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釋義:美食、富貴與權力

biang 美食天地 824

鮑魚釋義:美食、富貴與權力-第1張圖片

    鮑魚,這個生物學上極為普通的貝類生物,很早就成為中餐裡的美食極品。即使在物欲最為膨脹的今天,在中國能夠享用它的,也許僅是百分之一的群體。我們發現,無論是曆史上還是今天,鮑魚更深層的意味都超越了美食而連帶着權力和富貴。
一個深秋的傍晚,我跟随着一支近300人的客車隊來到青島一個房價高達28000元/平方米的富人區——弄海園。在被稱為林肯俱樂部的臨海露天草坪上,我們這些白天參加了世界第五屆鮑魚大會的中國人和西方人準備共同慶祝一下這次難得的聚會。來自世界各國的海洋學家們在這次青島會議上讨論的主題是鮑魚的養殖和疾病防治。
“為什麼鮑魚會這麼貴?”我問麥先生。這位國際著名的鮑魚專家顯然早已考慮過一問題,他一臉輕松卻又有些感慨地說道:“如果僅僅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那物稀的東西多着呢!為什麼鮑魚這麼貴?我沒有考究。海參也不好吃,它為什麼也那麼貴?我不知道中國人啊,有很多怪的事情。”麥認為今天世界能夠盛行吃鮑魚,并且把鮑魚的價格推得如此之高都緣于中國的飲食文化。“你知道,”他接着說,“在英國一隻鮑魚就是一英鎊,在法國是十個法郎。美國人原來根本就不吃鮑魚,是日本和中國到舊金山的移民把鮑魚的價格擡了起來。随華人移民在世界各地的增多,現在全世界都在吃鮑魚。
曹操愛吃鮑魚
早在中國的清朝宮廷裡,就有全鮑宴的記錄。據說當時沿海各地大官朝見時,大都進貢鮑魚為禮物,一品官吏進貢一頭鮑,七品官吏進貢七頭鮑,以此類推。一頭鮑就是一斤僅有一隻鮑魚,七頭鮑是一斤有七隻鮑魚。前者的價格比後者可能要高出十來倍。顯然當時這些鮑魚是在被制成幹鮑才能進貢的,因為進皇帝的廚房不能是活物。君子要遠疱廚,作為一國之君的皇上更是如此。
“孟子曾說過: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那時的國君要為萬民樹立一個善的榜樣,遵循孔孟之道。所以現在流行于整個中國、食譜中含有大量生猛海鮮的粵菜,在當時不可能成為中國皇室的宮廷菜。”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極為忠誠、現年70歲的王希富先生說。他家是京城頗有名望的傳統餐飲世家,現在他在一家力圖恢複傳統京菜的高檔餐館裡做總體策劃。
更早在公元6世紀之前,中國的食鮑魚文化就已經傳播到了日本和韓國,後來東亞人又把食鮑魚習俗傳播給了整個世界。中國古人很早就把鮑魚列為海味八珍之一,在近代鮑更位居于首位。《漢書·王莽傳》記載,西漢後期的新朝皇帝王莽饞于鮑魚,尤當“憂懑不食”時,必喝酒吃鮑。東漢的曹植在悼念其父親時,也曾提到曹操生前喜食鮑魚。
鮑魚滋陰說
在北京一座中國古廟式的建築裡,我們碰到了熱情好客的《中國烹饪》雜志社的馬永強主編,他從一個頗為有趣的角度把中國菜裡的四大極品:燕窩、鮑魚、魚翅和海參劃分為兩類。
“中國人很早就從形狀上區别,海參、魚翅象征男性,是壯陽的;鮑魚、燕窩則象征女性,是滋陰的。”事實上,中國古人一直認為鮑魚是一種對身體十分有益的滋補食物。有中醫理論說鮑魚補虛、滋陰、潤肺、清熱,養肝明目,故有“明目魚”之稱。但今天的營養學家們卻認為包括鮑魚在内的很多中國極緻的食物裡并沒有超出常規的營養價值。
