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壽比南山的南山指的是什麼山

1、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是終南山。
2、壽比南山”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其實“南山”指的是西安城南的終南山,也稱“周南山”、“太乙山”。所謂“蓬萊宮阙對南山”,正是因為自先秦以來,一直到唐代,無數的文人推崇,所以終南山的名字人盡皆知。
3、終南山位于陝西省境内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标志。
壽比南山的南山是哪座山為什麼要說壽比南山
在給老人家祝壽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一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還比較好理解,就是祝福老人福氣能像東海一樣非常大,但是壽比南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南山是哪座山,為什麼要祝福老人壽命像南山那樣,南山的壽命很長嗎?壽比南山究竟有什麼來曆,有什麼樣的曆史典故和故事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标準答案:天下第一福地終南山
終南山:終南山位于陝西省西安市南部,是秦嶺的最核心部分,山勢峻峭,風景優美,曆來素有仙都、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自古就是隐士們的隐居之地,據說最多時隐士曾多達5000多人。
【詞目】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釋義】南山:終南山。比喻人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一般長久。
【出處】明·柯丹邱《荊钗記·慶誕》:齊祝贊,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就是現代漢語裡對南山的解釋。那麼在這裡為什麼南山就專指終南山呢,那就要從《詩經》說起了。
《國風·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紀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将将,壽考不忘!
黻(fú)衣的意思是黑色青色花紋相間的衣。繡裳是指五彩繡成的下裳。當時都是貴族服裝。在這裡,考就是高壽的意思。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終南山上有什麼?有氣象萬千的險峻山勢。山頂也有寬敞的平地供君子登臨。有位君子來到此地,青黑上衣五彩華裳。那身上琳琅的美玉叮當作響,音韻悅耳。隻希望君子如玉,修德愛民。不要辜負人們的期望,也能夠得到終南一樣的福壽安康。
這首詩據傳為秦大夫所作。《詩序》以為(襄公)能取周地,始為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以戒勸之。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這首詩的意思是:你像上弦月漸滿,又像太陽正東升,你像南山壽無窮,江山萬年不虧崩。你像松柏長茂盛,子子孫孫相傳承。
上面那首還有些勸誡的口吻,這首《天保》可是一首專為為君王祝願和祈福的詩了。是召公緻政于宣王之時祝賀宣王親政的詩。《毛詩序》雲:《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
詩歌表達了作為宣王的撫養人、老師及臣子的召伯虎在宣王登基之初對新王的熱情鼓勵及殷切期望,即期望宣王登位後能勵精圖治,完成中興大業,重振先祖雄風。更期望宣王把這份基業常常久久的傳下去。
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這就是壽比南山不老松的最早出處。
2、中華壽嶽衡山
南嶽衡山:中華五嶽之一,素以五嶽獨秀、中華壽嶽、宗教聖地著稱與世,尤其以世界獨一無二的道、佛共存一山、共榮一廟的宗教和諧特色譽海内外。
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變應玑衡,铨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因為轸星司衡主壽,壽嶽之說從此而來。在南嶽衡山常常可以看到有關壽的各種書法雕刻,聽到有關祈壽求壽的民風民俗。據不完全統計,南嶽山上與壽有關的石刻達數百處。
宋徽宗當年遊曆衡山,留下壽嶽兩字刻石。
清康熙帝也禦定衡山為壽嶽。
清名僧智犁《重修廣濟寺記》中寫道:南嶽乃天下五嶽之一,世稱為壽比南山者,即此嶽也。
據清光緒版《南嶽志》記載,壽比南山四字題刻于祝融峰祝融殿北牆基下的舍身崖上,楷書陰刻,每字一米見方。2009年,湖南衡陽文物部門在南嶽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上,找到了古代南山大型石刻,恰好位于祝融峰北側的雜草中。遺憾的是壽比二字在考察中并未發現。
這也是很多人認為衡山才是俗語中的南山的理由。金庸先生遊覽南嶽衡山時,也曾潑墨揮毫,寫下天下南嶽秀,到此人增壽的詩句。
3、南海仙山鳌山
這個說法就有些神話色彩了。據說有一年瓊州天氣突變,那可真是天昏地黑、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連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大陸,成了一個島嶼。
瓊州島上的生靈死的死、傷的傷。河流改道,山脈變形,還有些河流和山脈因此消失了。神奇的是,隻有南山(今三亞市的鳌山,也叫南山)安然無恙。傳說經曆了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成了仙。
還有傳說鑒真師徒東渡時遇到飓風,漂流到了南山。被南山人所救。他們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睜開了眼,也有了精神。他們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雲寺,傳播佛教文化。這些奇怪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人們都把南山叫做仙山。傳說到過南山的人有病的去病,無病的健身,個個長壽,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祝福他人長壽。
後記
關于南山的說法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不過我認為,隻是一句祝福語而已,出自何處又有什麼可争的呢。隻要能表達出我們對長輩的真摯祝願就可以了。其實老人最在乎的不是聽到你的祝福,再多的祝福的話語,又怎麼比的上哪怕隻是寥寥數日的陪伴。
壽比南山,指的是哪座山。
較有影響力的有終南山之說和南嶽衡山之說:
1、“壽比南山”中所說的南山,是指廣西貴港市南山寺山上的不老松,生長在一處峭壁,始終保持4~5米高度,至今已經兩千多年曆史。可惜民革時期遭到了破壞。這裡的南山是指陝西的南山(秦嶺一段)。
西晉潘嶽《關中記》雲: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其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詩中的南山,特指終南山。此詩後來演化了“壽比南山”成語,詩中的松柏,也演化成了“南山不老松”。
2、衡山位于古代中國之南、五嶽之南,自宋徽宗在南嶽留下“壽嶽”石刻和“天下南嶽”題詞後,“壽嶽”之名便稱于世。據清光緒版《南嶽志》記載,有“壽比南山”四字題刻于南嶽祝融峰祝融殿北牆基下舍身崖上,楷書陰刻,每字一米見方。
新發現的“南山”二字石刻恰好位于祝融峰北側的雜草中,由于風化和水土沖刷,已不是十分清晰,但“壽比”二字在考察中并未發現。雖然關于石刻的曆史目前尚無定論,但“南山”二字石刻的發現,進一步佐證了“壽比南山”之“南山”即南嶽衡山之說。
擴展資料“壽比南山”傳說
關于壽比南山還有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瓊州當地天氣驟變,電閃雷鳴,傾盆大雨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中國大陸,成了一個島嶼。瓊州島上的生靈死的死,傷的傷。
所有的河流都改了道,所有的山脈都變了形,有的河流和山脈因此也就消失了。奇怪的是,隻有南山安然無恙,一棵草一棵樹也沒有被損壞,住在南山上的人一個也沒有受傷,更沒有死亡的。傳說經曆了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都成了仙。
公元748年,鑒真師徒等三十五人從揚州出發,第五次渡海時遇到飓風,漂流萬裡到振州甯遠河口,已經是精疲力盡。南山上的人們發現了他們,把他們救了起來。師徒一行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睜開了眼,精神也來了。他們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雲寺,傳播佛教文化。
這些怪事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人們都把南山叫作仙山。上南山來玩和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傳說到過南山的人有病去病,無病健身,個個長壽。因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無損。由于到過南山的人都長命百歲,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祝福他人長壽。“壽比南山”這句話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壽比南山(終南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壽比南山"南嶽發現古代石刻為南山之謎添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