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素燒和上釉哪個好(陶瓷素燒好或是上釉燒好)

biang 中華百科 981

本文目錄

  1. 骨瓷碗和陶瓷碗哪個好
  2. 自己燒制陶瓷的方法
  3. 陶瓷好還是骨瓷好

骨瓷碗和陶瓷碗哪個好

骨瓷更健康。

骨瓷又被稱作為骨灰瓷,它是用動物的骨炭、黏土、石英和長石作為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柚燒而成的一種瓷器。是屬于環保的綠色消費品,陶瓷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嶺土、黏土、瓷石、瓷土等,與陶瓷相比較的話,骨瓷更加的潔白、細膩、通透、輕巧。而且骨瓷的保溫效果也比陶瓷的保溫效果更好。

自己燒制陶瓷的方法

以做陶瓷碗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要把陶瓷泥壓出空氣,放到一個可以旋轉的盤子上,啟動馬達,讓這個盤子旋轉起來。這樣,方便于制作碗體。

2、然後,就可以制作出你心裡的模型了。先用手掌輕輕的擠壓泥堆中部,使其上部慢慢地拱起來,千萬别擠斷了,也不要壓得太窄,否則壓出來的碗就會像沙漏一樣了。

3、接着,在拱體(現在還不能稱之為碗)的周圍擠壓,給碗塑型,免得太大了,也是為了碗能光滑,圓潤。切忌在這時用力不能忽大忽小,擠壓程度也不能忽深忽淺。如果這樣,碗就變成橢圓形的。

4、就把碗的中間用大拇指往下壓,使其中部變為中空的,這樣碗才能盛東西。然後,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擠壓碗壁,使其盡量變窄,但不要太窄,否則碗壁太薄,易碎。之後,用手掌平壓碗頂,壓一下就好了,不要太重,目的隻在于使碗頂在同一水平面上。

5、最後,就是用手把碗取下來,千萬别把碗形弄壞了,在接下來就是風幹,一個星期左右,再把碗放到窯裡燒,也分兩道:第一道叫素燒,可以在上畫一點畫或寫上字,再去燒第二道。第二道是上釉,也叫釉燒,這樣一件碗就算完成了。

擴展資料

保養方法:

一、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時應注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鑒賞藏品時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盡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一人賞看結束應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二、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

三、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幹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應松緊适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四、出土的低溫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會滲入很多雜物,甚至會出現脫釉脫彩的現象,應先在胎釉之間加入少量的粘合劑,在彩上再塗較軟的粘合劑以防彩釉大面積脫落。

五、在洗刷油污等積垢時,應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漬可以用堿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淨水沖淨。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簽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淨。

4、如果瓷器有開片或沖口裂紋等現象,污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瓷燒制法

百度百科-瓷器

陶瓷好還是骨瓷好

問題一:骨瓷和陶瓷哪個好定瓷的制造工藝較複雜,成品高貴大方,顔色柔和,附加價值較高.

普通陶瓷多用于日用瓷器,顔色稍微灰暗蒼白,附加價值低于骨瓷.

問題二:骨質瓷好還是陶瓷好?必須的骨質瓷啊!哥門兒能不能加個标點啊!你這段話讀着很累啊!

問題三:骨瓷和陶瓷的區别所謂骨瓷,是陶瓷的一種。是由18世紀的英國人發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30%左右的食草動物骨灰(一般是牛骨粉)而得名,是環保的綠色消費品。

骨灰的加入增加了瓷器的硬度與透光度,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獨特的燒制過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消除,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骨粉的合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所以更加珍貴。

骨瓷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一般說來,原料中含有25%骨粉的瓷器則可稱為骨瓷,但世界上公認的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1%的優質牛骨粉。其中骨粉成分為40%以上,器具顔色則更呈乳白色,屬高檔骨瓷。

日常使用建議還是用一般瓷器,畢竟骨瓷價格昂貴。一般瓷器中也有質量非常好的産品。當然,有錢的話随便你了。

問題四:陶瓷和骨瓷的區别是什麼骨瓷,是陶瓷的一種。因在其黏土中加入30%左右的食草動物骨灰(一般是牛骨粉)而得名,是由18世紀英國發明的。

由于骨灰的加入,骨瓷的硬度與透光度,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由于獨特的配方和牛骨粉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消除,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骨粉的合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成品率較低,所以更加珍貴。

