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技術問題荟萃(七):烘烤後冷卻、儲存

biang 美食天地 1.2K+

月餅技術問題荟萃(七):烘烤後冷卻、儲存-第1張圖片

Q:月餅還在保鮮期内,為何鹹蛋黃發黴?

A①鹹蛋黃未先烤至牛熟殺菌、噴酒:

②餡與鹹蛋黃未包緊,留有空隙;

③包生鹹蛋黃容易反潮,月餅烤過熟則瀉油、鹹蛋黃變硬不透,所以生黴。

Q:烘烤後之月餅幾天後才可包裝?

A最少一天以上,讓月餅餡心完全冷卻,若未冶透即提早包裝,月餅會在袋内蒸發水氣,一星期便發黴。

Q:月餅烘烤後冷卻對切卻皮餡分離或鹹蛋黃與餡分離,是為何因?

A①餅皮包餡時太松、餅皮糖含量不足,或餡料含油量不足:

②餡料包入鹹蛋黃時不夠密合,或鹹蛋黃腌漬時間不足,使得烘烤時蛋黃出油太多、太幹。

Q:紅豆沙餡、棗泥餡在炒煉時加入澄粉,可使餡料有Q度,但餡會偏軟,若以250℃烘烤,冷卻月餅會凹下嗎?

A:加澄粉或熟面粉、糕粉調餡之軟硬,烘烤時會膨脹,冷卻後便收縮凹下,水多,糖多,黏性不足。

Q:月餅烘烤後應注意哪些問題?

A:①冷卻要徹底,以防包裝後有水氣導緻生黴:

②若遇到下雨天,空氣中濕氣重,冷卻室則要加強除濕去除水氣。

Q:月餅烤後切開,發現鹹蛋黃無油,是為何因?

A①餡料含油量太少,蛋黃出的油被餡吸收:

②鹹蛋黃腌漬不佳而無油:

③以180。C溫度烘烤,或時間太長,而使鹹蛋黃瀉油。

Q:蓮蓉月餅烘烤後,為何有裙邊?

A:因廣式月餅餅皮薄,若烤溫太底則定形慢,餅皮在烤箱中軟化攤下,特别是蓮蓉月餅,最容易發生此問題,所以爐溫上火至少要設在250。C以上,才可避免。

Q:月餅烤好冷卻後,餅中心凹下或餅身歪斜,是為何因?

A①餡含水多:

②餅皮含糖、油過多:

③高溫烘烤(300。C);

④整形完成後置于室内高溫下太久。

Q:烤後餅身歪斜或餅皮光澤度不夠,是為何因?

A①餅皮加入的轉化糖縧漿濃度太稀:

②餅皮搓揉出筋而導緻滲油:

③餡料含油量或含水量太多:

④烤爐下火溫度過低。

Q:第一次烘烤月餅時,為何烤3-5分鐘後烤爐内要加襯一個烤盤?

A此舉乃是為了防止底火過大而使餅底過焦,待爐溫穩定後,第二次續烤時就不必放。

Q:月餅在烘烤後餅身爆裂,是為何因?

A①餡料含糖量過高,糖漿濃度太稀:

②爐溫低,烘烤時間太長:

③餅皮過硬。若呈鼓形裂開,則表示烤溫過高。

④餅皮太軟或烤後呈梯型,餡太軟之影響占90%,烤溫低則占10%,且餅腰會裂開。

Q:廣式月餅在烘烤後餅皮上色不均的原因?

A①包餡時施力不均,使餅皮厚薄不一緻:

②月餅入模整形時,沾黏太多手粉。

Q:廣式月餅烘烤後卻不耐久存,原因何在?

A①皮薄餡多,包餡技術不純熟,易包入空氣,為生黴之重大原因;

②儲存冶卻成品的衛生環境太差,月餅易受污染:

③餡料的生菌數過高:

④月餅未烤熟。

Q:為何蛋黃酥要先刷蛋水,而廣式月餅要先烤再刷呢?

A蛋黃酥以色澤金紅偏褐為标準,所以在烤前要刷濃蛋水:若是廣式月餅,餅皮刻花紋路細緻,不能先刷後烤,否則水性重的液體刷在未妹烤前的廣圹式薄餅皮上,浸泡泡稍久一點,薄餅皮花紋便{便會模糊不清,烤後花紋也會變得幹凸,花紋不柔和,無法顯示出廣東月餅之美感。

Q:為何剛烤好之月餅立刻切開鹹蛋黃有油,但放置2-3天後再切餡,鹹蛋黃就失去油光?

A上述情形以豆沙餡類月餅最為常見。若餡内含油量達30%時,鹹蛋黃之出油情況就會較佳,一般而言,鹹蛋黃先烤再浸泡麻油内一天,便可增加鹹蛋黃之油潤感。

巧克力的儲存融化及應用的小竅門

巧克力是許多烘焙人士的心頭所愛,但由于它的物理特質,存儲、融化和應用方面都要小心處理。下面請看幾個簡單的處理方法:

儲存

将巧克力用保鮮膜包裹好,再放入一個有蓋的容器瓶裡,并緊緊地蓋牢固或裝入密封塑料袋裡,最後存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即可。注意,若儲存的地方溫度高于21℃,巧克力則可能出現起霜的情況。

關于可可粉,則裝入一個有蓋的容器瓶裡,蓋牢,并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即可。

融化

有兩種方法

用微波爐:将巧克力切碎,再将其倒入攪盤碗中,用中溫烘焙1分鐘後,取出攪拌,再放入微波爐烘焙1.5~3分鐘,取出再攪拌均勻即可。

用火爐:往一個小的深平底鍋裡倒入巧克力碎片,用低溫加熱。并攪拌巧克力開始融化即離火,再繼續攪拌至順滑。

巧克力裝

粗糙巧克力屑:将冷凍、堅硬的巧克力塊在手持式的研磨器的大口面上粗略地磨成屑。

精細巧克力屑:在手持式的研磨器的小口面上,将冷凍、堅硬的巧克力塊磨成屑,并不時地清理掉小口上的屑以免堵塞。

巧克力卷:對于大巧克力卷,可以取大塊巧克力塊(常溫),在其較寬廣面上,用蔬菜去皮器削出卷條。需要小的巧克力卷,則換成窄的長條形巧克力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