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在“扇子”上可以寫什麼詩
1、《登鹳雀樓》
年代:唐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2、《江雪》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竹裡館》
年代:唐作者: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送靈澈上人》
年代:唐作者: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5、《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年代:唐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别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挂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6、《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7、《蔔算子·詠梅》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隻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8、《菩薩蠻·大柏地》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複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9、《菩薩蠻·黃鶴樓》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10、《清平樂·六盤山》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最适合寫在扇子上的古風詩句
1.寫在扇子上關于竹子的詩句
寫在扇子上關于竹子的詩句 1.描寫竹子的詩句古詩大全
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宋.蘇東坡)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傅龐如)
破土淩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
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詠竹(七律)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勳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飒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複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巯侵見前峰。
侵階藓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隐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竹石
清·鄭闆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籬竹
(清)鄭闆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将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闆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隻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珑碎空玉。
2.關于竹子的詩句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轼《于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遊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裡,若今琅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闆橋《題墨竹圖》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幹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3.關于竹子的詩句的古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清·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竹石》清·鄭燮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絕句》元·王庭筠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随。--《東湖新竹》宋·陸遊
4.關于竹子的詩句
竹裡館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裴迪來過竹裡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慈姥竹李白當塗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
其山産竹,圓體疏節,堪為箫管,聲中音律。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嚴鄭公宅同詠竹杜甫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巽公院五詠苦竹橋柳宗元危橋屬幽徑,缭繞穿疏林。
迸箨分苦節,輕箨抱虛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栖息有餘陰。
竹徑李得裕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裡餘。檀栾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内,梢梢有餘清。
最愛返窗卧,秋風枝有聲。酬人雨後玩竹薛濤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衆類亦雲茂,虛心甯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洗然弟竹亭孟浩然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鹄志,苦有鳥鳥心。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葺夷陵幽居李涉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苦篁調嘯引李賀誰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诏遺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随。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玩友人庭竹施肩吾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挂冠涼自足。新竹韓愈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缥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标淩秋嚴,貞色奪春媚。稀生巧補林,迸出疑争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題劉秀才新竹杜牧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藓紋。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初食筍呈座中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一寸心。題鄭長侍廳前竹賈島綠竹臨詩酒,婵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蕭飒疑泉過,萦回有徑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
何如軒檻側,蒼翠袅長空。官舍竹王禹稱誰種潇潇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随夭豔争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裡看。庭竹釋智圓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詠金竹蔣堂百镒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竹宋祁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紫竹梅堯臣西南産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移從幾千裡,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司馬光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一日不可無,潇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王安石一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馀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随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金竹呂陶渠江有竹,其色深黃,裡人目為金竹。修竹已可愛,況複如黃金。
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雲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
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竹軒沈遼古人愛修竹,潇灑臨幽軒。
勁節有高緻,清聲無俗喧。春日鬥瑣碎,秋風撼琅幹。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詠竹韋骧此君堅直本天然,豈學妖花豔主軒,筠帶輕霜凝不落,幹搓圓玉碧無痕。
非春長自繁枝葉,有地終須大本根,誰為裁音薦清廟,定勝嘉木就犧樽。詠竹文同竹。
森寒,潔綠。湘江邊,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虛心異草木,勁節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月娥巾披淨冉冉,風女聲笙竽清肅肅。
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但尋松菊。
若檀栾之操則無敵于君,圖潇灑之姿亦莫賢于仆。書舍竹蔡确窗前翠竹三竿,蕭灑風吹滿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員當谷蘇轍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
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和師厚栽竹黃庭堅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筍要上番成。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新竹惠洪琅幹數本倚牆陰,新筍均條忽作林。
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種竹子題愛心亭範成大灑掃宣華舍此君,煙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上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新竹朱熹春雷殷岩際,幽草齊。
5.古代關于竹子的詩句
竹子屬禾本科多年生常綠植物唐代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唐.杜甫《詠竹》庭竹劉禹錫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嚴鄭公宅同詠竹杜甫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内,梢梢有餘清。最愛返窗卧,秋風枝有聲。
