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幹、白果等幹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2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節日食俗。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
3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民間傳統小吃之一,節日食俗。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将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4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傳統面食,流行于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面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将蔥花爆香,面煮好後将蔥花油潑入鍋中。
5
臘八飯
漢族民間節日食俗,在臘八這天有做臘八飯的習俗。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古代佛寺常于臘八這天舉行誦經,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谷及果實等供佛,名曰:臘八飯。如今,民間用自己收成的谷物幹果做成臘八飯,慶祝一年的辛勤勞動碩果,祈求來年五谷豐登。
兒時的記憶中,一走進臘月,便聞到濃濃的年味兒了,長大了,那種感覺還在嗎?臘八臘八,凍掉下巴,那碗暖人身心的臘八粥,你多久沒喝了?
臘八節的慶祝
臘八這天除了喝臘八粥,泡臘八蒜,咱老北京人當然也要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祭祀,另一個就是舍粥了。
祭祀
過去在咱老北京,每到臘八這一天,您可着滿胡同聞吧,家家戶戶都是熬臘八粥的香味兒,小孩兒放學回來了也最盼望着能向父母讨碗臘八粥喝。不過對于咱最好講規矩的老北京人來講臘八粥煮好後要先用青紅絲和幹果紅糖在粥上擺出福字、佛字,字的周圍還用瓜子仁擺放個圓,寓意福臨祥至圓圓滿滿,然後先放在佛堂的神及祖先像前,叩頭祭佛祭祖後才可以給剩下的一大家子喝,這是一種對祖先的尊重。
舍粥
過去咱北京臘八節這天,有的寺廟有這麼一個環節,叫做舍粥,就是寺廟煮好的臘八粥分給臘八這天來參拜的衆人。以雍和宮煮臘八粥為例,從臘月初一起就開始搭棚壘竈,最初時曾支起過六口約寬兩米深一米多的大鍋。煮粥時要先舉行隆重的盛典活動,然後喇嘛們從臘月初七起就開始泡豆米,每鍋要倒入數石各種米、雜豆、幹果等食材,喇嘛們不斷加火熬煮,直至臘月初八的拂曉。煮粥時宮廷還要“特派大臣監視,以昭誠敬”。
如今,北京人喝臘八粥之俗依舊,雍和宮、廣化寺以及一些老字号商鋪等仍會沿襲古時舍佛粥之俗。每年的臘八,雍和宮還會在宮内舉辦佛事活動,全體喇嘛仍誦讀佛經,再将煮好的第一罐粥供于佛像前,然後開始惠民“舍佛粥”。隻不過如今的“舍粥”已沒有了救濟窮人之意,而是提示人們不要忘本。
臘八節的意義
咱北京人為什麼要過臘八呢?從下面這這些諺語中您看看能不能猜出來呢?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過了臘八就是年
喝了臘八粥,就把“年”來辦
臘八,祭竈,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着桂花糕,老頭子戴着新氈帽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
還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其實咱北京人過臘八,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臘八節過了,意味着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另一個便是,臘八節過了之後,咱們盼望的春節,就真的不遠了。
臘八節的養生
臘八過了之後,天氣就變得更冷了,因此咱北京人在臘八節前後,就更要注意養生了,臘八節之後怎麼樣?小編我為您總結了如下四點哦!
(1)早睡晚起
冬季可以适當睡“懶覺”,因為天氣寒冷,以早晚為劇,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防止受寒。《内經》提倡在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是為了養護陽氣,晚起是為了固陰精,晚起通常指太陽出來以後起床,睡覺時不要貪睡而蒙頭睡。被窩裡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變得混濁不堪,易引起胸悶、惡心、驚醒、出虛汗,對健康無益。
(2)保暖防寒
白天身穿保暖服、頭戴保暖帽,有助于驅除寒氣,保持溫暖。另外,熱水泡腳,也是冬季養生的一個重要方法,特别是有風濕關節病等陳年舊疾的患者,用一些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中藥液泡腳,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3)常飲熱粥
“粥”在中醫理論裡,有保胃氣、存津液的作用,常飲熱粥,除了對于驅除寒氣有直接作用外,還可在粥裡添加一些健脾養血、益氣固表的藥物,以增強抵抗力,所謂“正氣存内,邪不可幹”是也。
(4)适當溫補
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在此時進補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氣,增強抵抗力,為下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冬令進補宜于溫補腎陽、益精添髓的藥物調攝,如紅參、鹿茸、鹿角膠等。
過了臘八就是年,
一年一歲一團圓。
收拾心情, 準備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