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是我國民衆很常見的一種飲食方法,它有易消化,易吸收的優勢,特别适合牙口不好腸胃不好的朋友們,不過,想做出營養美味的粥品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的烹饪方法不止可以讓粥更好喝,還能有效保護食材中的營養,那麼關于做粥的小技巧現在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隻有大家按照以下步驟來做一定可以熬制出即養生又美味的粥。開水下鍋。直接用自來水熬粥,水中的氯會破壞米中的維生素B1。若用燒開的水煮粥,氯已多随水蒸氣揮發,可防止營養成分損失。此外,開水下鍋不容易糊底,還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水要加足。上火熬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在黏稠度和濃郁香味上會大打折扣。
攪拌。熬粥時要往一個方向攪拌,這樣煮出來的粥受熱均勻,且米香濃郁。攪拌也是有技巧的,開水下鍋,攪拌幾下,蓋上蓋,小火熬制20分鐘,再不停攪拌,大概持續10分鐘左右,直到粥出現黏稠狀。
點油。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這樣熬出來的粥不但看上去顔色亮澤,入口後也味美鮮滑。此外,點油還有一個好處,可以不潽鍋。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而熬粥的時候達不到油的沸點,油始終在水上漂着,即使達到水的沸點,也不會潽鍋。
粥底、輔料分開煮。大多數人熬粥時習慣将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裡,但這樣并不科學。熬粥的時候,應該将粥底和輔料分開煮,最後再一起熬煮,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且不串味。特别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将其分開。
隻要大家依照以上介紹的五個步驟來做,一定會熬制出既美味又養生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