新竹韓愈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缥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高标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争地。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杜牧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藓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宋代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宋.蘇轼《于潛僧綠筠軒》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遊王安石.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京岘城南隐映深,兩牛鳴地得禅林。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裡竹裡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冠工新意斷檀栾,霧卷雲蒸久未幹。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竹窗紅苋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隻我近知牆下路,能将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餘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随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樂史.宋(930-1007)。
子正。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複短莖,枝葉不峥嵘。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孝子侍父立,順孫随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郓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朱熹.宋(1130-1200)。
元晦。江西婺源人。
新竹春雷殷岩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次韻擇之詠竹竹塢深深處,檀栾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棂。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移自溪商園。
種此牆陰路。牆陰少人行。
來歲障幽戶。公濟因君次韻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
日日來丹元餘故宅,翠竹尚餘風。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下有萬玉虬,三冬卧寒土。
筍脯南山春筍多,萬裡行枯臘。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篑。
次韻謝劉仲行惠筍二首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奁喜見白差差。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楊萬裡.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詠竹凜凜冰霜節。
修修玉雪身。便無文與可。
自有月傳神。過單竹澤徑喬木與修竹。
相招為茂林。無風生翠寒。
未夕起素陰。看筍筍如藤薛争長。
竹似夷齊獨清。隻愛錦竹滿地。
暗林忽兩三莖。竹林珍重人家愛竹林。
織籬辛苦護寒青。那知竹性無薄相。
須要穿來籬外生。記張定叟煮筍經江西毛筍未出尖。
雪中土膏養新甜。先生别得煮篑法。
丁甯勿用醯與鹽。岩下青泉須旋汲。
熬出霜根生蜜汁。寒牙嚼出冰玉聲。
餘瀝仍和月光吸。謝唐德明惠筍高人愛筍如愛玉。
忍口不餐要添竹。雲何又遣十輩來。
昏花兩眼為渠開。煮筍金陵竹筍硬如石。
石猶有髓筍不及。巅南市裡筍如酥。
筍味清絕酥不如。帶雨劚來和箨煮。
中含柘漿新甘露。可蒸可脍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都不食筍戲題竹祖龍孫渭上居。
供侬樽俎半年餘。斑衣戲彩春無價。
玉版談禅佛不知。竹枝詞短侬籬漏芒破。
須遣拖泥帶水來。初食筍蕨鳳烹龍世浪傳。
猩唇熊掌我無緣。隻逢筍蕨杯盤日。
便是山林寶貴天。詠十裡塘姜店水亭前竹林一見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斜陽與可筆。
栖雀子猷魂。李觏.宋(1009-1059)。
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劉過.宋(1154-1206)。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沁園春.寄孫竹湖問訊竹湖,竹知之何,如何未歸。
道吳山越水,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劉敞.宋(1019-1068)。
原父,原甫,公是先生,江西新餘人。曲水台竹間默坐林履不能遠。
逍遙池上。
6.李峤寫的關于竹子的詩句
《竹》
年代:唐作者: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李峤(644-713年)唐代詩人。字巨山,唐代贊皇縣人。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孫,少有才志,20歲舉進士。初為安定縣尉,累遷給事中、吏部尚書、中書令。李峤剛直廉正,因觸忤武後,貶為潤州司馬。後召為鳳閣舍人。一生崇尚節儉,反對鋪張。曾反對武則天在洛陽白司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武後采納。李峤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詩文為當時人所稱道。前與唐初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相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和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晚年,被尊為“文章宿老”。李峤是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最著名的禦用文人,其詩多為詠風頌物之作,詞新典麗,而内容較為貧乏。代表作“汾陰行”頗為時人推崇。有集五十卷,已散失,明人輯有《李峤集》;全唐詩中有其作五卷。
《早發古竹館》
年代:唐作者:李峤
合沓岩嶂深,朦胧煙霧曉。荒阡下樵客,野猿驚山鳥。
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栖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筱。
早霞稍霏霏,殘月猶皎皎。行看遠星稀,漸覺遊氛少。
我行撫轺傳,兼得傍林沼。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憐野心曠,讵恻浮年小。方解寵辱情,永托累塵表。
7.描寫竹子的詩句
未出土時先有節;縱淩雲処也無心。
竹
唐·李建勳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飒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複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巯侵見前峰。
侵階藓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甯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随鳳熟。
唯愁吹作别離聲,回首駕骖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8.關于竹子的詩句
1、《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宋代:蘇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蒌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2、《竹裡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隻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3、《風》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4、《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5、《題破山寺後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譯文: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禅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缤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隻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李白關于扇子的詩句
1.可以寫在扇子上的詩有哪些
1《山家》
元代:劉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
2.《小孤山》
宋代: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衆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3.《好事近·湓口放船歸》
宋代:陸遊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
4.《東方未明》
先秦:佚名
東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5.《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元代:王恽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2.在“扇子”上可以寫什麼詩1、《登鹳雀樓》
年代:唐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2、《江雪》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竹裡館》
年代:唐作者: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送靈澈上人》
年代:唐作者: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5、《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年代:唐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别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挂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6、《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7、《蔔算子·詠梅》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隻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8、《菩薩蠻·大柏地》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複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9、《菩薩蠻·黃鶴樓》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10、《清平樂·六盤山》
年代:現代作者: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3.适合寫在扇面上的勵志古詩勵志積極向上的古詩詞:《詠竹》方志敏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小松》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冬夜讀書示子聿》陸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2.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随。
——韓愈3.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韓愈4.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5.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馮夢龍6.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7.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9.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蘖禅師 1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顔真卿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1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壘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4.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1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