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電視劇《燦爛的風和海》研讨會在北京舉行。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們共同就劇集的創作經驗與價值意義進行探讨,力圖為今後同類型題材影視劇創作提供新視角與新展望。
自開播以來,《燦爛的風和海》中所展現的澳門美食美景與人文風光吸引了大批觀衆,電視劇在展現澳門城市風光與人文底蘊的同時,也将溫暖治愈的力量傳達給觀衆。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劇集讓更多觀衆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緊密的聯系和深厚的情感紐帶,體會到了大灣區人民共同擁有的溫暖情誼與深厚的家國情懷。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表示,《燦爛的風和海》是圍繞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重要節點推出的文藝作品,做到了重大題材輕巧落地,通過接地氣、有煙火氣的表達方式,吸引觀衆、打動觀衆,展現出澳門與内地的深厚聯結,得到觀衆的喜愛。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賀輝表示,《燦爛的風和海》呈現出澳門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年輕化、青春态的叙事表達刻畫澳門青年群像,展現出都市年輕人積極的生活态度和滿滿的正能量。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強調了《燦爛的風和海》對同類型題材劇集創作的啟示,認為該劇不去重複曆史、不去宏大叙事,更像是一部當下澳門人的生活片、文藝片、青春片,"重而不笨,輕而不淺"。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燦爛的風和海》巧妙地實現了"新澳門"與"老味道"的結合,在主題表達、類型創作、探索地域特色傳播以及社會情緒傳達之間,都做到了比較好的融合。
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主任趙彤認為,《燦爛的風和海》在同齡人、青年派、四方客的交接中譜寫出共生共情共鳴的奏鳴曲,"為新的港澳題材創作推開了一扇門"。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盧蓉提到,《燦爛的風和海》讓觀衆不僅僅通過視覺、味覺和感官欣賞澳門,更從心裡欣賞澳門,找尋到本土的人和故事的心靈視野。
《燦爛的風和海》總導演李漠在進行劇集創作時,"希望能夠在其中呈現内地、澳門兩地人民之間的情感交融,同時煥新大家對澳門地區的印象,展現澳門的不同切面"。 "徐君樂"飾演者孫陽表示,希望觀衆們能通過這部劇更加了解澳門,"希望接下來能夠繼續跟着祖國的腳步,一起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做更多的貢獻。""吳凱彤"飾演者李施嬅感慨"這是我第一次用普通話演電視劇,特别有意義",拍攝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感覺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