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杜淳出演的《大河頌》什麼時候播出,在哪台
38集電視連續劇《大河頌》
類型:曆史正劇
集數:38集
制作單位: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長沙廣電集團、
北京和光影視節目制作有限公司
故事:本劇講述的是清康熙年間治理黃河的故事。
[編輯本段]【主創人員】
導演:龔若飛
編劇:俞智先廉越
出品人:羅浩
攝影:張少明陳軍
美術:張愛民
燈光:賈永傑
總策劃:盛和煜
[編輯本段]【演員名單】
杜淳飾康熙帝
徐敏飾靳輔
杜志國飾于成龍
孫大川飾陳潢
王琦飾南牧女
宋雨霏飾楊嬌嬌
叢珊飾太皇太後
張蓓蓓飾皇後
周舟飾唐敏
黃金飾于敏珠
魏小軍飾那拉氏
鄭玉飾明珠
張楠飾索額圖
張山飾楊天隆
潇子珊(邊潇潇)飾鈕钴祿氏
[編輯本段]【具體介紹】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同時黃河水患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康熙帝扮演者杜淳!
在漫長的中國曆史上,留給人們的都是痛苦的記憶。根據史料統計,在過往兩千多年間,黃河共決溢1590次,大的遷徙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每一次都奪去成百上千萬人的生命,流離失所者更是不計其數。
“黃河清天下靖”,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們都深知這個古訓的現實意義。康熙雖然是清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而實際上他是真正的開國之君。對于他來說不僅要完成祖國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更要發展經濟,使飽受戰争之苦的人民過上安定溫飽的日子。所以在他親政後,便把“撤藩、河務、漕運”六個大字寫在了宮廷的柱子上。他深知他的責任不是守成,而是開國。要想在中原立得住腳,一是武功——用武力保持國家的統一,鎮壓一切叛亂;一是文治——千方百計地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武功,在以往的電視劇中(如《康熙王朝/康熙帝國》)已經成功叙述過,并非本劇所要描寫的内容,隻是作為背景。本劇所要着力描述的,是康熙的文治。而河務和漕運就是文治的頭等大事,河務之中最要緊的就是黃河,而京杭大運河的漕運又是連接中國南北的大動脈,運河的通與不通,又取決于黃河。所以,治理黃河便是清初康熙穩定江山的頭等政治任務,是治國安邦的一個重要策略——水利興則國運興。在康熙的心目中,黃河就是說老百姓,就是天下蒼生,治黃河就是治民心。隻有黃河安甯了,民心才能安定;民心安定了,社會才能穩定,才能和諧,才有發展。這就是本劇所要表述的深刻的曆史意義。
其二,制作本劇也有它的現實意義所在。新中國解放後,國家就把根治淮河和治理黃河當成國民經濟建設中首當其沖的任務。經過黨和政府幾十年不懈的努力,有了強大國力和全民族的團結奮鬥做後盾,黃河的治理卓有成效。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沒有大面積泛濫當是不争的事實。但是近幾年來黃河出現的大面積斷流,對黃河兩岸居民的生活,乃至于對商業、工業、農業、水力發電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斷流導緻航運中斷、生态環境嚴重惡化。所以,治理黃河依然是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以史為鑒”,這便是本劇所蘊含的現實意義。
康熙和大臣其三,該劇的着眼點并不僅僅集中在康熙一個人身上,其間刻畫了靳輔、陳潢、于成龍等一大批克己奉公的公務員形象,這些在曆史上為中國作出過貢獻的人物,對于現實也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其四,古裝劇乃至清宮戲汗牛充棟,但至今未有一部從“治水”這個角度來切入故事的曆史劇,這是本劇的一個賣點,它的出現,填補了曆史劇的一個空白。我們特邀請谙熟清史的著名編劇、曾經成功創作過多部曆史大戲(《成吉思汗》、《努爾哈赤》等)的俞智先老師作為本劇的編劇,他的作品大氣磅礴,在描寫情感方面,也不失委婉動人。本劇是在曆史真實基礎上的再虛構,采用正劇加傳奇的創作思路,堅持高品位,但同時也不失很強的觀賞性,應該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編輯本段]【故事梗概】
