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手工紫砂壺(如何辨别手工紫砂壺的真假)

biang 中華百科 918

本文目錄

  1. 如何辨别全手工紫砂壺
  2. 如何識别紫砂壺
  3. 半手工紫砂壺如何鑒别
  4. 紫砂壺怎麼辨别是不是化工原料 如何鑒别紫砂化工壺

如何辨别全手工紫砂壺

如果是一把方器,那麼它的全手工成型方式就是泥片鑲接成型,我們今天就以最常見的圓器來說明,畢竟圓器是紫砂壺市場銷售的主力。

一、泥片接頭的拼接

1、全手工圓器都會有壺内接痕,無一例外

全手工做一把圓器紫砂壺,首先需要把泥條打成長方形或是扇形的厚度均勻的泥片,然後将泥片圍成一圈,再将泥片粘接起來,在粘接處,一定會留下一點痕迹,壺外面的痕迹可以通過工具處理得相對沒那麼明顯,但是裡面的痕迹一來很難處理,二來也沒有必要去處理,因此在泥片粘連的位置内部,一定會有一條接痕(接頭),這條接痕是任何一把全手工圓器都會有的,無一例外。

2、接痕具體的位置在哪呢?

我們一般會在接痕處裝上壺把。因此接痕的位置一般就在壺把對應位置的内側。為什麼一定要把壺把裝在粘連位置處呢?因為這樣,即便外部的痕迹能稍微看出來一點,裝上壺把之後就不會影響美觀。

3、具體操作方法

将手指伸進壺把位置的内壁,來回觸摸,若是全手工,你就會感受到接痕位置處稍微有點凸起的一條線,或者在壺把對應内側打上燈光,用肉眼一般也能看到接痕。

這是辨别全手工紫砂壺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沒有這個接頭基本可以判斷這把壺不是全手工的,但也不能排除極小部分不誠實的人因為知道買壺的人會用這個方法來辨别,就會在一些半手工壺的這個位置做上所謂的假接頭(在粘接觸用紫砂泥貼出一條線來),這樣的假接頭不管是摸上去還是看上去都會給人特别突兀的感覺,兩邊的過渡也不是非常自然,但如果處理得極其用心,一般人就比較難判斷了。

非全手工的壺不隻一條拼接線條,出現“兩條線”的一定不會是全手工壺。

半手工制作的紫砂壺,需要将圍好的泥片放在模具裡,由内向外的用力的“搪”,由于模具是對半分的,一旦用力就會留下“豎線”,一般都是在壺嘴和壺把的下方。當然這是處理不好留下的印記,為了能掩蓋痕迹都會修整好這些很明顯的破綻。

并不是所有的壺都會留下接頭痕迹,比如40目或50目的紫泥,本身的顆粒會比較粗,師傅在做的時候不喜歡有這麼明顯的接頭,會影響壺的完美度,那就會用工具去光一下,摸不出接頭的痕迹。

二、内壁印章

内壁印章的作用一是為了證明壺的身份,二是用來分辨手工壺。全手工内壁的印章都是在打泥條的步驟上蓋的,再将泥片圍成一圈拍打泥片成壺型,随着身桶的塑造印章也會随着産生不同的扭曲效果。所以成品的印章看起來比較的自然,與四周的深淺、壺型走向基本一緻。

仿全手工壺會在成型以後用軟皮章加蓋,某些壺型存在弧度,印章加蓋上會出現深淺不一的現象,比較生硬,不夠自然。

比如說比較常見的石瓢,是下面肚子大,口再慢慢往上收的,泥片在拍打的過程中印章也會随之産生變形,成型一般會是梯形。而潘壺裡的印章會是不規則的形狀,上下較窄中間較寬。

三、内壁自然褶皺紋

全手工紫砂壺的壺内壁,會出現一種自然的褶皺,行話叫泥門。

全手工紫砂壺是用竹拍子手工拍打使身桶成型,所以壺身外壁的泥料顆粒分布十分緊密,而内壁由于沒有受到力量的擠壓,泥料顆粒分布相對松散,整體呈現出外緊内松的特征。

非全手工的壺是借助模具手搪成型的,制作時壺體各處受力均勻,内外壁泥料顆粒分布的松緊度相差不大,不會存在全手工拍打的褶皺紋。

由于借助了模具,内壁有時候也會存在不平整的現象,這個時候推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經過推牆來使内壁更加的光潔平整,推牆通常會推得比較高。全手工在壺底的接口處有時會做推牆的處理,但一般都不會推的太高,以免破壞全手工内壁的自然褶皺。

“推牆刮底”說過推牆處理,就要再說說刮底了。現在刮底已經不能辨别手工壺,先不說半手工的壺有刮底,就是市場上最低端的機車壺、手拉壺都有這個特征。

四、上準片的地方痕迹

全手工的壺需要上準片(專門針對壺口還需要再上一層泥片),由于準片是用脂泥粘的,收縮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留有痕迹。

壺口因為還需要一層泥,這層泥是滋泥(脂泥)粘上去的,因為不好做内部的修飾一般會留下痕迹,用手可以摸得出來。

五、下假底的痕迹

和上準片一個原理,全手工的壺還需要上假底,收縮過程中會留有痕迹。

六、壺蓋接頭

壺蓋是經過兩部分來完成的,帽子和戳口。戳口的制作和壺身桶是一個原理,都是有接頭的。将壺蓋翻過來,在裡面會有一圈線也就是一個接紋。接紋在泥料燒制以後會有一個簡單的收縮,泥料收縮比比較大的話很容易看出來。

