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唐朝詩人王維都有什麼作品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遊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裡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翺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4、《竹裡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隻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5、《終南别業》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王維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王維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
《山居秋暝》
此詩描繪了秋日傍晚雨後的山村美景,表達了一種恬靜淡泊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山居生活的幽靜與閑适。
《鹿柴》
這首詩表現了王維獨特的山水詩風格,通過描繪空山的靜谧景象,傳達出内心的甯靜和對自然的熱愛。
《鳥鳴澗》
詩中描述了春天的山間景色,通過鳥鳴聲聲營造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氛圍,體現了王維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知。
《送元二使安西》
這是一首送别詩,通過描述送别時的場景,表達了深深的情誼和離别的感傷。這首詩情感真摯,廣為傳誦。
《登太行山行寄贈韋應物》
此詩描寫了太行山的壯麗景色,展現了詩人登高望遠的豪情壯志。同時,也體現了對友人韋應物的深情厚誼。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歌以自然景色為創作對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緻描繪,表達了他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以上作品均為王維的經典之作,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王維傳》
維,字摩诘,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屬(zhǔ)辭〕撰寫詩文。工草隸,閑〔閑〕通“娴”,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歡與文士交往。重之。維将應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維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郁輪袍》。”〔《郁輪袍》〕琵琶曲名,相傳是王維所作。因出詩卷。主曰:“皆我習諷,〔習諷〕熟悉的、經常誦讀的(詩作)。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為解頭,〔解頭〕即解元,科舉鄉試第一名。榮哉!”力薦之。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擢右拾遺,遷給事中。賊陷兩京,駕出幸,維扈從〔扈從〕随從護駕。不及,為所擒,服藥稱喑病。〔喑病〕啞,口不能言。祿山愛其才,逼至洛陽供舊職,拘于普施寺。賊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合樂〕諸樂合奏。維痛悼賦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詩聞行在〔行在〕皇帝駐留的地方。所。賊平後,授僞官者皆定罪,獨維得免。仕至尚書右丞。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皆天機所到,非學而能。自為詩雲:“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人評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信哉。客有以《按樂圖》示維者,曰:“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對曲果然。笃志〔笃志〕誠心。奉佛,蔬食素衣,喪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藍田縣南辋川,亭館相望。嘗自寫其景物奇勝,日與文士丘為、裴迪、崔興宗遊覽賦詩,琴樽自樂。後表〔表〕上表。請舍宅以為寺。臨終,作書辭親友,停筆而化。代宗訪維文章,弟缙〔弟缙〕王維的弟弟王缙。集賦詩等十卷上之,今傳于世。
【譯文】
王維,字摩诘,太原人。九歲就能撰寫詩文。尤其擅長草書隸書,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王維将要參加科舉考試,岐王對他說:“你的詩清秀拔俗,可抄錄幾篇,配上琵琶新樂,能譜寫一支曲子,我們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維按照岐王的話去做。這一天,幾個伶人簇擁王維獨奏新譜的曲子,九公主問是什麼曲名,王維回答說:“這是《郁輪袍》。”王維于是拿出詩卷。九公主說:“這些都是我經常誦讀的(詩作)。我以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是請王維到上座說:“京城能得到這個讀書人作解元,實在榮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薦王維。開元十九年王維考取狀元,提拔做右拾遺,不久升遷給事中。叛軍攻陷長安洛陽,皇帝出逃,王維随從護駕,行程中掉隊,被叛軍擒獲。他服藥假裝不能說話,但安祿山愛惜他的才華,他仍被逼迫至兩京之一的東都洛陽任原來的職務,并被拘禁在普施寺。叛軍在凝碧池設宴,全部召見梨園樂工合奏各種器樂。王維痛悼賦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詩在皇帝駐留的地方傳誦。叛亂平定以後,凡是在叛軍中任僞職的,朝廷都定了罪,隻因皇上知道了王維在凝碧池吟詩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維後來又官至尚書右丞。王維的詩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畫的構思也是這樣。至于(王維)山水(畫)中的平曠深遠的意境、雲彩的情勢、山石的顔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賦才能達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學來的。他自己曾作詩道:“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世人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确實如此啊。有一個客人把《按樂圖》給王維看,王維說:“這是《霓裳》第三疊最初的節拍。”客人一對照原來的曲子,果真是這樣。晚年,王維誠心信奉佛教,長期吃蔬菜,穿樸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獨地過了三十年。王維的别墅在藍田縣南面的辋川,亭館相對。王維曾經描寫那裡的景物和奇特的風光,每天與丘為、裴迪、崔興宗等文人學士遊曆覽勝,寫詩,彈琴飲酒,自得其樂。後來上表,請求把自己的住宅變為佛寺。臨終前,寫信辭别親友,停下筆就坐化了。代宗尋求王維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詩文編纂成集共十卷,獻給皇上,他的詩文至今流傳于世。
2.李白傳
白,字太白,山東〔山東〕關于李白的籍貫,有很多說法,這是一說。人。母夢長庚星〔長庚星〕又稱為太白金星。而誕,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給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天才贍逸〕他的天賦充盈,超越一般人。贍,充滿。逸,超出、超越。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任俠〕以俠義自任。任,承擔、承受。輕财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現在山東濟甯。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飲,号“竹溪六逸”。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所業〕所寫的(詩文)。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歎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于玄宗,召見金銮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诏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清平調》〕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于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調》三首,譜入樂府。其二雲:“一枝濃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中引用漢代趙飛燕故事,高力士以為李白以“飛燕”比楊玉環,寫其奪寵。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辄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适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诏放歸。白浮遊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禦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辟為僚佐。〔僚佐〕屬官,屬吏。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浔陽獄。初,白遊并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诏長流夜郎。白晚節〔晚節〕晚年。好黃、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雲:白,涼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孫也。
王維的作品還有哪些
王維的作品還有很多,以下是部分代表作:
一、《山居秋暝》
王維擅長描繪自然景色,其作品《山居秋暝》便是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寫山間秋日的景色,流露出詩人隐逸恬淡的心境。
二、《鹿柴》
《鹿柴》是王維的又一首著名作品。詩中通過描繪空山寂靜的景象,表達出詩人内心的孤寂與超脫世俗的情感。王維善于運用象征和隐喻,通過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
三、《送元二使安西》
此詩是王維送别友人時的感傷之作,情感真摯,表現了詩人深厚的友情和對離别的無奈。王維的詩歌風格獨特,善于抒發真摯情感。
四、《鳥鳴澗》
《鳥鳴澗》是王維描寫自然景色的又一佳作。詩中通過描繪山谷間的鳥鳴和清幽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甯靜祥和的氛圍。王維擅長以景生情,通過自然景色展示内心的甯靜與超脫。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他的作品不僅數量衆多,而且藝術成就極高。以上所提到的僅是其中的部分代表作,他的作品中還有許多其他精彩之處,值得細細品味。
王維的作品有哪些古詩
王維的古詩作品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1、《相思》
《相思》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絕。此詩寫相思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全詩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2、《山居秋暝》
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迹,使人不覺其巧。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隻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緻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出身河東王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曆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被迫受僞職。長安收複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參禅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