骨瓷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一般說來,原料中含有25%骨粉的瓷器則可稱為骨瓷,但世界上公認的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45%的優質牛骨粉。其中骨粉成分為40%以上,器具顔色則更呈乳白色,屬高檔骨瓷。

問題五:骨瓷與陶瓷餐具哪個更好些?當然骨瓷要好,尤其餐具來說。比如骨瓷優點:

手感很好,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洗碗是個開心的活兒了。

漂亮,好的骨瓷是透光的,很溫和的光芒,看着很舒服。普通陶瓷沒有。

好聽,聲音敲擊起來非常好聽,像鐘一樣。

最方便的其實是清潔!清潔!清潔!誰用誰知道!輕度油污,基本清水沖洗,擦幹即可,重度油污,需要一點點洗潔精。對于茶垢和咖啡垢,常年油污也很容易清潔,洗潔精泡一段時間,輕擦即可。具體情況你用過就知道了。要知道,之前用普通陶瓷餐具,茶垢和常年的油污是要各種洗滌劑,小蘇打,泡啊,使勁兒擦啊。換骨瓷以後輕松多了。這對于一個常年和廚房打交道,天天洗碗的人來說,有希望環保的人來說,是多麼減輕工作量的一件事情!

瓷質細膩:白度柔和、透光性強,呈現出與普通瓷器不一樣的質感和亮度,渾身散發着貴族的高貴氣質。

器皿形狀規整:畫面光亮釉面質感更好。

保溫性好:與傳統瓷器相比,骨瓷的保溫性更好,喝咖啡或泡茶時有更多感受。

環保瓷:骨瓷多是低鉛或無鉛産品。由于是歐美社會的基本保障,在産品質量方面都與歐美看齊。

強度更好、胎體更薄、比重更輕:由于骨瓷與普通瓷器的成分不同,能夠做到更薄更堅韌耐磨,但是由于高溫成型比較困難,所以成型是廢品率較高,客觀上形成價格高等因素。

骨質瓷餐具的造型時尚、美觀實用,是大家居家日用的最好選擇,當然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做為漂亮的小擺設

問題六:骨瓷與陶瓷餐具哪個更好些骨瓷餐具,是指用骨瓷做成的餐具,一般包括碗、盤子、湯勺、調羹、炖盅等。骨瓷是瓷器的一種,所以骨瓷餐具在外表看起來和陶瓷餐具很像。

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認的高檔瓷種,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稱瓷器之王!骨質瓷制造工藝複雜,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燒制而成的,歐洲标準上好的骨質瓷的骨炭含量是40%以上。

骨瓷餐具一般用“頭”來做計量單位,常見的套裝有56頭、28頭等等,正品骨瓷餐具的均價在千元左右,具體還看頭數,不過總體來說因為原來和工藝比較複雜,所以價格比陶瓷高多了。

優質骨瓷餐具的主要特點:瓷質呈乳白色,輕薄細膩通透、器形美觀典雅、彩面潤澤光亮,用瓷勺敲打或手指輕彈,聲音清脆響亮,餘音繞繞。骨瓷餐具與普通陶瓷餐具相比較,優點是白度高但是色澤柔和、較輕(骨炭成份使得瓷質更輕)、瓷質更細膩、透光度好。

問題七:餐具是骨瓷好還是陶瓷好?骨瓷餐具,是指用骨瓷做成的餐具,

一般包括碗、盤子、湯勺、調羹、炖盅等。骨瓷是瓷器的一種,所以骨瓷餐具在外表看起來和陶瓷餐具很像。

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認的高檔瓷種,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稱瓷器之王!骨質瓷制造工藝複雜,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燒制而成的,歐洲标準上好的骨質瓷的骨炭含量是40%以上。目前,我所知道,松發瓷器能達到這一标準。

骨瓷餐具與普通陶瓷餐具相比較,優點是白度高但是色澤柔和、較輕(骨炭成份使得瓷質更輕)、瓷質更細膩、透光度好。

問題八:骨瓷和陶瓷的區别???.骨瓷顧名思義就是瓷泥種含有接近一半比例的動物骨粉達不到這比例不能稱之為骨瓷市面上的所謂低骨瓷隻是商家的廣告噱頭而已

跟普通陶瓷的區别就是瓷泥中是否有骨粉,這一點作為一般的消費者(甚至是一般的從業人員)根本沒辦法去分辨撫

一般來說都是觀察外表來區别:骨瓷要亮一點,陶瓷要樸實一點.

