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文房清供有哪些
文房清供包括筆、墨、紙、硯等文具用品。
一、筆
筆是文房四寶之一,是書寫的重要工具。傳統的毛筆由筆杆和筆毛組成,筆毛多為動物的毛發,如羊毛、狼毛等。在文房清供中,優質的毛筆往往被視為高雅的藝術品,不僅能流暢地書寫,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二、墨
墨是書寫時的黑色顔料,也是文房中的必備之品。傳統制墨工藝精湛,所制成的墨不僅質地細膩,而且墨香濃郁。在文房清供中,墨的質地和品種也是文人雅士們品評和收藏的對象。
三、紙
紙是書寫的載體,也是文房中的重要清供。傳統的紙張質地柔韌,吸墨性好,且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在文房清供中,優質的紙張往往被視為書畫藝術的重要基礎,對于文人雅士而言,選用好的紙張進行書寫或繪畫,是一種享受。
四、硯
硯是研磨墨的工具,也是文房清供中的必備之物。硯的材質多樣,包括石硯、陶硯等。在文房清供中,硯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一些精美的硯台,往往融合了雕刻、繪畫等多種藝術手法,成為文人雅士們的收藏珍品。
以上四者共同構成了文房清供的主要部分,它們不僅是文人的書寫工具,更是他們品味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載體。
關于清供的詩句有哪些
1、杉篁左右供馀清——唐代陸龜蒙《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2、龍池樹色供清景——唐代徐铉《和集賢鐘郎中》
3、滿座清歡供一笑——宋代盧炳《蝶戀花(和彭孚先韻)》
4、滿座清歡供一笑——宋代盧炳《蝶戀花(和彭孚先韻)》
5、供職盡居清顯地——宋代蘇易簡《禁林讌會之什》
6、冷豔可供清燕賞——宋代何澹《和聖制蠟梅二首》
7、銅瓶棐幾修清供——宋代舒嶽祥《即事》
8、他年我欲修清供——宋代吳說《題清芬閣》
9、願供琴音奏清雅——宋代楊娃《題趙伯骕畫》
10、唯有清淮供四望——宋代張頔《清淮樓》
11、清供杯茶熟煮湯——宋代周才《遊虞山興福寺》
12、時尋新筍供清馔——明代徐贲《楊孟載畫竹》
13、客來一箸分清供——明代周翼《題華季充剪韭軒》
14、供奉清班非老處——宋代蘇轼《再和二首》
15、供奉清班非老處——宋代蘇轼《再和〔二首〕》
16、清陰與子供朝昏——宋代蘇轼《次韻子由柳湖感物》
17、惟有清淮供四望——宋代蘇轼《題清淮樓》
18、四開篷窗愛清供——宋代範成大《愛雪歌》
19、供奉宜升清暑殿——宋代秦觀《次韻羅正之惠綿扇》
20、細燒柏子供清坐——宋代陸遊《幽居述事》
21、隻供清風薦明月——宋代楊萬裡《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緻虛》
22、玉泉繞屋供雙清——宋代楊萬裡《寄題劉正卿雙清軒》
23、數點飄蕭供晚清——宋代楊萬裡《中元前賀餘處恭尚書禱雨沛然沾足》
24、清香但欲持供佛——宋代張耒《木芙蓉菊花盛開》
25、偶有清樽供壽母——宋代黃庭堅《孫不愚索飲九日酒已盡戲答一篇》
26、建業水清供白酌——宋代賀鑄《和别清涼和上人》
27、使婦供鲑奉養清——宋代劉克莊《陳亨叔司理見遺長箋小詩還贽》
28、夜窗炯炯供清矑——宋代劉克莊《觀社行》
29、山靈供水入瓢清——宋代劉克莊《與客登壺山絕頂》
30、遠山西面供清潤——宋代邵雍《鹧鸪吟二首》
1、沆瀣供清酌——宋代劉克莊《賀新郎(用前韻賦黃荼_)》
2、清才萬象供——唐代許渾《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
3、清俸供僧盡——唐代林寬《送惠補阙》
4、為我酬清供——宋代魏了翁《清平樂(即席和李參政壁白笑花)》
5、為我酬清供——宋代魏了翁《清平樂(即席和李參政壁白笑花)》
6、清旦供尤佳——宋代淨圓《望江南》
7、清泉供澣濯——宋代并叙《熙甯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8、随緣清供足——宋代吳錫疇《山居寂寥與世如隔是非不到榮辱兩忘因憶秋崖》
9、臨風飽清供——宋代宋日隆《寶林寺二首》
10、句清堪供佛——明代空室禅師《寄宗聖西堂》
11、齋廚清供罷——明代施峻《過南郭野寺》
12、聊為清淨供——宋代蘇轼《次荊公韻四絕》
13、聊為清淨供——宋代蘇轼《次荊公韻四絕》
14、南浦供清波——宋代範成大《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
15、樹樹供清聞——宋代楊萬裡《曉風》
