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什麼海鮮最in?6種海鮮最時令

biang 美食天地 716

秋季什麼海鮮最in?6種海鮮最時令-第1張圖片

秋季正是吃海鮮的最好時節,喜歡吃海鮮的小夥伴們可壓注意了,這時,螃蟹最肥美、生蚝最營養、龍蝦最美味……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秋季适合吃的六種海鮮吧,愛吃的你别錯了海鮮季呦!
一、螃蟹
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俗話說九雌十雄,意思是農曆九月吃雌蟹最佳,而農曆十月吃雄蟹最美。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季節,味道極其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養筋補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不過螃蟹性寒涼,雖然味美,卻不可多食,否則變寶為害。同時,吃的時候要佐以姜醋或溫熱的黃酒來祛寒。
烹制螃蟹用蒸的方法為好,因為蒸比煮溫度高,熟得快,可縮短烹制時間,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鮮蟹本味,食之口感鮮美,養分足;同時可以殺滅蟹體内的寄生蟲、還可以減少蟹體胃腸内容物等對肌肉污染的機會,确保肉質潔淨味美。另外,蒸蟹無需翻動,可保持體形完整、幹淨利落、含水分少、色澤紅潤明亮;蒸前用繩捆住,以防蒸後掉腿,流黃,造成損失。蒸煮時間要充足,一般應在30分鐘以上,以充分殺滅病菌。
二、生蚝
秋季吃什麼海鮮?秋季是吃生蚝最佳時間。生蚝營養豐富,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稱。據《本草綱目》記載:“生蚝,治虛損,壯陽,解毒,補男女氣血,令肌膚細嫩,防衰勞。”生蚝富含維他命、蛋白質和鋅,對于促進幼兒生長發育智力發展,提高男性精力大有裨益。為了準備度過漫長的寒冬,補充滋補的營養,不吃生蚝真是“走寶”了。
生吃牡蛎是許多國家的吃法傳統,據說可以提高男性功能,其實,牡蛎中的活性肽對人體有多種功能,生吃隻是獲取了很少一部分營養保健功能,大部分由于人體胃酸的破壞作用,而沒有被人體吸收利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為生牡蛎居高風險食物之首。因其含有兩種破壞力極大的病原體:諾羅病毒和霍亂弧菌。因此在吃牡蛎的時候,應當盡量避免生吃,以避免生牡蛎肉中含有的緻病菌危害健康。
三、龍蝦
首先,我們要先聲明一下,這裡說的必須不是河裡的“小龍蝦”,而是海洋中的那種巨大的甲殼類動物——龍蝦!
龍蝦中,最重要也最為常人所熟知的便是波士頓龍蝦。波士頓龍蝦是全球公認的海鮮美味,身體巨大之外(最小1斤),它有着一對碩大、肉質豐厚的前螯,其重量約占身體重量的15%。雖然全年都可捕撈,但美國的大多數捕撈都集中于每年的7月至10月,當下的10月正是龍蝦捕撈的高峰期。
四、海螺
海螺向來是童話故事裡能讓人産生幻想的事物。如今的秋收時節,小海螺長成了大海螺,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秋天的彈嫩,咬下去,有汁液爆出,也是海的味道在這特殊時節的表達。
為防止病菌和寄生蟲感染,在食用螺類時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鐘以上再食用為佳。海螺的腦神經分泌的物質會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潛伏期短(1~2小時),症狀為惡心、嘔吐、頭暈,所以在烹制過程中要把海螺的頭部去掉。
五、帶魚
萊州灣的深海帶魚,寬度及厚度非同一般。帶魚的肥美,衆所周知,人們對肉質的印象,往往來自于炸制、腌制,似乎這是家常的司空見慣,殊不知隻要保證帶魚的鮮美,清蒸還是上品。中間一條大骨,無其他細刺,可是帶魚的一大優點。在這個秋天,新鮮的帶魚,在唇齒間留香,補給了身體,滋潤了胃口,沒有大肉的滑膩,多了海鮮特有的清新。
帶魚可補五髒、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幹燥者尤為适宜。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六、海參
秋季吃什麼海鮮?一旦過了霜降,海參從睡眠期漸漸蘇醒過來,開始外出覓食,這個時候海參的肉質最為肥美,是一年當中打撈的最佳時節,而進補海參的時候也就到來了。
早在千年前,海參就被列為“八珍”之首。雖然當前的海味四大天王“鮑參翅肚”裡,海參讓位給了鮑魚,但真正從營養健康的角度說,海參才是營養最豐富、均衡的,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海參素,可以補氣益中,調節神經系統,快速消除疲勞,還具有預防皮膚老化的功效。
專家指出,海鮮是一種酸性食品,最好和堿性的蔬菜、水果、豆類等食品搭配食用,才能在人體中起到酸堿平衡的作用。而堿性食物中醫生尤其推薦食醋,雖然醋的口感是酸的,但其卻是堿性食物。據李時珍《草本綱目》記載:“醋能消腫,散水氣,殺邪毒,理諸病”,可見其作為食物的功效。醋除了防止在吃海鮮的時候體内産生更多的尿酸,也可以消滅部分海鮮中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