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是秋季最明顯的氣候特點。如何清心潤燥?不妨多攝入些白色食物。有四種白色食物,雖然看似普通,但對抵抗秋燥效果極好。想知道這四種食物是什麼?趕快來和小編看一下吧!
秋季宜多吃白色食物
白色食物多偏寒涼,一般體質可以放心使用,過敏性體質者,這時要着重 “補氣”,補足“肺衛”之氣,增強對于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可适當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銀耳等,對緩解燥有良效。
白色食物養生法因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與肺同系統的器官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為了防範秋燥對人體的影響,飲食方面應以“滋陰潤燥”為原則,以防秋燥傷陰。所以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與支氣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平時腸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以及膚色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 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銀耳等等。
早餐喝杯杏仁露
杏仁是應用已久的一種藥食俱佳的食物,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于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用來日常飲用的杏仁露,不妨采用南杏仁。做法很簡單,杏仁磨漿隔渣後加水、糖、奶煮開,或者直接買現磨的杏仁粉沖煮,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麥面包、雞蛋等,一頓豐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午餐吃點蓮藕蘿蔔湯或煲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幹燥,蓮藕便是潤燥佳品之一。鮮藕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含量高。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而對于蘿蔔,民間則有“十月蘿蔔賽人參”的說法,《本草綱目》對蘿蔔稱贊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蔔能消食健脾順氣。蓮藕白蘿蔔炖骨頭或者蓮藕白蘿蔔煲牛腩,都不愧是午餐的一道好湯或者好菜。
晚餐喝點蓮子百合銀耳羹
鮮百合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鮮蓮子則性味甘平,可以祛餘暑、補脾止瀉、益腎固精;而銀耳的保健功能則衆多周知了。晚餐在吃主食之餘吃一碗鮮蓮子百合銀耳羹,清清淡淡,潤燥安神。
平時不妨吃點梨
梨,又名果宗、快果、蜜父、玉乳。因其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故有“百果之宗”的美譽。
中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歸肺、胃經,有潤肺消痰,清熱生津之功,适用于熱咳或燥咳、熱病津傷或酒後煩渴、消渴等。
我國居民曆來對飲食都非常重視,把飲食作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今天,我們應該将重點放在如何合理地、科學地選擇食品以滿足機體對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以獲得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