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陶笛是哪個國家的樂器
源自意大利。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中國陶笛(實用新型)哨口類氣鳴土樂,陶笛演奏家,制作家周子雷借鑒中外曆代陶土樂器基本特點改革研發,指法指序科學便捷,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擴展資料:
制作材料
制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膠、木材等。
由于陶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屬性也不完全相同。
陶土熏燒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燒制的陶笛聲音清脆悅耳。
紫砂的陶笛的聲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于熏燒陶笛和瓷質陶笛之間。
但以上燒制的陶笛有一個共同缺點:怕摔易碎。
塑膠的陶笛價格便宜結實耐用,但是它們的音色無法與以泥土為原料的陶笛相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笛
陶笛屬于民族樂器還是西洋樂器
陶笛屬于西洋樂器。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現代陶笛的源頭可追溯至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于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
ocarina的來曆,意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面包師,經常用他的烤箱燒制低溫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他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鵝”的意思。
陶笛的英文名稱“ocarina”就是從這裡來的,音譯為奧卡利那笛,該名稱一直普遍沿用至今。
擴展資料:中國實用新型陶笛是陶笛演奏家、制作家周子雷,借鑒土樂鼻祖“埙”的基本特征及由其演變而來的“哨埙”,湖北申遺項目2700年春秋戰國時期的“嗚嘟”,甯夏申遺項目1000多年史的“泥哇嗚”,意大利Ocarina以及各地“泥哨”等中外曆代陶土樂器的特點,融各地土樂之所長“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改革研發制作的哨口類氣鳴土樂。
中國實用新型陶笛,化繁為簡、音域寬廣,提高演奏質量縮短研習時間,指法、指序科學便捷,是陶土燒制的一款實用新型吹管樂器。
中國實用新型讓寬音域陶笛變得科學,如鋼琴般絕大部分八度的某個音符都處在固定的位置,使用固定的指法指序,超吹音域除外、同一首曲目實用新型與舊款都可演繹,實用新型貴在便捷尤其适宜三管陶笛零基礎入門的新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笛(吹管樂器)參考資料來源:北京電視台《科學密探》:中國實用新型陶笛
ac陶笛是什麼意思
ac陶笛是一種新興的樂器,由知名視頻網站bilibili推出。ac代表動漫之聲(Anime& Comic),陶笛則是樂器種類。ac陶笛是将傳統陶笛與現代流行文化結合的産物,造型新穎、音質柔和。它為追求不同音樂風格的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除了用于傳統民族音樂演奏,ac陶笛還被廣泛運用于網絡文化創意中。在bilibili上,有大量的ac陶笛演奏視頻被上傳,其中不乏對流行歌曲、電影配樂的自創編曲。通過ac陶笛,年輕人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華民族傳統樂器和音樂文化,并将其融入了自己的審美之中。
ac陶笛的推廣促進了國内樂器産業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和操作靈活、聲音優美的專業級陶笛被制造出來。ac陶笛的開始也為年輕人們提供了替代性的音樂玩具,陶笛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受歡迎。ac陶笛的出現為一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新的契機,在推廣文化傳承方面也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故鄉的原風景是什麼樂器
《故鄉的原風景》是日本的宗次郎創作的。使用的樂器是:十二孔C調陶笛,曾經在TVB鹿鼎記(小春版)中的曾柔出場時作為她的箫聲而運用。非常婉約動聽的曲子。在古天樂版神雕中也用過。
陶笛,便攜式的吹管樂器。
陶笛,形狀各異,大小各異,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
這種樂器的音色優美,小的陶笛的聲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聲音低沉婉轉。
陶笛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調能輕易演奏7調的樂曲。
這種樂器屬于大衆普及型樂器,價格低,簡單易學,成手快,即使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
陶笛和陶埙有什麼區别
1、定義不同:
陶笛: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陶埙:陶埙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
2、音孔不同:
陶笛: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甚至還有17孔以上的陶笛。普通陶笛多為6孔陶笛和12孔陶笛。
6孔陶笛可以吹10度音,采用交叉指法,12孔陶笛可以吹13度音,采用順指法。
陶埙:按音孔來分,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經有六孔埙,清代宮廷雲龍埙即是六孔埙。現代普遍流行十孔埙。
擴展資料:
陶笛的曆史淵源:
現代陶笛的源頭可追溯至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于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制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當時人們對粘土的制作水平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這些器具被證實并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
經過發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制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
陶笛從美洲來到歐洲是在西班牙占領時期,在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茲特克藝人給查爾斯五世宮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帶哨口的陶笛。演出獲得很大的成功,給在場的每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成名後,經常到歐洲各地演出,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種樂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陶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