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字體有什麼特點(王羲之的字體有什麼特點四字成語)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王羲之是什麼字體
  2.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3. 王羲之的字體有哪些特點
  4. 王羲之書法作品有什麼特點
  5.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羲之是什麼字體

王羲之的字體主要有行書、草書以及楷書。

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是《蘭亭序》,楷書的代表作是《樂毅論》,而草書的代表作則是《十七帖》。

王羲之處在一個書體變革的時代。王羲之早期的時候,是章草成熟的時代,王羲之早期作品繼承了章草的特點。王羲之之所以稱為書聖,是因為他完成了從章草到行草的過度,他中後期的作品使字體脫盡了隸書的味道,即楷化的過程。所以說,王羲之的字體是行草。

要明确的是,行和草之間沒有一個分明的界限,王羲之的字多介于他們之間,不同的字帖有不同的定位。王羲之的字體特點也是比較清秀清新的,而且筆法很精妙,行筆潇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後人評價他的字體是“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的書法線條之中很多是以提按為主,偶爾會運用絞轉筆法,在轉折的地方用筆幹脆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之感,顯示出王羲之非凡的運筆技巧。

王羲之的行書有一個特點就是運用隸書的筆法寫行書,從他的集字書法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很多以中鋒行筆,而篆書用筆一大特點就是筆筆中鋒,所以他的行書之中的轉折接近于平動使轉,所以他的書法之中線條充實厚重。

王羲之行書之中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章法精湛,王羲之的書法流暢飄逸,但是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呼應緊密,整幅書法帶有一氣呵成之感。王羲之書法之中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格調和氣韻,這也是很多書法家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綜合曆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

楷、行、草三體,自漢魏以來,在逐步演變。演變的方向,是删繁就簡,趨于快速實用。演變的途徑是民間匠人、官方書佐和達官顯要、清流雅士的各自努力,相互影響,經由高門大族傑出書家的錘煉升華,彙成主流。王羲之便是這些傑出書家的典型代表。

拓展資料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隐居剡縣金庭。曆任秘書郞、甯遠将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内史,領右将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衆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王羲之的字體有哪些特點

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浮雲,矯如驚龍”。

王羲之的書法精緻、美侖美奂,是極富有美的。他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奂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特别是行書《蘭亭序》有如行雲流水,潇灑飄逸,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蘊含着極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鈎、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蘭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異,圓轉自如。

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後世人還評論說“王羲之的字體,脫胎于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輪美奂的書體。”

拓展資料:

王羲之書法被曆代書家公認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公元303~361),東晉最傑出的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人,官至右軍将軍,所以人稱“王右軍”。

王羲之七歲開始學書,先後從師于出身書法世家的衛夫人和叔父王廙,以後又博覽了秦漢篆隸大師淳古樸茂的精品,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衆長,冶于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晚年書法爐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蘭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參考資料:

王羲之書法百度百科

王羲之書法作品有什麼特點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千百年來,王羲之的書體作為中國書法的主流立足于書壇,那麼王羲之的書法有什麼特點呢?下面來講解一下王羲之書法的特點。

楷書方面的特點:王羲之在楷書方面的突出成就是“俱變古形”,對今體楷書的定型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在楷書方面的‘俱變古形’,應該是相對于鐘繇的楷書風貌而言的。鐘繇的楷書真迹,當時王羲之能見到的應該很多,确有記載的有《宣示表》。在王羲之的楷書裡,鐘繇翻挑與飛揚的筆勢不見了,代之以回鋒收筆、規整勻稱的楷勢。王羲之将縱向筆畫向下引申,使其挺直,其他點畫對稱呼應,所以有縱展之勢。王羲之的用筆,一改鐘書的隸筆起止,在起筆處有挫衄的按筆動作,多以方筆入紙;而收筆處不着意折筆重按,而是輕提回帶;在運筆速度上是緩前急後;在筆畫形态上求其勻整遒緊,勢如列陣。經過這樣的改造,楷書字體在王羲之手裡,筆畫之間的配置關系基本确立,結體變橫張為縱展,規整勁健,雍容爾雅,儀态大方。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經過這一鼎革,王羲之将楷書引入了端莊而生動的“今體”階段。而這個變化的最後完成,是在法度森嚴的唐朝。

行書方面的特點:他的《蘭亭帖》,筆法變化豐富,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态多姿、自然含蓄,結體沖和安祥,不激不厲。《喪亂帖》則筆速較快,跳躍捭阖,行中帶草,單字相接,感情激蕩,筆畫勁落。此二帖是王羲之新體行書的代表作,成為行書的“法典”,為後人所遵循。王羲之的新體行書一出,鐘繇的行書就顯得既古又舊了。東晉人士崇尚華美,時風趨新厭舊,王羲之的行書成了達官貴族、士大夫文人模仿的範本,從而結束了鐘繇行書統領書壇的時代。之後行書的發展,基本也未脫離王羲之的規矩和格調。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

1、筆法精妙,行筆潇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

2、全篇疏密有緻,開合寬窄,出于自然,做到了筆意顧盼。視向偃仰,若斷還連,氣脈貫通。

3、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

4、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内蘊含着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鈎折捺,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5、同一個字用不同寫法寫出,讓整體結構更加美觀。

王羲之的作品

《蘭亭序》晉朝人叫《臨河序》,後人又稱為《修禊序》、《禊帖》、《蘭亭詩序》,計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據說,東晉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流觞飲酒,賦詩唱和。

王羲之面對良辰美景、高朋摯友,用蠶繭紙、鼠須筆,乘興寫下了這篇遒媚勁健,絕代亘古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後又重寫了數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愛重。

交付子孫傳藏,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無嗣,交弟子辯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千方百計得到了《蘭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