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模式開啟 立秋後日常飲食如何調整

biang 美食天地 1.1K+

立秋養生模式開啟 立秋後日常飲食如何調整-第1張圖片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
立秋節氣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夏秋養陽”的轉折點。因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秋季養生具體到人體髒器而言,一定要重視養肝。
立秋時節,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開始。雖然此時氣溫仍然很高,但立秋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養生也要随之做出調整。人體此時要順應自然,避免大量出汗和體力消耗,收斂肺氣,調整情緒,預防感冒。
專家表示,經過一個漫長而炎熱的夏天,人們的脾胃多少都有損傷,消化功能基本都還處于脆弱狀态。因此,立秋後不宜大補,應以調理我們的脾胃功能為主,為秋冬寒冷季節進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食油膩厚味之物。
在作息方面,立秋必須要早卧早起立秋時節,秋高氣爽。如果晚上早一點睡,就可以聚斂陽氣,而陽氣則為我們立根之本,這就是為什麼說人老了,陽氣就會變弱,而變弱了就會造成身體虛弱,這樣抵禦外界疾病的能力就會變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夠積聚我們身體内陽氣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精氣神。而早起的話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
并且立秋時節氣溫變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适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适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戶外運動的習慣,而在立秋時節,在戶外活動後,要及時擦幹汗,防止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