陶瓷起源于中國,但骨瓷始創于英國,曾長期是英國皇室的專用瓷器,獨尊着華美。就在如今,骨瓷也是主人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骨瓷成品質地輕盈、細密堅硬(是日用瓷器的兩倍)、不易磨損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保溫性,色澤成天然骨粉獨有自然奶白色。其中骨粉成分為40%以上器具其顔色則更成乳白色屬高檔骨瓷(fine bone china),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0%甚至更高的優質牛骨粉,器具顔色呈乳白色。

問題九:骨瓷好還是白瓷好白瓷好點哦

白瓷是中國傳統瓷器分類的一種,以含鐵量低的瓷坯,施以純淨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景德鎮五代窯址是南方地區已發現的最早額度白瓷的産地,其技術發展流傳至今,而高白瓷是景德鎮采選本地優質高嶺土等原料,經精加工配置,以高溫還原燒制成,其穩定性更高,瓷質釉色純淨細膩,高潔無瑕,冰肌玉骨,而白度更是高達88.1度,相對于骨瓷來說,遠遠超過骨瓷的白度。1965年,被全國陶瓷會評選為“白度冠居全國第一”,公認為世界最高檔最環保的瓷。

骨瓷是1794年由英國人發明的,其技術含量相對于瓷器産地景德鎮來說,當然是不能比的。骨瓷是加以動物骨灰為主要原料,從而提高它的白度和堅硬度,英國所設骨瓷的标準是含百分之三十來自動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鈣,且成品具有透光性,方得成為骨瓷。但是如今市面上骨瓷骨粉含量卻有很大的出入,低至含百分之二十,高的達到百分之五十不等,而骨瓷的質量也有很大的差異,而相對于高白瓷對生産要求,原材料的添加更加嚴格,而燒成的釉面永不變色,但骨瓷卻在四年左右顔色會變黃,所以我們聽說過收藏景德鎮的白瓷,卻沒有聽過有人收藏上百年的骨瓷,高白瓷硬度強,不易傷釉面,但骨瓷卻容易留下劃痕,所以骨瓷銷售者會告訴大家如有劃痕,可以用牙膏輕輕地打磨。

骨瓷的薄度,白度,堅硬度,高白瓷都可以輕易做到,但瓷器的泥巴和釉色是不一樣的,骨瓷一般偏黃,而采用還原燒制的高白瓷,一般偏青白,燒制出來的成品更加通透。高白瓷,顧名思義,是高溫燒制而成的,燒制溫度高達1350度,而骨瓷的燒制溫度一般在800~1200之間,而瓷器的特點是溫度越高,質地越堅硬,從使用情況看,高白瓷是更加堅固的。

問題十:什麼是骨瓷?什麼樣的骨瓷好?所謂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國人發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動物骨灰(以牛骨粉為佳)而得名,是環保的綠色消費品。

骨質瓷的形成主要依靠氧化矽、氧化鋁和氧化鈣,其中氧化鈣的含量越高,色澤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鈣的來源不多,所以選擇動物的骨粉作為氧化鈣的來源。

骨瓷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一般說來,原料中含有25%骨粉的瓷器則可稱為骨瓷,國際公認骨粉含量要高于40%以上,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1%的優質牛骨粉。其中骨粉成分為40%以上,器具顔色則更呈乳白色,屬高檔骨瓷。我國隻有唐山、淄博等地的少數廠家生産出口。

經過到灌漿、模壓制胚、石膏模脫水,以及初燒、上釉燒、貼花紙烤制等工藝,經高溫燒制,成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質細膩的瓷器。骨質瓷在燒制過程中,對它的規整度、潔白度、透明度、熱穩定性等諸項理化指标均要求極高,由此廢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标準嚴格,所以價值高于其它瓷種。獨特的燒制過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消除,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所以更加珍貴。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4隻骨瓷杯子墊在一輛勞斯萊斯車輪下,這4隻晶瑩的杯子竟能勝任支撐房車的重量!

高檔的瓷器有骨瓷(bonechina)、貝瓷、珍珠瓷等。由于貝瓷、珍珠瓷成本太高幾乎沒有工業化生産,所以骨瓷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高檔瓷種。

更多了解骨瓷請登陸:家的印龔骨瓷行 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