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低筋面粉130g
蛋黃1個
細砂糖35g
鹽1g
香草精數滴
無鹽黃油120g(可以酌情減少,看個人喜好)
做法:
1.黃油室溫軟化,用打蛋器打至發白;
2.加入細砂糖和鹽,繼續打均勻;
3.加入蛋黃,繼續攪打;
4.篩入低粉,用刮刀翻拌均勻;
5.接下來的步驟就随自己喜好了,我個人比較喜歡把它整成條狀,放冰箱裡凍硬,然後切片。你也可以選擇用裱花嘴擠出漂亮的曲奇花紋(這個難度有點大,新手一般很難操作)
6.烤箱170度預熱,烘烤15-20分鐘,這個看各家烤箱不容,需要自己控制,大概就是餅幹周邊發黃變色就可以出爐了。
7.香噴噴的曲奇就這麼完成了。
面團的攪拌決定面包的好壞
可以說面包的好壞由攪拌決定。攪拌可以使小麥粉和水結合形成面筋後與澱粉,油脂一起形成膜,包住發酵産生的氣體。
攪拌前的準備
1.決定方法(要考慮制造量,機械設備,器具,勞動力,銷售形式,消費者的喜好等);
2.決定配方(酵母,砂糖,鹽的全體的平衡,價格等);
3.決定原材料(水的硬度,小麥粉的灰分量,激酵母活性劑的酸化劑量,糖質種類,乳制品的種類,油脂的原料和品質)等;
4.處理原材料。例如,小麥粉要過篩去除異物和結塊,同時要讓小麥粉中混入空氣。這樣會讓小麥粉的體積增大15%,也會增加吸水;
還有,脫脂奶粉容易結塊,不易溶解,所以要分散在砂糖或粉中,也可以提前溶解在水中。将油脂加入時,軟硬要适度,不能從冷藏取出後直接使用,要避免長時間放在40度左右的地方。
酵母要提前溶解在一部分水中,要将微量添加物激酵母活性劑均勻分散在小麥粉中。溶解酵母的水溫不能太高或太低。
此外,使用全粒粉和葡萄幹的處理很大程度上左右面包的品質。
攪拌的目的
1.将原材料均勻分散,混合;
2.面胚中混入空氣;
3.使面胚有彈性和伸展性。
低速攪拌的目的主要是分散和混合。特别是要将酵母和激酵母活性劑等微量添加物完全分散,使面胚發酵均勻。開始就用高速攪拌會使原材料飛散而損失。
中,高速攪拌的目的是混入空氣和(酵母生成的二氧化碳會集結在混入面胚的空氣中,所以如果面胚種混入的空氣少的話,氣泡數量會少,面包的氣泡會很大)讓面胚有彈性和伸展性。利用小麥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形成面筋,保持酵母持續生成二氧化碳是做出好面包的關鍵。
低速攪拌和高速攪拌的作用有很大的區别。用低速攪拌通常的幾倍時間,也不會達到與高速攪拌同樣的效果。隻用高速攪拌,也絕不會做出好的面胚。
做出好面包的最低攪拌速度叫做臨界速度。達不到這個速度做不出好面包和面胚。
攪拌初期如果過度使用面粉和水的接觸面急劇形成面筋,會阻止副材料溶于水,面胚中還會殘留沒有充分水和的部分。水和粉的比例是1比1時最容易順利混合,所以有攪拌時先使用一半量的粉攪拌的方法。
攪拌要具備的動作
1.攪拌臂的擠壓和拍打;
2.拉伸;
3.卷曲與疊壓。
攪拌的5個階段
1.混合原料階段(pickupstage)
小麥粉和砂糖,脫脂奶粉等原材料中加入水,隻是混合的狀态還沒有形成面胚。狀态很粘稠,材料的分布不均勻任何部分都可以容易抓取。
2.面團卷起階段(cleanupstage)
這個階段,攪拌速度從低速換成中速,水被小麥粉等吸收結合成面胚,攪拌桶會變得幹淨。但是由于面筋間的結合少,将面胚展開會呈現面筋膜厚而裂口粗糙的狀态。