中國營養學最高權威機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馬冠生教授認為,鮑魚和雞蛋所含的蛋白質相差不大,其他營養含量成分如鈣、鐵、鋅、硒、維生素也沒有獨特的優勢。事實上,在提供營養方面,鮑魚和其他普通海産品相差也不多。所以,這些名貴之物在營養上并無“名貴”之處。在同一個研究所裡的楊月欣教授曾親自領導過對鮑魚營養成分的測定,她告訴我說:“從簡單的化學成分分析,不能說出鮑魚的營養為什麼高,甚至一些中南海裡的廚師們也常常向我們詢問魚翅、鮑魚到底有些什麼樣的營養。事實上,科學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她承認她們的分析是純西方科學的角度,就是測定人類已知的微量元素如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之類。“我們對植物裡的成分已知的很多了,但對動物類的發掘目前還很少,魚類還應該有很多未知的成分。”最後她強調說:“我估計在中國現在可能還沒有人從中醫的角度、非物質化、整體化地來研究鮑魚的營養。這也不會成為我們以後研究的方向,因為你申請不到這種基金。”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食物營養所代表的生命科學是所有科學中最複雜的一種,一種特性往往是由多個基因表達,而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系式的表達。在這種情況下提取出其中一種成分,它很可能就沒有了原來的那種療效。海洋大學的麥康森教授也感覺到包括鮑魚在内的中國飲食極品在營養學上的一些困惑。“對鮑魚來說,為什麼人們喜歡它,除了非科學因素以外,有沒有科學的道理?人參也是一個例子,像人形。科學是先入為主的,中國科學家目前的浮躁、排斥自己認為不是的東西,這是我們科學發展的一個最大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文化、中醫的偏見是肯定的。”他舉例說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應該是最完全的,低等生物有免疫球蛋白,但蝦就沒有了,到毛毛蟲更是啥都沒有。“但是一個什麼免疫系統都沒有、還生活在肮髒環境裡的毛毛蟲會活得很好,這是怎麼回事?是我們的方法論錯了你用人的免疫方法來研究蠕蟲,什麼都找不到,但并不等于它沒有那個系統,隻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而已。”
鮑魚裡是否會含有某種西方營養學中找不到的東西呢?西方的營養學無非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糖這五種基本物質。現在人們發現海參裡含有的硫酸脂多糖,它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這是和營養沒有關系的東西,但有生理和藥理的作用。人們發現鮑魚裡有非常豐富的精氨配,同時有科學家推測人體精子的遊動主要就是依賴精氨酸。
美食的高檔象征意義
雖然鮑魚沒有特别的營養已為很多中國學者、甚至那些美食家們所接受,但這并沒能妨礙吃鮑魚在中國仍然為飲食界一個高檔象征。一頭做好的日本幹鮑在北京農展館附近一家名為順峰的餐館裡最高可賣到1680元。10年前,順峰餐飲集團成功地在中國做起了高檔海鮮,去年,其營業額排在國内中餐業的第二位。陳均海是這裡的一名高級職員,也自稱為美食家。他向我們講述着食用鮑魚的那種極緻感受:“鮮鮑有鮮鮑的味,幹鮑有幹鮑的味。鮮鮑鮮、細;幹鮑綿、軟硬适中,一咬有些彈性,牙接觸的時候往上頂,稍用點力,就下來了。同時進到喉嚨裡有一種特殊的香,餘味繞口啊有人就追求這種境界,一兩口就夠了,980元!”