16、效此清淨供——宋代曾幾《題張彥實舍人墓下湧泉亭》
17、崖巘供清溜——宋代文同《餘過興州太守晁侯延之于東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18、借竹供清吟——宋代洪咨夔《和子有催歸》
19、清泉供浣濯——宋代蘇轍《登嵩山十首搗衣石》
20、供帳清渦幹——宋代韓維《送曹殿丞秩滿還都》
21、崇蘭供清芬——宋代張栻《路出祝融背仰見上封寺遂登絕頂》
22、普請作清供——宋代方嶽《題陳叔茂二亭·弄月》
23、清樂山水供——宋代姚勉《題章艇才畫山水魚龍》
24、造物餘清供——宋代劉黻《冷泉亭》
25、但可供清詩——宋代陳普《筍》
26、詩清堪供佛——宋代鄧深《寄别國清月老》
27、酌泉供清盥——宋代李複《早起》
28、水石為清供——宋代釋文珦《深居》
29、殘花清供後——宋代舒嶽祥《哭王達善》
1、為我酬清供——宋代魏了翁《清平樂(即席和李參政壁白笑花)》
2、為我酬清供——宋代魏了翁《清平樂(即席和李參政壁白笑花)》
3、他年我欲修清供——宋代吳說《題清芬閣》
4、建業水清供白酌——宋代賀鑄《和别清涼和上人》
5、随緣清供足——宋代吳錫疇《山居寂寥與世如隔是非不到榮辱兩忘因憶秋崖》
6、銅瓶棐幾修清供——宋代舒嶽祥《即事》
7、臨風飽清供——宋代宋日隆《寶林寺二首》
8、清供杯茶熟煮湯——宋代周才《遊虞山興福寺》
9、齋廚清供罷——明代施峻《過南郭野寺》
10、客來一箸分清供——明代周翼《題華季充剪韭軒》
11、四開篷窗愛清供——宋代範成大《愛雪歌》
12、曾郎惠我盡清供——宋代趙蕃《曾秀才送茶》
博古畫與清供畫有啥區别
孔子家語·觀周》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老聃指老子,言其知識淵博,了解古代曆史文化,又通曉當代文化。人以“博古圖”寓意學問博大,不同凡俗,圖案多為古器物,如古瓶、古銅器、書畫、琴棋,再配加一些吉祥圖案,居官及文人雅士多以其裝飾庭堂或作送禮之用。屬于花鳥畫科的寫意或工筆畫種,期間還夾雜界畫的一些筆法。
“博古清供”孔子瑜花卉博古畫作品欣賞
孔子瑜
孔子瑜,族名昭宣,又名孔宣,以字行。(1873-1926)山東曲阜人。工花卉,摹古尊彜等物工細逼真。自幼受父影響,愛畫成癖,偶得蘭花畫譜愛不釋手,細心臨摹、配合寫生、畫藝日精,惜父親英年早逝,作為長子應承繼父業,而他把經商字号悉數托付其弟管理,顧自潛心繪事,然其弟亦早亡,家業集于一身,由于不善經營,未及中年即家道中落,逐以賣畫為生。
孔子瑜擅長蘭花寫生,由蘭及盆到各類陶瓷、青銅器、秦磚漢瓦拓片,玉石器皿等配以時花鮮果,畫風嚴正,開創花卉博古畫為孔氏專門特色,名聲逾越東洋。孔宣好客,家中座上客常滿,砌磋談藝,與城内王一亭過往甚密,時有合作。南彙百十翁蘇局仙當年也多交往,并沿續至孔小瑜,及伯容仲起三代。1986年,已屬一百零五歲的蘇翁曾忘年詩贈浙江美院孔仲起曰‘三代相交結契深’……以頌孔門三代之誼。
博古是雜畫的一種,後人将圖畫在器物上,形成裝飾的工藝品,泛稱“博古”。如“博古圖”加上花卉、果品作為點綴而完成畫幅的叫“花博古”。
全稱《宣和博古圖》,宋代金石學著作。簡稱《博古圖》。著錄當時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銅器839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銅器的精華。宋徽宗敕撰,王黼編纂。大觀初年(1107)開始編纂,成于宣和五年(1123)之後。
全書共三十卷。細分為鼎、尊、罍、舟、卣、瓶、壺、爵、斝、觯、敦、簠、簋、鬲、及盤、匜、鐘磐錞于、雜器、鏡鑒等,凡二十類。每類有總說,每器皆摹繪圖像,勾勒銘文,并記錄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或附有考證。所繪圖形較精,圖旁器名下注“依元樣制”或“減小樣制”等以标明圖像比例(明代縮刻本,始删去比例)。
書中每能根據實物形制以訂正《三禮圖》之失,考訂精審。其所定器名,如鼎、尊、罍、爵等,多沿用至今。對銘文考釋、考證雖多有疏陋之處,但亦有允當者,清代《四庫全書總目》評述說:“其書考證雖疏,而形模未失;音釋雖謬,而字畫俱存。讀者尚可因其所繪,以識三代鼎彜之制、款識之文,以重為之核訂。當時裒集之功亦不可沒。”書中所著錄的銅器,靖康之亂時為金人辇載北上,但其中十之一、二,曾流散江南,見于張掄《紹興内府古器評》中。
此書流傳版本很多,以明嘉靖七年(1528)蔣旸翻刻元至大重修本為佳,通行較廣的則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黃晟的亦政堂重修寶古堂本。
請采納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