細看紫砂壺蓋,一部分還有一圈圈的旋紋,因為在制作紫砂壺蓋時,蓋子是在工具上轉動的,蓋子轉動時與磨具輕輕地摩擦,這樣就在蓋子的表面留下了很細很細的旋紋,燒制過程中這些旋紋仍然沒有消失,看起來很美觀。

其實說了全手工的辨别隻是讓你多一種選擇,并不是說除了全手工以外的壺都不值錢,半手工壺的制作越來越精美,品質越來越好,許多全手工壺比不上半手工。一些比較獨特的壺型必然要依靠模具來完成,比如筋紋壺。一把壺的價值不隻是看做工,還要看泥料、壺型、裝飾、造型等等來确認其價值,不能以偏概全,理性選擇适合自己的紫砂壺。

好茶,豈止于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如何識别紫砂壺

紫砂壺鑒别方法如下:

1、從亮色上看

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汕潤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疏松,顔色偏黃,有光亮的少,無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蠟打磨上去的。

2、從文字上看

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體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摹仿或顯呆闆,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3、從質地上辨别

大家普遍可能認為紫砂的質地一定是細膩的,其實不然,真正的紫砂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純自然的。一般真的紫砂斷面比較粗糙,沙感較為明顯,用手一摸會感到磨手。而假冒的紫砂多數經過了處理,所以斷面的結晶度較高一些,基本上沒有粗糙感,觸摸手感比較平滑,沙粒感較少。

4、從材質上鑒别

紫砂壺因為其材質聞名,所以鑒别紫砂壺主要看其材質。宜興紫砂泥主要是由粘土、石英、雲母構成,富含鐵元素。這些礦物質使得紫砂壺觸感細膩,但是并不光滑(與瓷器和釉質的區别);而觸感粗糙的紫砂壺要麼是假泥,要麼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紫砂壺鑒定

半手工紫砂壺如何鑒别

1.觀察壺的底部

真正的半手工紫砂壺壺底有一圈微微凸起的痕迹,用手去摸的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個迹。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圈痕迹呢,由于真正手工制作的紫砂壺,壺底是用一整塊土塊粘在身筒的,是用泥漿加水調制稀狀,這種泥漿叫作脂泥,充當膠水作用。這麼一來,壺底就會留下一圈粘合的痕迹,所以這一點就可以用來辨别。

2.查看壺中的印章

半手工紫砂壺是用顔色不同的泥加工的,會留下水抹布抹過的痕迹,留下的泥漿這一條多出的線條,是搪胚疊加起來的線條中間沒有内壁章,第一時間可以排除全手工,大概率是半手工。标準的半手工是沒有内壁章的,而印内壁章的半手工,則是為了冒充全手工的。

紫砂壺怎麼辨别是不是化工原料 如何鑒别紫砂化工壺

紫砂壺怎麼辨别是不是化工原料

1、看外形。拿到一把紫砂壺後,我們首先可以通過仔細觀察紫砂壺的壺身,來進行分辨。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觸摸壺身方式,查看泥料的真假。化工壺表面比較光滑,顆粒感不強,更不存在“褶皺”,顔色方面比較鮮亮,不像真紫砂壺那麼柔潤,一看就像是用化工染色劑調配的。真正的紫砂壺“顆粒感”較強,有“褶皺”,特别是在壺嘴部分。

2、聞氣味。化工壺添加了太多的化工原料,其中一部分有強烈的異味,在開水沖泡的情況下,尤其刺鼻。當然,現在很多化工壺改進工業,利用特殊香味來掩蓋刺鼻異味,但隻要用熱水淋壺,仔細嗅聞,還是能聞出來差别的,因為真正的紫砂壺,用熱水澆淋壺身後,帶有一股泥料中特有的土腥味。如果将熱水倒進紫砂壺裡,會聞到一股陶土的氣味,二者區别明顯。

3、測試吸水性。所謂吸水性,是指用熱水澆淋壺身後,水分會被紫砂壺迅速吸收,表面光潤潔淨,不留水漬。除了朱泥和部分段泥外,大部分紫砂壺都有這一特性。但是絕大多數化工壺,都不具備這一吸水性。因為化工壺的表面,大多用化工染料塗抹調色,且原料就是普通泥土,不具有紫砂原料的特性,自然無法吸收水分。如果把熱水澆淋在化工壺的表面,會看到水流直瀉而下,不會被吸收。

4、看包漿。紫砂壺可以養,養好了會出現特别的包漿,讓其賞玩價值和收藏價值,都直線上升。特别是經過歲月沉澱後,紫砂壺表面會覆蓋一層特有的光澤。但是化工壺不管怎麼樣,都很難出現包漿。如果長期泡茶或者用茶水沖淋,隻會在内部留下茶垢,表面留下茶漬。

5、看價格。由于紫砂原料的稀缺性,現在手工壺的價格都不便宜。但是化工壺是用普通陶土和化工原料,通過模具批量生産,成本低,售價也會便宜很多。如果一把壺隻要幾十上百塊,那不用懷疑,肯定不是真的。當然,還可以通過查看紫砂壺的重量,來進行一定的區分。化工壺壺身比較輕,真的紫砂壺有一股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