康熙12年11月,吳三桂聯合耿精忠、尚之信發動了三藩之亂。占領了江南大部,20歲的康熙皇帝,派兵三路應敵,局勢相當緊張,而此刻,黃河大水泛濫。
康熙安徽巡撫靳輔受命加收救災捐稅,在籌款過程中,歙縣知縣唐敏,為了讨好上司,不顧百姓死活,催逼勒索,交的節流最多,靳輔對此并不知情,當衆表揚了他。唐敏得到巡撫賞識更有恃無恐。而上交款子最少的知縣于成龍卻不買賬,不僅頂撞了靳輔,還挪喻靳輔是個昏官。
靳輔知道于成龍是個清官,不與他計較,也不因人廢言。他派徽州徐知府下歙縣調查。不料唐敏心狠手辣将徐知府毒殺,靳輔又派于成龍前往調查,哪知于成龍正要查案,被淹沒的安徽災區發生了饑荒,明朝餘黨所謂的朱三太子又派楊氏父女等人到災區策反,煽動饑民暴動以策應吳三桂的叛亂。
饑民沖進縣城,要搶動糧倉。唐敏派兵鎮壓,禍亂一觸即發。于成龍趕到了,發現其中有陰謀,他一面開倉放糧,一面抓捕了兩個朱三太子的爪牙。來調糧的索額圖親信當即扣押了于成龍,并馬上馳報索額圖,私動軍糧是死罪,索額圖回奏康熙,正為戰事焦急的康熙十分震怒。派人押解于成龍進京,要殺一儆百。
康熙念于成龍為民作想,最終赦免了于成龍,此時,黃河決堤,原河道總督畏罪自殺,康熙任命靳輔為河道總督,專職治理黃河。唐敏巴結上索額圖升任京官。于成龍
靳輔想先從河南入手考查災情。途中,在邯鄲呂祖祠遇見了布衣陳潢。兩人交談中,靳輔見陳潢對黃河水患的曆史了如指掌,對治理黃淮也有許多高見。便把陳潢收為幕僚。
一路上靳輔看到了受災百姓苦不堪言,急切地想根治黃河,連向康熙上了八道本章。
靳輔開始了治河工程。唐敏遇有機會便給靳輔出難題。朱三太子也親自到清河。從中作亂,給靳輔添了許多麻煩。好在有陳潢的幫助,有曾經受過他恩澤的饑民的支持,靳輔終于堵住了決口,使何水複歸河道。
靳輔康熙勘察黃河,在清江河道召見了靳輔。康熙說明平三藩戰争局勢好轉,要加快黃河的治理。康熙的急切心情感動了靳輔,他保證三年為期讓黃河清。索額圖當即抓住這句承諾,大做文章,向各省發了明谕。事後,陳潢對靳輔說,三年的時間太短,根本無法使黃河清。靳輔隻得硬着頭皮領着大家治河,累得暈倒在大堤上。
第二年黃河又遇大水,黃河又有幾處決口。索額圖發動自己的親信,紛紛寫折子彈劾靳輔。明珠則力保靳輔。幸而康熙皇帝認為,不能以一次的決堤論成敗。派曹寅從江南織造調款支持河工和赈災。靳輔十分感動。
随後,于成龍出任安徽按察使,主張按大禹的辦法疏浚黃淮入海口。指責靳輔的治河辦法——諸如束水沖沙、修減水壩等,都有孛古訓。康熙讓靳輔回答,靳輔和陳潢上書說明,現在的黃河已經不是古時的黃河,不能拘泥于大禹成法。束水沖沙是解決懸河的最佳辦法。入海處,地濕平,挖溝不如築堤。康熙委決不下,派人前去調查,第一次去的人是明珠的黨羽,回來支持靳輔;第二次派的人是索額圖的黨羽,回來支持于成龍。康熙無法表态。
正遇秋汛,靳輔為了保住新修的大堤,要利用減水壩降低洪水壓力。于成龍為了保自己一方百姓的利益,親自冒冒着生命危險帶領民工加高減水壩。結果保住了安徽境内沒被水害,卻沖決了下遊的大壩。黃水灌入運河,阻斷了漕運,妨礙了康熙對解放台灣的備戰。
康熙震怒了。索額圖乘機攻擊靳輔,把靳輔拘捕起來。後,靳輔面陳隐情,康熙才免了靳輔的總督職務,準許他戴罪立功。
南牧女唐敏在撥給河道經費的時候貪污了巨額撥款,靳輔發覺了,但他是戴罪之身,被索額圖的親信壓制。靳輔告知了明珠。明珠派人調查唐敏,唐敏故伎重演,将來人拉下了水。這時,于成龍插手此案,并察出了唐敏殺人害命的舊案,唐敏被刮了,吐出了他貪污河道的贓款。
靳輔非常高興,他感謝于成龍,于成龍卻認為靳輔整天接觸流水般的銀子,三年工程還沒有讓黃河清,一定也是個貪官。仍采取不合作态度。
靳輔在陳潢等人的幫助下,終于在黃河兩岸修整了長堤、建了縷堤、減水壩。沙子被沖走了,河也清了,漕運也通暢了。康熙微服出行,勘察河道,心中非常高興。他在堤上看見了瘦骨嶙峋的靳輔,誇獎了他。靳輔向康熙推薦了陳潢。并且說以前沒有推薦他是因為治河風險太大,官場也險惡,怕出了事連累了陳潢。康熙在慨歎之餘,授陳潢三品佥事道銜。
陳潢又向康熙建議開中河。因為漕運中有一段在黃河主流中行駛,遇風浪或汛期漕船就隻能泊在碼頭上等待。于成龍當即反對,說這樣太耗費國力,會增加百姓負擔。靳輔和陳潢說在治河過程中涸出許多土地,可以賣給農民,所得的銀兩可以用來開中河。于成龍又反對,說涸出的土地應歸原主。雙方各執一詞。康熙為了南北大動脈的暢通,還是贊成了靳輔、陳潢開中河的主張。
