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多雨,濕氣盛行。夏季養生需要去除體内濕氣,健脾胃。做好日常的飲食保健,對滋養肝脾兩髒有很大幫助,以便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養肝補脾的食物有哪些?
1、芝麻油
芝麻油性涼味甘,能夠潤滑腸道、預防大便幹結、幫助身體排毒解毒、治療食積腹痛、潰瘍等症。
2、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性質溫和,味甘,适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幹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3、桂花
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腸風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經閉腹痛。由桂花蒸餾而得的“桂花露”,具有舒肝理氣、醒脾開胃的功效,能治口臭、咽幹等病,是上等的飲料。将桂花、純藕粉加白糖沖調,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開胃。取上等小棗,加糖煮,湯将盡時,加入桂花,即成健脾開胃的桂花蜜棗。
4、粳米
粳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髒,壯氣力,止洩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谷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髒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
5、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固精、養陰養肺的功效,适合慢性腹瀉、便溏、脾虛等症患者食用,但是氣滞脹滿者和濕重者不宜食用。
6、糯米
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虛寒所緻的反胃、食欲減少、洩瀉和氣虛引起的汗出、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适宜肺結核、神經衰弱、病後産後之人食用。
糯米所含澱粉為支鍊澱粉,所以在腸胃中難以消化水解,如果患有胃炎、十二指腸炎等消化道炎症者,應該少食。老人、小孩或病人也宜慎用。
7、鲫魚
鲫魚有很好的健脾利濕作用,身體浮腫、容易口渴、食欲差、容易困倦的人吃鲫魚可以健脾,緩解這些症狀。
8、地瓜
地瓜是補脾胃的食物之一,它具有補脾、寬腸胃、益氣力的功效,很适合身體瘦弱、容易乏力、脾虛的人吃,但是吃地瓜要注意适量,如果吃多了容易導緻胃腸道脹氣,還會有反酸燒心的現象。
9、牛肉
牛肉也是健脾胃的食物,它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的含量卻比較少,除了能益脾胃,還能強筋骨、補氣血,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多吃。
10、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