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距今有多少年的曆史)

biang 中華百科 799

本文目錄

  1. 圍棋是誰發明出來的
  2. 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
  3. 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現在有幾個國家下圍棋
  4. 圍棋是誰發明的
  5. 圍棋,象棋是哪個國國家發明的

圍棋是誰發明出來的

圍棋是堯發明出來的。

關于“堯造圍棋”的記載,能考證到的文字有戰國時期的文獻《世本》:“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從這裡的文字記載來看,圍棋一開始便作為“教”的工具,具備開智功能,是為了大家所接受的。

“圍棋由堯發明”這一傳說,居然連遠在日本的圍棋棋手也深信不疑。公元1727年,日本圍棋四大門派掌門人-本因坊道知、井上因碩、安井仙角、林門入曾經共同簽署了一張承諾書:“圍棋創自堯舜,由吉備公傳來。”由此可見,堯舜發明圍棋之說源遠流長,廣為人知,而且迄今仍學者為論證它的真實性而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其他說法

唐代學者皮日休在《原奕》一文中斷言:奕之始作,必起自戰國,有害詐争僞之道,當縱橫者流之作也意思是說,圍棋是由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軍事家發明的。

但關于圍棋的最早文字記載是春秋時期的《左作》,衛獻公自夷儀使與甯喜言,甯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今甯子視君不如奕棋,其何以免乎?奕者舉棋不定,不勝其隅,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文中的“奕者”指的是下圍棋的人,可見圍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

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

1.圍棋起源于中國,古代稱為“弈”,是中國棋類的起源,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

2.古代文獻《世本》記載,堯帝發明了圍棋,并且丹朱帝子非常擅長此道。

3.晉代學者張華在其著作《博物志》中,繼承并發展了堯帝發明圍棋的說法,認為堯帝以圍棋教化丹朱帝子。

4.傳統觀點認為,舜帝因為其子商均不夠聰明,所以創造了圍棋來教育他。

5. 1964年的《大英百科全書》采納了中國堯帝發明圍棋的說法,并将其年代定為公元前2356年。

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現在有幾個國家下圍棋

圍棋是中國發明的。圍棋起源于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類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

圍棋運動現已遍布世界各地,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最為興盛;西方國家已漸熱;東南亞正在發展中。截至2019年,職業圍棋水平最高的國家是中國和韓國。韓國在對戰中國上漸居下風;而日本已經難以和中韓抗衡。

擴展資料: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後,中國專業圍棋水平相當低。從1960年開始,每年舉辦中日圍棋友誼賽。其中,1961年第二屆來華訪問的日本圍棋代表團中的55歲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橫掃中國當時頂尖棋手,八輪全勝。

1964年改稱中日圍棋對抗賽,一直舉辦到1991年。1984年,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開幕,拉開中日圍棋交流的序幕。中國人聶衛平在前三屆擂台賽中獲取11連勝,極大的推動中國圍棋的普及。

圍棋是誰發明的

明朝林應龍在《适情錄》中認為,圍棋是容成公發明的。

一、起源

圍棋,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類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

二、發展

1、春秋戰國

圍棋這時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

“衛獻公自夷儀使與甯喜言,甯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

‘嗚呼……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這是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圍棋的記載,時間是公元前548年。

2、秦漢三國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也鮮有記載。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于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二:

“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為天下第一。人或譏其費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聖教。””

3、南北朝

由于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緻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日本圍棋分為“九段”即源于此。

4、隋唐宋元

由19道棋盤代替了過去的17道棋盤,從此19道棋盤成為主流。這時的圍棋,已不僅在于它的軍事價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智慧。弈棋與彈琴、寫詩、繪畫被人們引為風雅之事,成為男女老少皆宜的遊藝娛樂項目。

5、明清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滿族統治者對漢族文化的吸收與提倡,也使圍棋遊藝活動在清代得到了高度發展,名手輩出,棋苑空前繁盛。