明珠的劣行越來越顯露,于成龍連同朝中京官,上本揭發,明珠倒了,靳輔和陳潢都被視為明珠一黨,被罷了官。陳潢還被投進天牢,他無錢無勢,在獄中受盡折磨,而靳輔也心力交瘁病倒了。
于成龍代替了靳輔,按自己的一套古理治河。結果一場大水下來,黃河決口二十幾處。于成龍自己鎖着自己進京請罪,并且承認黃河要清,隻有啟用靳輔、陳潢。康熙明白過來的時候,陳潢已經死在獄中。
旨意下到靳輔家,靳輔領着兒子帶病上路,卻死在赴任途中。康熙得知,無限遺憾。
于成龍到了京師,跪在養心殿外請死。康熙沒有殺他,将陳潢的遺作交給了他,讓他留任河道總督,把治河的大任交給了他。陳潢
于成龍大刀闊斧地按陳潢的辦法治理黃河,殚精竭力、夙興夜寐。經過幾任河督、幾代河兵、數百萬河工艱苦卓絕的奮鬥,到康熙五十歲生日的那一年,康熙終于欣慰地宣告天下:海内稱平,民生富庶,民心皆一,河工告成!黃河的大治,為康熙盛世的開創立下了不世之功。而靳輔、陳潢等人的治河措施和理論,是中華民族治河史上的一筆寶貴财富,有些至今仍有實用價值,一直被借鑒和沿用。
[編輯本段]【相關看點】
這是一部文化大片一部民族大片
首部在中國電視劇史上以科學為主題,以真實的曆史事件承載厚重的人文追求,說明了尊重客觀的科學規律才是穩定發展的硬道理的科學大片。
(一)主題與故事
這是一部專門寫康熙治理黃河的電視劇,在國内以往的曆史劇中從未有過。
康熙在他執政的六十年間,對黃河的治理花了他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因為他深深地懂得,治理黃河就是治民心,就是為民服務,這與當今國内的宏觀局勢恰好暗合。從目前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看來,鬥争和殺戮已經淡出我們黨的傳統政治,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群衆生活,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這段曆史和故事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其二,新中國解放以後,國家就把根治淮河和治理黃河當成了國民經濟中首當其沖的任務,經過黨和政府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黃河治理卓有成效,但根治黃河依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尊重客觀規律實幹巧幹,還是違背客觀規律盲目瞎幹,這是本劇将要說明的問題,“以史為鑒”,這是本劇所蘊涵的現實意義。其三,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黃河的水患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災難,在漫長的中國曆史中,曾經有一些人曾為治理黃河嘔心瀝血,甚至終老此生,如同本劇中所刻畫的青年皇帝康熙,治河官員靳輔、陳潢、于成龍等一大批克己奉公的公務員形象,當時他們所指定的制定的水利部門配置被沿用至今,甚至當時的他們的治河技術也被後世所借鑒,這些人理應本當時人所了解。
(二)風格與樣式
在該劇的風格與樣式上,我們采用了恢弘和悲怆的主調風格,以“拙”字貫穿于全劇始終,黃河的風沙、黃河的泥土,将自己的命運與黃河緊緊系在一起的一群人們,黃河就如同一面鏡子,将人們靈魂深處清晰地折現出來,在這種鉛華洗盡的樸實中越能呈現本劇的深刻内涵和厚重主題來。雖然說是部曆史正劇,但本劇是在曆史真實基礎上的再虛構,采用正劇加傳奇的創作思路,堅持高品位,但同時也不失很強的觀賞性,應該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三)主創班底
該劇集結一批國内頂級的電視劇制作精英,旨在打造一部傳世精品。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編劇盛和煜擔任總策劃,盛老師早年以湘劇《山鬼》、舞劇《邊城》和京劇《梅蘭芳》享譽劇壇,而後投身影視劇創作,《走向共和》、《乾隆王朝》等近年來頗有影響的電視劇作品都出自他手,今年他攜手名導馮小剛、著名攝影張黎共同打造賀歲大片《夜宴》勢必又将掀起票房狂潮。
《大河頌》還請到谙熟清史的著名編劇、曾經成功創作過多部曆史大戲(《成吉思汗》、《康熙大帝》、《努爾哈赤》等)的俞智先老師作為本劇的編劇,他的作品大氣磅礴,在描寫情感方面,也不失委婉動人。
