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吃什麼比較好?

biang 美食天地 1.2K+

寶寶腹瀉吃什麼比較好?-第1張圖片

夏秋兩季小兒腹瀉相對高發,一般來說,小兒夏季腹瀉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秋季腹瀉95%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由于小兒胃腸功能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對較少,胃腸道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病毒。 那麼,孩子腹瀉吃什麼好得快?

寶寶腹瀉吃什麼比較好

1、煮蘋果:煮透的蘋果有收斂的作用,每天給寶寶吃一個,有助于緩解寶寶拉肚子的情況。煮蘋果時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這樣寶寶比較喜歡吃。

2、蛋黃膳:将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内小火熬煉取油,1歲内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并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

3、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顔色發黃,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4、胡蘿蔔湯:胡蘿蔔是堿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5、栗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蔔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

6、稀飯:當寶寶拉肚子時,多給寶寶喝稀飯,既容易消化,又有營養。寶寶拉肚子時不要吃過硬的食物。在熬稀飯時要熬的爛一些比較好。

如何護理寶寶腹瀉

1、飲食要适當

寶寶腹瀉時的飲食要适當減量,吃輔食的寶寶要以吃面湯、米湯、米粉為主。可以把面炒微黃,把炒面、細姜絲做成面湯,再把姜絲挑出後喂寶寶,炒後的面易消化,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補肚子”(注意,患濕熱瀉的寶寶不可加姜絲)。還可以煮蘋果水喝,蒸蘋果吃也有止瀉作用。

忌吃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如雞蛋、魚、肉類、油炸及油膩食品、奶油、含糖量高的飲料、點心等,還有蔬菜,因為蔬菜中的粗纖維可加重腹瀉。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減少奶量,媽媽不可吃辛辣、油膩食品。

2、及時補充液體

假如寶寶腹瀉嚴重,大便次數多,小便明顯減少,為防止脫水,要注意給寶寶口服補液。在開水中加适量的糖和鹽,制成淡淡的糖鹽液喂寶寶。因為小腸對糖鹽的吸收好,可緩解脫水情況。給寶寶喝面湯或米湯時,加鹽即可,不必加糖。補液後,細心觀察寶寶的尿量和平時差不多就可以了。

3、腹部保暖莫忘記

腹瀉的寶寶往往因腸道痙攣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緩解腸道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寶寶睡覺時應蓋好腹部,防止受涼;環境溫度過低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但應掌握溫度避免燙傷寶寶;喝些熱開水或用溫手揉摸寶寶的腹部。

4、保護好寶寶的小屁屁

由于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媽都要用溫水(盡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将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幹燥,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5、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顔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如果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