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舉行 十佳十優作品揭曉

biang 影視雜談 1.2K+

12月15日,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江蘇南京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紀錄片創作者、學者等嘉賓齊聚一堂,通過參與開幕式、紀錄片主題分享、圓桌對話、創作大師課、盛典晚會等多樣化主體活動,共同回顧過去一年的紀錄片創作成果,探讨未來紀錄片行業的發展方向。

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舉行 十佳十優作品揭曉-第1張圖片

開幕式上,中國視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闫少非,中國視協副主席、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會長範宗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副司長劉曉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梁紅等分别緻辭,對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本次盛典将圍繞紀錄片創作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市場進行深入探讨,為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并對未來紀錄片創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舉行 十佳十優作品揭曉-第2張圖片

金荔枝·主旨演講環節,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編劇龍平平,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編劇、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等則分别就《努力打造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中國紀錄片》《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紀錄片的回顧與心得》《紀錄片人的責任與AI時代的我們》《30年,與你同行:紀錄片、紀學會和我》等主題進行發言。

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舉行 十佳十優作品揭曉-第3張圖片

當晚舉辦的"金荔枝之夜"盛典晚會則正式揭曉了包括微紀錄片、短片、長片、系列片、欄目等五個類别的"十佳"作品、"十優"作品,以及最佳編導、撰稿、攝像、音效和年度系列等單項榮譽。據悉,本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共吸引到五個類别970部紀錄作品報名參選,最終經過嚴格評審推選出了五個類别十佳作品、十優作品各50部,好作品127部。

其中,《不老愛神》《從延安到紅旗渠》《共同之路》等十部作品獲得"長片十佳"榮譽,《守護大熊貓之福寶誕生記》《巅峰》等十部作品獲"短片十佳"表彰,《當法老遇上三星堆》《老廣的味道第九季》等十部作品則獲得"系列片十佳"的肯定。

第30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舉行 十佳十優作品揭曉-第4張圖片

現場,《不老愛神》《守護大熊貓之福寶誕生記》等紀錄作品主創也在現場采訪中分享了拍攝過程中難忘的經曆。《不老愛神》編導代表表示,由于影片聚焦的是一群"老年相親者",創作伊始也經曆過很多不理解的矛盾,但随着人與人的交流溝通,拍攝也變得越來越順利,最終他們記錄下了這個特殊的視角和獨特的社會群體。

《福寶誕生記》代表則透露,目前團隊正在追蹤拍攝福寶回國之後的生活,影片預計在2025年就可以和觀衆見面,過程中,他們也會通過新媒體平台不斷更新動态,為大家呈現更多的國寶畫面。

此外,本屆盛典配套活動圓桌對話、新鮮發布等環節也同步展開。同時,在12月16日至20日期間,金荔枝紀錄片創作大師課系列活動還将邀請國内外知名紀錄片導演、制作人等,前往南京、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蘭州等地高校,通過代表作品點映、創作分享會等多種形式,與廣大師生和紀錄片愛好者展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