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制的軍事戰争巨制《蛟龍行動》發布"蛟龍作戰計劃之耳聽八方",将電影中潛艇上最特殊的兵種——聲呐兵帶進觀衆視野。王俊凱作為影片中聲呐兵曹弘浪的扮演者,此次也獻聲旁白,向觀衆揭曉了這一兵種的獨特"戰鬥技能",作為潛艇的眼睛和耳朵,聲呐兵"不用槍不用炮,隻用一雙耳朵就把敵人追"。電影裡"新兵"王俊凱首次用耳朵演戲,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賽點決勝局"。
深海"聽風者"大銀幕首秀
聲呐兵"聽音作戰"神兵出擊
近年來,以蔣金良為代表的新時代潛艇聲呐兵,因過硬的專業技能脫穎而出,讓普通民衆對聲呐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曾有人說:"海軍聲呐兵是100減1等于0的工作,隻要錯一次,戰時可能就意味着滅頂之災。"聲呐兵在海軍體系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卻鮮少成為公衆視野的焦點。電影《蛟龍行動》不僅将潛艇大戰搬上大銀幕,也将聲呐兵這個重要且神秘的兵種帶進觀衆視線,揭秘這個最特别的兵種如何"聽音作戰"。
深海之中,潛艇四周一片漆黑,聲呐兵就成了潛艇的"眼睛"和"耳朵",海洋中每一絲聲波的細微變化都可能潛藏着關鍵信息,聲呐兵們在噪聲的"汪洋大海"中大海撈"聲",從中辨别出民船、軍艦、潛艇、動物等不同目标。實戰對敵中,分秒必争,快一秒識别能先發制敵,慢一秒則可能艇毀人亡。如此極端的環境下,聲呐兵不僅需要具備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還要有在高壓下迅速作出專業判斷的能力。
王俊凱在《蛟龍行動》中飾演聲呐兵曹弘浪,從進組定妝的那一刻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的準備當中。他深知聲呐兵的專業性和特殊性,積極主動地跟随專家進行深入學習,對各種聲音數據的采集、分析以及專業口令的掌握都極為用心。拍攝現場,其專業的口吻和利落的動作,瞬間将觀衆帶入到緊張的潛艇作戰氛圍。談及角色,王俊凱這樣形容曹弘浪:"他有對聲音極為敏感的天賦,加上他非常努力,所以他非常自信。再加上他有一股軸勁兒,遇到問題不解決不罷休,不管用什麼方法,非得把難題踩在腳下才肯松口氣。"
張涵予點贊王俊凱"好耳力好演技"
《蛟龍行動》新兵上線"聲聲"不息
片中曹弘浪這一角色作為聲呐兵的代表,肩負重任,他的每一次判斷都直接影響着戰局走向。飾演艇長的張涵予對聲呐兵的重要性深有感觸,他透露:"在電影裡,聲呐兵這個崗位太牛了,作為艇長我都得聽他的,他不發話我都不敢吱聲。因為他們是‘決定戰場走向的第一判斷人’,聲呐兵在潛艇作戰中的主導作用無可替代。"戲裡,聲呐兵曹弘浪身處深海戰場,多次直面生死攸關的嚴峻考驗。張涵予表示:"小曹這個兵,技術上過硬,但也特别有個性,他能不能經受住深海高難度對決的考驗,到時候還得大家自己到電影院裡看。這個角色很有現實意義,現實裡很多00後都開始保家衛國了,他們有熱血有戰鬥力,所以電影裡出現一個像小凱這樣年輕的潛艇兵戰士是非常寫實的。"而戲外,飾演聲呐兵的王俊凱也得到了"艇長"張涵予的贊賞:"小凱在整部戲裡都很出色,用耳朵演戲是很不容易的,他的表演很精準,我相信大家到時候去影院就能看到。"導演林超賢也稱贊王俊凱這次的表現"聲"入人心:"他在片場那股認真的勁頭,就像聲呐兵鎖定目标一樣專注,把曹弘浪的那種青澀但又堅毅的感覺拿捏得非常好。"
在電影所展現的熱血與擔當背後,是一個更為宏大的時代叙事。如今,越來越多的00後毅然投身軍旅,他們告别舒适的生活環境,帶着青春的朝氣與無畏的勇氣,奔赴保家衛國的各個戰場。在海軍的隊伍中,這些年輕的身影也在不斷湧現。這些年輕人成長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守護海疆共鑄水下長城,中國軍人隊伍不斷壯大,生生不息,"聲聲"不息。中國海軍潛心、虔心地緻力于海防事業,中國電影人則肩負起文化傳播重任,用心講述熱血軍事故事,努力将每一部軍事題材影片打造成凝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的藝術精品。
電影《蛟龍行動》将于大年初一登陸全國影院,合家燃時刻見證大國重器潛淵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