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印象派和抽象派的區别是什麼
1、産生的時間不同:抽象派産生于20世紀,它包含了多種流派,并非某一個派别的名稱。其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相對于抽象派,印象派出現的時間較早。印象派于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其鼎盛時期為19世紀70-80年代,影響遍及歐洲,并慢慢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
2、題材不同:抽象派将反映的題材擴張到了不可視的領域。純精神腦海中的形象也可以是它反映的對象,往往沒有繪畫主題,無邏輯故事和理性诠釋,或不表達思想不傳遞個人情緒;印象派的繪畫題材多為生活瑣事與直接見聞,一般描繪的是現實人物與自然景觀,以客觀物象的某一場景或片段作為構圖内容,以此實現了創作寫生的結合與統一。
3、表現形式不同:抽象派繪畫不去反映生活,也不去描繪自然物體的形象,而傾心在色彩、線條等藝術形式上下功夫,在畫面上隻做幾何形體的組合或作抽象的色彩、點和線條的揮灑,否定内容在藝術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使藝術走向了“非意識形态化”;印象派受現代科學的影響頗深,特别是在光學的啟發下,推崇一切色彩均産生于光,并按照七色光譜對顔色進行重新調配。
4、創作風格不同:抽象派完全脫離了模仿自然的準則。它以直覺和想象力為創作的出發點,不包含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手法,隻把有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印象派雖然不追求完全寫實,但是依舊是以現實為基礎,以對自然的瞬間印象作畫。
什麼是象征派,什麼是印象派,什麼是寫實派
寫實派,顧名思義就是畫的很寫實很像,追求像照片那樣的逼真效果。大概從14世紀的文藝複興開始畫家們開始畫的越來越像所畫的對象。在文藝複興的鼎盛時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畫家的寫實能力已經強了。就這樣歐洲畫家們繼承了這個傳統,把寫實畫法發揮到了極緻,之後還出現了現實主義畫派(卡拉瓦喬),巴洛克風格(魯本斯),洛可可風格(弗拉戈納爾),新古典風格(安格爾),巴比松畫派(柯羅),再後來出現了印象派。寫實派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也就是說凡是畫的很寫實的都可以稱作寫實派。
印象派,印象派顧名思義就是畫家要把所畫的對象的一瞬間表現出來,大家都知道戶外的光線是随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影子是随着太陽運動而動的(在室内不會有這種效果),所以19世紀的印象派走到戶外力求把所畫對象的一瞬間的光影色表現在畫布上,所以印象派跟寫實派比畫的“粗糙”些,印象派作畫的時間很短,有時候如果要表現的那一瞬間過了,就不畫了,會等到明天的這時刻再繼續畫(圖為莫奈的日出印象,莫奈僅僅用了46分鐘就創造這幅傳世名作)。從畫中可以看出莫奈迅速的捕捉到了勒阿弗爾港口日出的那一刻,但是當時的人們并不理解,以為這幅畫還沒有畫完就拿出來展覽,記者們嘲諷畫家隻是畫了個印象,就這樣後人把這一畫派稱作印象派。
象征主義,顧名思義就是畫面内容富有象征和啟示意義,象征主義幾乎和印象派同時出現,但是印象派是對所畫對象的模仿(模仿所畫對象的光影色)而象征主義是要通過象征的、隐喻的和裝飾性的畫面來表現虛幻的夢想以啟示于人,象征主義表現的是畫家内心世界。象征主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畫面富有詩意有時候甚至帶有畫家的對世界憂郁感情。代表畫家有莫羅,雷東,夏梵娜等。
pictuer upload faill
印象派是什麼意思
印象派是一種藝術流派,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法國。它突破了傳統藝術的局限,強調藝術家在繪畫中對光線和色彩的主觀印象。以下詳細解釋印象派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印象派的概念
印象派是一種重視光線變化與色彩表現的藝術流派。藝術家們緻力于捕捉自然光線下的瞬間視覺印象,強調直觀捕捉視覺感知的瞬間情感。他們追求在畫作中展現光影變化下的色彩和諧,打破了傳統繪畫的束縛,開創了全新的藝術表現手法。
二、重視光線與色彩
印象派繪畫中,光線與色彩是核心要素。藝術家們通過色彩來表現光影的變化,注重在特定光線下的色彩分析,運用色彩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獨特處理,使得印象派作品呈現出明亮、生動、富有活力的特點。
三、即時性與直觀性
印象派繪畫強調即時性和直觀性。藝術家們追求捕捉瞬間的視覺印象,将瞬間的光影變化和色彩感受直接呈現在畫布上。他們注重觀察自然和生活中的細節,以直觀的方式表現自己的視覺感知和情感表達。
四、創新的藝術表現手法
印象派的出現,是對傳統藝術表現手法的挑戰與突破。藝術家們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表現手法,嘗試将科學原理與藝術創作相結合,開創了全新的藝術領域。印象派的繪畫風格對後世藝術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現代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之,印象派是一種重視光線與色彩、追求即時性與直觀性、創新的藝術表現手法流派的繪畫藝術。它以獨特的視角和表現方式,展現了藝術的新面貌,為藝術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什麼是印象派攝影
印象派攝影是一種追求光影、色彩與瞬間氛圍的攝影藝術流派。
印象派攝影的核心在于捕捉并表現光線在物體上産生的印象。這種攝影風格注重光影的變化,強調通過鏡頭捕捉自然光線下的色彩和氛圍,追求畫面的生動性和真實感。
詳細解釋:
1.光影與色彩的表現:印象派攝影重視光線的作用,追求在特定時間段捕捉光線變化帶來的獨特氛圍。攝影師們注重表現色彩,通過捕捉自然光線下的顔色變化,呈現出更為生動和真實的畫面。
2.瞬間氛圍的捕捉:印象派攝影強調瞬間性的表現,即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如風景、人物或物體的動态瞬間。這種瞬間往往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和氛圍,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感受。
3.藝術風格的特點:與傳統的攝影風格不同,印象派攝影更加注重攝影師的主觀感受和表現。它不受固定規則和技法的限制,鼓勵攝影師通過鏡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解讀。這種風格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攝影的藝術表現力。
4.影響與傳承:印象派攝影對後來的攝影藝術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攝影師在創作中都受到了印象派風格的影響,使得攝影藝術更加多樣化和富有創新性。同時,印象派攝影也為觀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使人們更加關注攝影藝術的光影和色彩表現。
總之,印象派攝影是一種追求光影、色彩與瞬間氛圍的攝影藝術流派,它注重表現真實感和生動性,為攝影藝術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體驗。
什麼叫印象派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義,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
當時因克勞德·莫奈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這幅畫面描繪的是塞納河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由于畫家要在很短的瞬間,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線還沒有變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畫面不可能描繪的很仔細。
當學院派的畫家們看到這幅作品時,認為很粗糙,過于随便,就用譏諷的語言嘲笑“巴比松”的畫家,意思是說: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繪畫的畫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說,這些畫家統統都是“印象主義”,沒想到,這些挖苦的話,反而成全了這批畫家,“印象派”随之誕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