三、傳播

到19世紀中葉後,日本的圍棋水平趕上中國,并在其後的一百年間,将中國遠遠抛在後面。中國和越南的交往可以上溯到秦漢時期,西漢時曾置交趾郡,轄境包括越南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越南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看到圍棋在東南亞國家很受歡迎的情況。

圍棋傳到歐洲的時間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是17世紀中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不少歐洲人都以為圍棋是日本人發明的。後來他們才逐漸知道,圍棋實際上最早出現于中國。

五、近現代

日本圍棋明治維新以後,棋手失去幕府支持,開始謀求新的謀生手段,導緻新聞棋戰和現代段位制的出現,并創立全國性的日本棋院。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後,中國專業圍棋水平相當低。從1960年開始,每年舉辦中日圍棋友誼賽。其中,1961年第二屆來華訪問的日本圍棋代表團中的55歲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橫掃中國當時頂尖棋手,八輪全勝。

(2)1988年4月16日中國國家體委發布《圍棋國家段位标準》《圍棋國家段位标準實施細則》和《圍棋地方段位制》。

(3)1988年,韓國人曹薰铉在第一屆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标賽中奪冠,同樣引發韓國圍棋的熱潮。此後,大量世界性新聞棋戰出現。在這些棋戰中,李昌鎬從衆多棋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棋界第一人。

(4)2013年,中國衆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維傑、範廷钰、時越等年輕棋手接連赢得世界比賽冠軍,芈昱廷、陳耀烨、周睿羊、檀嘯等棋手大放異彩,人才輩出。

(5)2016年3月9日至15日舉行的圍棋人機大戰中,谷歌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AlphaGo)大比分4:1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韓國頂級選手李世石九段,在圍棋上已顯示出趕超人類的趨勢。

(6)2017年初,升級版的AlphaGo以“Master”的神秘賬号在多家網絡圍棋平台戰勝包括聶衛平、柯潔、樸廷桓、井山裕太在内的數十位中日韓圍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對決中,以60∶0的成績完勝,引發熱議。

六、基本下法

1、對局雙方各執一色棋子,黑先白後,交替下子,每次隻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盤上的交叉點上。

3、棋子落子後,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動。

4、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而使用虛着。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無氣狀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把無氣之子提出盤外的手段叫“提子”。棋盤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後,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态,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着點”,禁止被提方下子。

圍棋現存在三種規則。中國大陸采用數子規則,台灣采用應氏計點規則,日韓采用數目規則。因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優勢,所以所有規則都采用了貼目制度。

擴展資料:

圍棋比賽前的注意事項:

1、做好賽前準備工作,少喝水,比賽間隔不要吃得太飽,每場比賽前把上廁所的問題解決好,以免中途離開,影響比賽;

2、比賽前不要搭話,更不要問對方水平,以免影響判斷;

3、開局要繃緊,要自信;

4、對局心理要有3顆子的優勢,且要慢下和下慢;

5、冬天比賽應注意自己的袖口,以免在下棋時碰亂棋子,影響比賽結果;

6、比賽結束時要舉手示意裁判,不要擅自離開自己的棋盤,且不能轉身,以免引起勝負糾紛;

7、每一盤棋下完後,不要過分在乎輸和赢,輸的棋要忘掉,全力準備下一盤的比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圍棋(國際通行棋種)

圍棋,象棋是哪個國國家發明的

圍棋起源于中國,傳為堯作,春秋戰國時代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有學者認為,圍棋蘊含着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内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直線将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複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遊戲。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并進,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于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并進。

(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于死路;最後是赢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

,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說苑》亦記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意即勸孟,不妨也像“燕”國一樣,鬥象棋觀歌舞,逍遙一二。

關于象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一、起源于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曆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象棋比賽現場講解

象棋比賽現場講解

二、起源于傳說時代的黃帝。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時。明代謝肇淛《五雜組》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纣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四、起源于戰國之時。《潛确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争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于舜的時期,傳說舜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象為人懶惰,好玩耍,由他發明了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