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是骨質密度形成的黃金時期,這時形成的骨質密度越高,日後出現骨質疏松的機會便會相對減低。所以兒童成長期必須補充足夠鈣質,促進骨骼、牙齒健康發展。那麼孩子吃什麼補鈣呢?
牛奶
參考量:100ml=120mg鈣
長不高、秃枕、肋骨外翻,寶寶的這些身體特征,經常會被誤認為是缺鈣,所以媽媽們總是尋求方法給寶寶補鈣,選擇補鈣産品、制作補鈣輔食等等。然而,這些功夫做再多,還不如讓寶寶每日安心的喝足幾頓奶。
牛奶是補鈣最好的食品之一,因為它的含鈣量比較高,吸收率也比較好,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因素,比如維生素D、乳糖,還有一些氨基酸,都有利于鈣的吸收。100毫升的牛奶中含有120毫克的鈣,寶寶每日隻要喝3-4次奶,每次150ml,就能輕松達到鈣的推薦量。這對于寶寶來說,絕對是輕松又簡單的補鈣方式。
所以媽媽們,當你們費心去給寶寶尋求各種補鈣方式的時候,不妨停下腳步,專心認真的陪伴寶寶喝完每一瓶奶,當寶寶一天喝足奶,補鈣的事媽媽就可以省省心了。
蝦皮
參考量:100g=900mg鈣
蝦皮可是被稱為“鈣庫”的一種食物,它也是缺鈣者餐桌上的常見食物。100g的鮮蝦皮裡大約有900mg的鈣和30g的蛋白質。
需要注意,補鈣的是蝦皮!蝦皮!蝦皮!不少媽媽都有同樣的誤區,就是以為是蝦就能補鈣,于是常給寶寶做蝦肉吃。真相是,大部分的鈣都藏在蝦殼裡,不是蝦肉裡,所以吃蝦皮才有更好的補鈣效果。
原隻的小蝦皮有蝦尖、蝦須等,入口伴有尖刺的感覺,所以給寶寶食用需要特别處理。将蝦皮炒香,然後研磨成粉,蝦皮粉是一道天然的味精,它的提鮮作用非常明顯。用勺子取适量拌入寶寶的米糊、粥飯和湯水中,鮮美的味道能快速打開寶寶的胃口,讓吃飯變成一種樂趣,補鈣也是輕松完成的事情。黑芝麻
參考量:100g =800mg鈣
黑芝麻可謂是植物中補鈣聖品,100克的黑芝麻中含有800毫克的鈣,而且黑芝麻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鎂,所以芝麻芝麻無論從鈣的含量還是吸收方面都以無可争辯的優勢勝出了,而且對于那些乳糖不耐受的朋友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芝麻作為植物性食物更适合我們亞洲人的腸胃。
我們知道芝麻外面有一層硬黑的外殼,這個外殼是很難消化吸收的,尤其是對寶寶脆弱的腸道而言,消化不了的芝麻極有可能在胃腸裡走了一轉,最後随着大便原狀排出體外。芝麻的營養怎麼可能會被人體吸收呢?
想要達到最佳的補鈣效果,芝麻應該這樣吃,做成芝麻醬。将黑芝麻磨成芝麻粉,破壞其堅硬的外殼,讓藏在殼裡的營養全部析出,然後下鍋熬煮成濃香的芝麻醬。糊狀的芝麻醬對于寶寶來說絕對是易入口的食物,無論是長牙了的寶寶還是沒有萌牙的寶寶,都可以安全食用,補鈣效果自然也是杠杠的。
特别提醒,吃芝麻補鈣的最好時間是早上,因為鈣質在這個時間段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兒童補鈣食譜推薦
1、腐竹拌海帶
原料:熟豬肉,水發腐竹、海帶适量,胡蘿蔔,黃瓜,麻油,熟豆油,醋、醬油、蒜瓣、芝麻醬、蔥、鹽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腐竹、海帶切成長絲,放進開水中焯熟,撈出後瀝淨水待用。
2.将胡蘿蔔、黃瓜洗淨切成細絲,同時将熟豬肉切絲;把蔥、蒜瓣切末。
3.将腐竹絲、海帶絲、胡蘿蔔絲、黃瓜絲、熟豬肉絲、蔥、蒜瓣放入盤中,加入芝麻醬、鹽、醋、醬油、熟豆油、麻油腌漬,拌勻即可。
功效:海帶、腐竹、豬肉均富含鈣質,同時胡蘿蔔、黃瓜也含有一定的鈣質。2、海米油菜豆腐羹
原料:豆腐,,海米,油菜,植物油,麻油、鹽、水澱粉、蔥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小丁;同時将海米用開水泡發後切成末;把油菜摘洗幹淨後切碎。
2.熱鍋加入食用油,加入蔥花炝鍋後放入豆腐丁、海米末翻炒。
3.放入油菜炒透後調入适量鹽、水澱粉勾芡、麻油後翻炒熟透即可。
功效:海米、油菜、豆腐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尤其是海米含鈣量很高。3、三色肝末
原料:豬肝少量,西紅柿、胡蘿蔔、菠菜各适量,蔥、肉湯、鹽。
制作方法:
1.将豬肝、胡蘿蔔分别洗淨後切碎。
2.将蔥剝去外皮後切碎;把西紅柿用開水燙後剝去外皮切碎。
3.将菠菜擇洗淨後用開水燙過後切碎待用。
4.将切碎的豬肝、蔥、胡蘿蔔放入鍋中,同時加入肉湯煮熟。
5.同時加入西紅柿末、菠菜末、鹽煮熟後拌勻即可。
功效:豬肝、肉湯、菠菜富含鈣質,而西紅柿、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4、牛骨湯面
原料:牛胫骨适量,龍須面少量,青菜些許,米醋、鹽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牛胫骨敲碎。将鍋中加冷水,把牛胫骨放入鍋中用中火熬煮,待煮沸後加适量米醋,煮30分鐘左右。
2.将牛胫骨撈出,将龍須面下入骨湯中,将摘洗幹淨的青菜切碎,加入面中煮熟,
3.盛出加鹽拌勻即可。
功效:牛胫骨富含鈣,同時富含蛋白質。
兒童補鈣的注意事項
1.一次補鈣過多人體無法吸收。
2.過多的鈣可能幹擾鐵、鋅、鎂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3.增加兒童腎結石病的幾率。
4.高鈣妨礙鐵鋅等元素的吸收,降低食欲,兒童易出厭食、便秘、脹氣。
5.補鈣過量可能會引起便秘,并影響兒童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