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是觀海聽濤,還是聽海觀濤
正确的是觀海聽濤。原來自己也為是觀海聽濤、還是聽海觀濤而心存不定,同時以為這個詞是古漢語的典故。結果查了以後發現并非如此?!而是出自袁偉将軍寫給奧巴馬的一副字。不知是否真的如此?古人難道真的沒有用過這個詞嗎?我也是某次在海邊看到無垠的大海、及洶湧的波濤時自然而然的想到這個詞的,遂覺得古人應該早有此意境并發明、使用過此詞了。結果卻。。。
聽海觀濤
走入三亞灣沙灘,看見海邊的人們各種姿勢的休閑與玩法,有樹下乘涼的,有沙灘上曬太陽的,有水邊戲水的,海裡遊泳的,坐快艇的,還有的乘着一個紅色的小型飛機在海灘上空飛翔。
來到海邊,眼睛望向遠方之時,心裡就好像有一扇大大的窗戶展開,感覺非常敞亮又甯靜。信步海邊,看着一個個海浪來了又走,走了又回,人們随着海浪的來回不斷變化着進退的姿勢,伴着不同的嬉笑聲、喊聲。
我站在海邊,卷起褲腿,等待着體驗一個海浪的到來,海浪撲過來,我力求穩穩地站着,盡管浪花撒到了身上,輕拂着臉龐。海浪退去那一刻,腳底下,沙子随着海浪流走,有種站不穩的感覺,本來平平的腳底變得高低不平。海浪一邊退去,一邊在眼前描畫出層層沙灘波紋,有時還有貝殼和綠葉點綴,構成非常自然的水下沙灘畫。
靜靜地坐在沙灘,看着波濤洶湧,翻滾着拍向海岸,刹那間變成朵朵浪花飛舞,然後一身輕松,緩緩地投入大海的懷抱,泛起層層漣漪,重新孕育新的浪花。聽着海浪傳來的各種聲音,由遠及近,由小變大,直到怕打海岸時,仿佛千姿百态的一個個水體在瞬間綻放開花,铿锵有力,同時伴随着歡快的交響曲。
大海,總是帶給人們很多聯想。耳邊響起了張雨生的那首歌《大海》,在大海的潮起潮落中歌手抒發着自己的思念之情,願大海能“喚起往日的愛,帶走我的哀愁,帶去我的愛”。腦子裡浮現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浪漫畫面,作者寄托了遠離塵世的喧嚣,尋找内心的安甯,感受幸福的生活。
面對大海,看着海浪的往來交替,看着旁邊拍照的人們,各種角度面向大海,留下美麗的瞬間。我想,我希望當自己面朝大海時,享受一份無際的清靜,當自己轉身時,體驗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的當下,360度的空間都可以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end—
觀海聽濤是什麼意思(探索這一成語的來源和含義)
觀海聽濤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在海邊觀賞海景,聽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這句成語也可以引申為在生活中,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态,像觀海聽濤一樣,保持一份甯靜,不為外界的幹擾所動搖。
探索觀海聽濤的來源和含義
觀海聽濤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賦得古原草送别》:“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觀望千秋景,聽聞萬壑聲。”其中“觀望千秋景,聽聞萬壑聲”就是觀海聽濤的前身。
觀海聽濤這個成語的含義是要保持一份甯靜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幹擾所影響。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平靜的心态,就很容易被這些困難和挑戰所擊敗。因此,觀海聽濤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保持一份甯靜,不要被外界的幹擾所動搖。
操作步驟
1.選擇一個安靜的海灘:要想真正地觀海聽濤,首先要選擇一個安靜的海灘。在這個海灘上,你可以靜靜地坐着,欣賞海景,聽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
2.保持一份甯靜:在欣賞海景的同時,要保持一份甯靜。不要被外界的幹擾所影響,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放松和甯靜。
3.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在觀海聽濤的過程中,要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受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感受海風的清涼,感受陽光的溫暖,讓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小結
觀海聽濤是一句非常美麗的成語,它告訴我們要保持一份甯靜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幹擾所影響。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平靜的心态,就很容易被這些困難和挑戰所擊敗。因此,觀海聽濤這個成語非常重要,它提醒我們要保持一份甯靜,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放松和甯靜。
看海時聽海是什麼意思
看海是一種非常舒緩放松的體驗,但是聽到海的聲音更是讓人感到舒适。當你站在海邊,閉上眼睛聆聽浪濤聲,就好像你感受到了自然的氣息。這些聲音讓你感到甯靜和安心,幾乎可以清空你的思維,帶給你美好的感受。
聽海的聲音與看海的景象是一樣的重要。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透過觀察或聆聽自然來加強精神健康,減輕壓力。所以在海邊與沙灘上,很多人會選擇靜心,聆聽海浪聲,這不僅是養身之道,還能夠治愈人心,帶來更好的心理狀态。
對于追求簡單生活和放松的人們來說,聽海的聲音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生活習慣。他們會盡可能多地留在海邊,享受海風和漫長的海景。無論你是否喜歡與他人交流,聽海浪可以使一切煩惱和不安都離開你,讓你處于一個平靜的境地。這也是可以讓你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思考角度,獲得對生活和自我的深刻認識的寶貴經驗。
請問“觀濤聽海”的含義是什麼
觀海聽濤,字面意思就是觀看大海的美景,傾聽着波濤的聲音。
其實“觀海聽濤”說的是一種“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的人生境界,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在感受大海波瀾壯闊的景象之時,自身的精神也得以升華。
“觀海聽濤”的出處:
2009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到京訪華。美國駐華大使看到由著名紅色書法家袁偉将軍題寫的《金玉虎符》國禮後,邀請袁偉将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個人書寫一幅書法作品。
袁偉欣然接受,揮毫寫下了“觀海聽濤”四個大字,他希望能通過這幅書法作品,讓奧巴馬領略中國書法藝術的奧妙,體會中華民族的寬廣胸懷,同時也希望奧巴馬總統可以在面臨任何不平靜的局面時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面對任何困難處境之時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