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中元通寶是什麼時候的銅币
開元通寶名是唐朝統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币,主要為銅質材料鑄成,規格為直徑2.4厘米。開元通寶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币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1、中國古代錢币之一。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别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2、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面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赝品。另外還有一枚特别罕見的元豐通寶,俗稱“乾坤元”
3、此元豐錢由其元字被設計成連緣接郭,象征連天接地而得名,由此見證方孔圓錢的“天圓地方說”并不是無據可依,此錢元字超出了所有字體範疇的變化,為錢币史上所未見之大膽設計,乃為元豐錢中一奇特大珍
元福通寶是什麼朝代的錢币
元福通寶是北宋的錢币。
北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為這個朝代帶來了許多變化。元福通寶是在北宋仁宗趙祯年間鑄造的一種錢币。這個錢币的名稱“元福”寓意着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元福通寶鑄造精良,字體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種錢币的材質主要是銅,形狀為圓形帶方孔,這是中國古代錢币的典型形狀。元福通寶不僅在當時流通廣泛,而且在現代也成為收藏家們的珍愛之物,因為它既是曆史的見證,也體現了古代中國的鑄币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元福通寶的存在和流通也反映了北宋時期的經濟政策和貨币政策。通過研究和了解這種錢币,我們可以對北宋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總之,元福通寶是北宋時期的一種錢币,不僅具有曆史價值,還有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元什麼通寶
1、元豐通寶
中國古代錢币之一。北宋神宗趙顼,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别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2、元祐通寶
元祐通寶,中國古錢币之一。北宋哲宗趙煦元祐年間(公元1086年~1093年)鑄行,篆書、行書對錢形制,司馬光、蘇轼手書,有小平、折二和折三。
3、元符通寶
中國古代錢币之一,鑄于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
4、元德通寶
中國古代錢币之一。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漢文錢,有楷書,隸書,行書三種錢文。其直徑一般在20毫米----25毫米之間。隸書品也不多見,尤其楷書、行書品極其難得。請大家欣賞上海博物館藏品真書體元德通寶小平錢,直徑24毫米,厚1.5毫米,光背。是品傳世極罕。另鑄有“元德重寶”錢。
5、元貞通寶
元貞通寶,元朝元成宗鐵穆耳,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鑄行。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折二兩等,蒙文錢為折三型。制作清陋,文字不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元貞通寶》
百度百科《元德通寶》
百度百科《元符通寶》
百度百科《元祐通寶》
百度百科《元豐通寶》
元治通寶是什麼啊。
阮朝初期叛将黎文傀治元年間鑄。其元年為明命十四年(180D年),亦即清道光十三年。此錢鑄制甚陋,文字模糊,邊廓不整,背平夷漶漫。面文“治元通寶”楷書而存隸意,直讀,徑約2.3厘米,重1.6克左右。另有“洽元聖寶”亦為同期所出,制作文字一如通寶。此二錢存世甚多。
治元通寶銅小平楷寬郭光背
參考價
15-7元
博寶在線拍賣有該類錢币的部分版本,樓主可以去了解一下。
帶元字的通寶有哪些
帶元字的通寶主要有元豐通寶、元符通寶、元佑通寶、元德通寶,其中的元豐通寶是創于元豐年間,一般分為小平、折二錢和鐵錢三種,而元符通寶有篆書、楷書和行書三種字體,其材質分為銅、鐵兩種。
1、元豐通寶
元豐通寶主要創于元豐年間,這種銅錢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三種,書體有篆書、行書和隸書三種,它的版别非常複雜,主要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
2、元符通寶
元符通寶有篆書、楷書和行書三種字體,其材質主要分為銅、鐵兩種,這種銅錢的字迹瑞麗,面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無文,形制和元祐、紹聖大緻相同,但比較罕見。
3、元佑通寶
元佑通寶是宋哲宗趙煦元祐年間的貨币,鑄造發行于公元1086年~1094年,這種銅錢平錢文字篆行成對品,版别存在一定差異性。
4、元德通寶
元德通寶是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的貨币,鑄造發行于公元1119~1127年,有楷書、隸書和行書三種錢文,直徑一般在20~25毫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