中國人常常以其博大豐富的飲食文化聞名于世。幾乎在任何場合下,“吃”都是一個樂此不疲的話題。所以當中國人富裕起來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吃。中國人可以為了一頓飯準備好幾天,尤其是粵菜最為講究且需時達幾天之久,烹制中還要加上雲腿、老雞、
赤肉文火慢煨,使它吸味調和,才更能發揮鮑魚本身固有之鮮味。這是以男女文化為代表的西方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
北京對有錢的美食家來說無疑是美食的天堂。身處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中心的北京,意味着這裡擁有最有錢的人群階層,甚至連那些有錢的外地人也會湧到北京來消費。10年前,精明的廣東人和香港人就來到北京開了一家家高檔的鮑翅餐館。香港人梁誠威以他的威哥鮑魚成為他們中最成功的商人之一,現在他已經在大陸至少開有20家鮑魚餐館,同時在剛成立的中國鮑翅宴委員會出任主任委員。
一天下午,他終于打來電話約我前去見面。一個小時後,在首都大酒店的一個套間客廳裡我見到了這位鮑魚界的重量級人物。一看到他,我立即就想起京城一位攝影師的話:“美食家的眼神很安祥,不像普通人有一種緊張。”
“為什麼鮑魚在大陸會受到歡迎?”我問他。這位頗具紳士風度、有着很深厚中國文化修養的美食家認為美食與營養是有一定距離的,“在餐桌上,最主要的是口感而不是營養。雞蛋是有營養價值,但它不能代替我們美食世界的美食感受。另外還有一種文化的追求。”他接着向我解釋了這種追求已經導緻美國人的快餐文化和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美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一塊牛排、一個漢堡能夠生活,但鮑魚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吃飽的問題。好的鮑魚吃完之後,第二天都會有感覺。甚至同是鮑魚,它們之間味覺上的差異就像是紅酒之間的品質上的巨大差異一樣。
背景知識
鮑魚殼的顔色
鮑魚殼的顔色因鮑魚的種類、攝取的食物、生長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鮑魚殼的顔色豐富,但大多數呈現出綠褐色或紅褐色,這種物色與鮑魚生存的環境,如岩礁或海藻的顔色相近似,是一種保護色。然而,不同種類的鮑魚卻有其相對穩定的顔色,同樣是攝食巨藻的黑鮑呈現藍黑色,而紅鮑則呈暗紅色,黃鮑為淺紅褐色或暗綠色。野生的皺紋盤鮑多為褐綠色或褐紅色,而人工養殖因投喂海帶、裙帶菜或以褐藻、綠藻配制成的配合飼料,卻會長出鮮綠色的外殼,投喂紫菜則長出暗紅色。由于鮑魚殼顔色的不可逆性,我們可以通過它來判斷鮑魚的出産地和養殖方式。整殼呈褐紅色的為野生鮑魚;綠色的為大連地區海上吊籠投喂海帶養殖的鮑魚;前邊綠色後邊褐綠色的為青島地區潮間帶養殖的鮑魚;殼面呈現綠色和暗紅色帶交錯的,則為投喂海帶和紫菜的福建吊籠養殖的鮑魚。
我們在海鮮市場上經常能看到标有“特大野生鮑魚”字樣的鮑魚,其價格不菲,通常比同規格養殖鮑魚高出30%—40%。很多商戶正是利用普通消費者無法正确識别野生和養殖鮑魚,以養殖鮑魚來冒充野生鮑魚。
鮑魚的“後屁股”殼頂螺旋部 如果是綠色的,是為人工苗種海底增殖或潮間帶養殖的鮑魚;如果是褐綠色或紅褐色的,則為野生苗種長成的鮑魚。由于在自然海區生長的環境和攝取餌料類似,這兩種鮑魚在營養成分上無明顯差異,但銷售價格上應該有所區别。
鮑魚的年齡與生長
鮑魚在貝類家族中屬于生長比較慢的種類。從受精卵開始,長到商品規格6—8厘米,通常經過1—4年或更長的時間。以我國的皺紋盤鮑為例,大約要經過近3年的生長才可以達到7厘米左右。鮑魚的生長速度随着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幼鮑的體重和貝殼長度增加速度均快于老齡鮑;老齡鮑的貝殼長度增加很慢,但其貝殼則略有增高、加厚的趨勢。
由于鮑魚殼增長時,主要是向前方伸出,又因為鮑魚殼較薄的右邊總是比厚而内卷的左邊長得快,因而呈左旋生長。
鮑魚殼在增長的過程中會留下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紋。生長紋的明顯與否,與鮑魚所處的生活環境、季節和所攝食餌料的種類有關。在生長快速的季節,生長紋明顯,距離較寬;在生長緩慢的季節則相反,生長紋密,距離較近。
通常,我們可以根據鮑魚殼的生長紋來判斷它的年齡和生長狀況。以我國的皺紋盤鮑為例:1年生約為25厘米,2年生為4-5厘米,3年生為7-8厘米。
有的時候從鮑魚殼的正面生長紋不容易直接判斷它的準确年齡。我們可以将殼面附着的雜藻、蛎殼和石灰蟲等物清除幹淨,将鮑魚殼用電燈光透視看出它們的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