3.面筋擴展階段(developmentstage)
随着面筋的結合和水和,外觀會變得光滑而有光澤。展開面胚會有伸展性,而且對伸展的抵抗力很強。這時的面胚纏在攪拌臂上,碰上攪拌桶時會發出幹而沉悶的聲音。
将面筋擴展階段的後半段也有稱之為攪拌完成階段(final.stage)。雖然這時面胚纏在攪拌臂上,但攪拌時會有粘在攪拌壁的感覺。碰撞攪拌桶時會發出濕潤而尖利的聲音。
展開面胚會很薄很光滑而且很幹。攪拌完成階段根據攪拌機的類型僅有數十秒,準确地抓到這個狀态是面包工程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4.攪拌過度階段(letdownstage)
如果繼續攪拌,面胚的彈力會降低,外觀濕潤,出現異常的粘着性。展開面胚會發現完全沒有抵抗力,面胚雖然能伸展的很薄,但會垂下來。這個階段稱為過渡攪拌。
使用好面粉做吐司等面包稍微的過渡攪拌,在長時間發酵後還是可以做出安定的面包。用letdown.stage初期的面胚做出的面包,面包心白且氣泡細。
5.面筋打斷水化階段(breakdownstage)
面胚基本不會走到這個階段。這個階段面胚暗淡,彈力完全消失而且很黏。面胚除了物理性的損傷外,也有因酶的破壞。這個階段面胚不能被展開。
最佳攪拌
有最佳攪拌狀态,當然也會有攪拌不足和攪拌過渡狀态。最佳攪拌狀态不是絕對的。根據面包,做法,配方,發酵時間最佳攪拌狀态也有所不同。使用不同機器,器具的工廠,雖然做同樣的面包,但不能将一個工廠的最佳攪拌狀态通用在其他的工廠。
能做出最好面包時的攪拌狀态就是最佳攪拌狀态。最好的面包不是有很好的氣泡,而是比如想将攪拌不足時的特征表現出來的時,那個攪拌狀态對于這個面包來說就是,最佳攪拌狀态。
總之,不将面包烤出來看就不會知道,但根據面包的做法,原材料,特别是小麥粉的性質(蛋白質的量和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想到要做的面包。
最後要注意做出來的面包不好時,首先要想到的是面胚出現問題。
最佳攪拌
最佳攪拌根據面包的類型而不同,但一般來說最佳攪拌一般是用高筋粉,做出的柔軟面胚。最佳攪拌的面筋抵抗力要比最強狀态稍微弱些,并且有伸展性。将面胚展開膜質要呈現均勻,半透明,幹燥的狀态,而且要有良好的作業性,面包的烤制良好。
攪拌不足
一般初學者大多都會在這個狀态停止攪拌。這時的面胚作業性差,體積小,面包心的膜質厚。
攪拌過渡
攪拌程度随着時代發生變化。這是因小麥品種的改良,制粉技術的提高,機器的發展,還有技術的提升所影響。總之攪拌時間比以前要長。
盡管如此,但如果攪拌時間過長,面胚會缺乏抵抗力(彈力),粘稠,作業性差。并且體積小,面包心膜質厚,呈現的狀态基本和攪拌不足相同。但稍微攪拌過渡的面胚,如果使用的是優質的小麥粉,長時間發酵後會有一定程度的恢複。這樣做的面包體積和氣泡要比标準面包要好,但味道會稍微差些。
攪拌過渡會使面胚因機器的連續操作,造成面胚的結合力減弱和松弛。長時間的攪拌會使面筋因過度拉伸而喪失彈性和粘着性增加。此外,酶對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還原物質的活性化,面筋的再分解也導緻了面胚結合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