易切,切出來比較好看。從冷凍室拿出來解凍,但别等到完全融化,讓肉還有些硬度的時候,是最好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