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豐富,是不錯的早餐飲品,不少家庭無論吃什麼早餐都喝牛奶,其實這樣是不正确的,某些事物會與牛奶相沖,造成營養流失。牛奶怎麼喝才正确?現在小編就來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喝牛奶的正确方法
1、晨起空腹喝奶不宜
空腹喝牛奶,其中大量的蛋白質往往會作為熱能消耗掉,喝到胃中又會形成假飽現象,影響了進食量。可在早餐後1至2個小時喝,牛奶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少,不利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最好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面包等再喝牛奶。
2、服藥前後不要喝奶
服藥前後飲用牛奶,會影響牛奶的吸收,牛奶也會和藥物中的各種成分反應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3、不要混合果汁
果汁,水果混合喝牛奶,果汁和水果的酸性和牛奶酪蛋白結合會發生凝結沉澱,難以消化吸收。
4、空腹不喝牛奶
喝牛奶要注意不宜空腹喝。空腹喝牛奶腸道蠕動速度加快後會影響到牛奶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影響身體對牛奶中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利用,還有的人可能出現腹瀉等不适。喝牛奶之前最好能夠吃一些饅頭、面包等食物,促進消化吸收。
5、牛奶不宜加糖煮沸
牛奶加熱的時候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特别是将牛奶煮沸是絕對不允許的,那樣不僅影響牛奶口感還會出現沉澱物質,最好是将牛奶加熱到60攝氏度即可,且不要加糖,牛奶中的氨基酸很容易與糖結合形成其他物質影響人體的消化。
6、牛奶不能貯存在保溫瓶中
牛奶加熱之後,最好能夠及時飲用,牛奶加熱後保溫儲存容易導緻大量的細菌繁殖,人體飲用後很容易将這些細菌帶進體内,引發身體不适。
7、加熱牛奶不用鋼器
牛奶在加熱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使用鋼材料的容易,這很容易使鋼喝牛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化學作用而使牛奶中的營養素流失。
8、牛奶不宜與藥同食
要注意喝牛奶的時候要避免吃藥。牛奶中的鈣、鐵等物質很容易與藥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一是影響藥效和牛奶的營養;二是很容易産生其他的化合物,影響身體正常的消化吸收。
9、急性腎炎患者不喝牛奶
牛奶中大量的蛋白質在體内進行分解時會産生大量的含氨物質需要經由腎髒進行排洩,而急性腎炎患者的排洩功能受到影響,而加重腎髒的負擔,加重病情。
10、膽囊炎患者不喝牛奶
牛奶中含有的大量的脂肪,在進行消化吸收的時候很容易加重膽囊的負擔,而加重病情。另外如果是患有胰腺炎的話,也不宜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