著名湘籍導演龔若飛執導該劇,曾成功制作了《還珠格格3》,執導了《青春出動》和《大唐情史》等影片的他對于黃河有種揮之不去的情感,他深信自己在水鄉成長的經曆将使他導演起這部以水為題材的電視劇駕馭自如。
另外,攝影、美術、燈光部門堪稱國内電視劇制作超豪華陣容,曾拍攝《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大上海風雲》的著名攝影師張少明擔任該片攝影指導,他善于用光影效果營造出一幅幅絕美的畫面,而美術指導張愛民的作品《雍正王朝》、《龍票》、《孝莊秘史》、《皇太子秘史》等早被廣大觀衆認可,燈光指導賈永傑更是屬于業内大師。
(四)演員班底
杜淳與其父杜志國在劇中扮演康熙與于成龍!該劇起用一大批表演功底紮實,外形極具特點的實力派演員,以及一些極具潛質的年輕演員構建本片的演員陣容,其中,以《漢武大帝》《51号兵站》《大旗英雄傳》《愛無悔》《敵營十八年》等劇進入演藝圈一線小生行列的著名青年演員杜淳主演康熙一角,以《雍正王朝》、《李衛當官》中年羹堯的形象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員杜志國飾演劇中的清官于成龍一角。
曾經電視《牧馬人》中的女主角叢珊首次飾演孝莊皇太後;而在《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正德演義》等劇中均有出色表演的著名演員徐敏在劇中飾演治河官員靳輔;斯琴高娃飾演皇太後。
《天下無賊》、《十面埋伏》、《童夢奇緣》中為劉德華配音的長相酷似劉德華的演員孫大川從幕後走向前台出演治河專家陳潢;《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飾演者張山再度飾演大俠。
另外,在這部男人戲中,幾個年輕女演員,曾在《鐵道遊擊隊》中蘭妮的扮演者王琦飾演南牧女,《恰同學少年》中飾演趙一貞的宋雨霏在本劇中飾演楊嬌嬌,《大清禦史》中雪奴的扮演者黃金飾演于敏珠,她們扮相優美,表演生動,也為劇添色不少。
(五)精良制作
本着“精良制作,精品追求”的原則,本劇在制作上不惜大手筆、大投入,采用的攝錄設備是至今全球最為先進的松下第二代高清攝像機配以電影鏡頭;全套全新的阿萊燈具為本片營造出生動的光影效果;另外,花巨資在北京搭建内景地,并在山東搭建上萬平米的黃河工地場景,真實還原曆史本來面貌;不惜組織上萬人次群衆演員參加演出,再現當時萬人修大堤的宏大勞動場面,這些都将昭示着本片的精品追求。
[編輯本段]【宣傳切入點】
1、央視大片,史上第一部專講治理黃河的電視劇,黃河就像一面鏡子,是一個特定的生存環境,照耀着許多人的靈魂深處,折射出人性的光彩。
2、全劇的矛盾沖突并不是正義與邪惡的鬥争,也不是好官與壞官的鬥争,而是教條與科學發展觀之間的鬥争。
3、央視與長沙廣電集團強強聯手,曾經制作的《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皆引起收視狂潮,此度出手,勢必再創輝煌。
4、演員方面叢珊出演太皇太後;杜志國、杜淳父子同台飚演技;杜淳出演青年康熙;《天下無賊》、《十面埋伏》中為劉德華配音的長相酷似劉德華的演員孫大川從幕後走向前台出演治河專家陳潢;《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飾演者張山再度飾演大俠等等。
5、大手筆、大制作鑄就輝煌精品,全球最頂級的高清攝錄設備,花大力氣搭建的數萬平米的黃河工地場景,真實還原曆史本來面貌,千人以上的黃河抗洪、修壩等勞動場面,都将預示着該片的精品追求。
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主張的是()。
【答案】:D
本題考查中共黨史。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總理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亞非會議的報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性的方式,即戰争的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這是祖國大陸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的主張,引起全世界的強烈反響,認為這标志着中共對台政策有了重大調整。
故正确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