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是因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不足的病證。脾胃不僅僅是胃口的問題,其關乎着機體的整體健康,脾胃虛弱的人往往精神不振,比較瘦弱。調理脾胃,食療是最好的方法。
一、養胃健脾的食物
1、南瓜
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咳止喘,治療肺癰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此外,南瓜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同時其中的果膠可以讓人免受粗糙食品的刺激,保護我們的胃膠道粘膜。
2、韭菜
韭菜不僅含有抗生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還是一種良好的振奮性強壯劑,有健胃、壯陽功能。韭菜是春日的時蔬,與生姜牛奶為羹,能溫中散寒,健脾養胃,為春初時的養生之飲,同時還是胃寒型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冷痛、嘔吐清水,食後腹脹,食冷痛甚、食溫則痛緩的輔助調理藥膳。
3、蓮藕
現在正是冬藕上市的時節。潔白圓潤、爽滑可口的新鮮蓮藕是冬季時節市民們餐桌上的常客。蓮藕有健脾養胃、養心安神、除煩消熱功效。鮮藕生性偏涼,生吃涼拌較難消化,故脾虛胃寒者、易腹瀉者,宜食用熟藕。
4、生姜
生姜有去寒、去腥、止嘔、發汗、止咳、止反胃等功效。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熱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為夜間人氣收斂,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紅棗10枚煎水服,治療脾胃虛寒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大便洩瀉,常有高效。
5、山藥
胃寒可以多吃山藥。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可以每周吃兩次山藥炖排骨,也可以與大米、小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炒山藥可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下瀉便溏、白帶過多等症狀。山藥中富含有類似于荷爾蒙的成分,是目前熱門的抗老化養生食療食品。
6、芋頭
芋頭,别名芋艿,能寬腸胃,充肌膚,滑中,冷啖,療煩熱止渴,令人肥白,開胃,通腸閉;産婦食之破血,飲汁止血渴,破宿血,去死肌。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孕婦、脾胃氣虛之人。
7、蔥白
胃寒痛患者可巧用蔥白緩解。先取蔥白30克,生姜5片,加水一碗,煮沸後加紅糖20克,趁熱分兩次口服,每天一劑。再用蔥白100克,洗淨後搗爛,敷于胃疼痛處,外用熱水袋溫熨,每次一小時。能溫胃,散寒,止痛。
8、胡蘿蔔
胡蘿蔔性味甘平,能夠潤腸胃,安五髒,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味道也更好。
9、甘藍
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并修複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幾率。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可每天以椰菜榨汁飲用,還可混合蜂蜜食用,有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
10、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裡的熱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被譽為腸胃熱毒的“清理工”。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11、紅薯
紅薯(特别是黃心的紅薯)是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髒和腎髒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12、高粱
高粱性溫,能夠很好的保健脾胃,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溫中消積的作用,特别适合那些脾胃弱以及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服用。另外,高粱之中含有比較多的尼克酸,這種物質處于遊離型,所以更加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脾胃弱的人群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高粱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