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炒菜如何判斷油溫

biang 美食天地 1.1K+

新手炒菜如何判斷油溫-第1張圖片

炒菜時能不能準确的判斷油溫也很關鍵,如果你想炒制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就必須掌握好油溫。對于油溫的判斷,老手一般是憑感覺,但新手就必須用一些其它方法了。以下是炒菜時判斷油溫的方法,大家可以試試看。
觀察法:
一般情況下,油裡面的泡泡聚在一起就可以下肉菜了,如果下素菜就稍微提前一些。
三四成熱又稱溫油,約為90°C~130°C,油面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會迅速下降,适用于滑油,制作較軟嫩的菜肴,如滑炒裡脊絲、清炒蝦仁、宮保雞丁等。
五六成熱又稱熱油,約為140°C~180°C,油面波動,向四周翻動,略有青煙升起,這種油溫最适合煎、軟炸等,原料入鍋後氣泡較多并伴有嘩嘩聲。軟炸蝦仁、炸香椿、炸花椒葉等,用這種油溫比較合适。
七八成熱又稱旺油,約為190°C~240°C,此時油面的翻動轉向平靜,有青煙,手勺攪動時有聲響,可适用于炸、烹、炒等烹調方法。原料入鍋後有大量氣泡并伴有爆破聲。
九十成熱又稱烈油,約為250°C~300°C,油煙密、有灼人的熱氣,青煙四起并向上沖,即将到燃點,原料入鍋後大泡翻騰伴爆炸聲,僅适用于爆菜或給蒸制菜肴澆油,如爆炒腰花或蔥油魚等,這時操作較危險,要小心。
筷子法:
用竹筷子插入油鍋中,如果筷子的周圍浮起油花越多就表示油溫越高,就以150℃油溫為例,筷子的周圍泡沫很多但是都較為細小。
2成熱時,油的表面變化不大,用手置于油鍋表面,能微微感覺到有點熱。
5熱時,油的表面開始變化明顯,用筷子置于油中,能看到有微小的氣泡浮起。
7成熱時,筷子上的氣泡變的密集,開始有少許青煙升起。
8成熱時,汽包變得很密集,鍋的上方油煙變的明顯。
聲音法:油鍋裡的響聲快沒了的時候就可以下肉菜了,素菜提前。
小常識:炒青菜時油溫控制在三四成熱即可,這樣炒出的菜肴顔色漂亮且營養不流失。否則,油溫過高可能會造成原料受熱不均勻,油溫過低蔬菜容易出水。炒制肉類菜肴油溫也要控制在五六成,先放肉煸炒至發白後,再放入蔥姜繼續煸炒,最後放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