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樂器有哪些(古代的青銅樂器有哪些)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中國古代青銅器樂器有哪些
  2. 青銅禮器有哪些
  3. 樂器有哪幾類每種類别又有哪些樂器

中國古代青銅器樂器有哪些

主要是铙(新幹發現有镈)和鈴。

形似以後的鐘,有柄可執。有人認為它與钲不易區分,故又稱之為钲(容庚)。按文獻記載,二者是同一類樂器,形相同,僅有大小之别。如《說文》金部:“钲,铙也,似鈴,柄中上下通”。又說:“铙,小钲也”。如此則钲大铙小了。文獻中钲又作镯,又名丁甯。周銘中有名钲者。

但有人認為铙、钲有别(羅振玉),文獻依據是《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镯節鼓,以金铙止鼓”。其它文獻也有類似者,即把钲、铙并列而言。考古界目前尚未統一。晚商偏早時出現。如婦好墓、溫縣小南莊(《講義》圖版拾伍)。所見皆口朝上,柄朝下,柄内中空,過去還發現柄内有木痕者(《殷通論》),當是安在木柄上,以便用手執或安插在其它物件上。其身上花紋多為獸面,亦以口向上為正,也可證明是口上柄下使用的。一般為三個一套,婦好墓五個一套,均大小相次,有如周代編鐘,其為樂器當無疑問。依《周禮》是一種軍樂。

中原發現不多,且個體不大。铙在長江中遊,特别是湖南有較多發現,有的也成套,且個體多較大,有的通高約半米,重達200餘公斤。關于铙之發源地,說法不一。

夏代發現過幾件。與以後之鈴不同之處是一側有扉,這在以後不見。

早商未見。晚商有鈴,形小,多無扉,往往與狗,馬同出,俗稱狗鈴、馬鈴。顯然是系在狗或馬身上的鈴铛,而非樂器。周墓中亦有。

青銅禮器有哪些

古代青銅禮器有哪些

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青銅禮器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其存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顯著特點。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飲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壺、斝、罍、觚等。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主要用于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有铙、鐘(包括甬鐘、鈕鐘與镈)、鼓等。湖北随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2。主禮器:玉、酒、犧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于人類曆史中99%以上石器時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第一次加速發展。青銅時代,則是第二次大加速度發展。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金屬。

〔祭祖〕用酒、犧牲、黍稷,盛以青銅器。

酒——使人類達到最原始的狀态,以與天、祖溝通。源于“物類相感”的理念。

〔例〕中國古人崇奉的兩種聖蟲:蟬與蠶。它們的蛻皮、羽化,反映了留連人世,關照後代的生活态度,表達了中國古人的生死觀,或者說“終極關懷”。蟬的習性是“飲甘露”,“甘露”象征著“天地清和之氣所鐘”,具體化就是酒。蠶絲被用作祭祀禮服,特性是聖潔和精細。蠶也是中國古人最早豢養的昆蟲,有神蟲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蠶”的規矩。

犧牲——如這兩個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犧牲是以牛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謂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為“糧”(米+良),但不能祭祀。因為要在最原始狀态下與天、祖溝通,必須反映“樸”的含義。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漢代才脫皮。)這裡同樣反映了“中庸”的指導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當時的尖端科技産品——青銅器。作為盛裝禮器之用的青銅器,具有特殊的材質、造型、紋飾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銅本身不是禮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禮器。

〔按用途分類〕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觯

沐水之盛:匜,盤,鑒(照鏡,冰箱),潔字原寫作絜,就是從這裡來的。

犧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穩定的結構。自然界中沒有三足動物,而中國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國文化不是寫實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圓底始(果殼橫削去一截),後來才發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儀仗器:斧、戚、戈、矛、钺

樂器:鐘、镛(大鐘)、铎、鈴、铙

炊具:

〔按化學成分分類〕

砷青銅——>鉛青銅——>錫青銅(商周)

〔紋飾〕

主要母題:獸面、龍(水的象征)、鳳(風的象征)、蟬、蠶、火、“饕餮”

作用:鎮懾,渲染氣氛。

張光直:“獸是天人溝通的工具。”(不全面)

——“大人世及以為禮。”“世及”即父子相襲,統治者壟斷了天人溝通(祭祀)的權力,把“天”神化、鬼化,與人民距離拉遠,以領導群衆。(“絕地天通”)

(巴别塔?)

〔銘文〕

文字和禮器的天作之合。......>>

青銅器有哪些類型

青銅器通常是按器形用途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饪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

青銅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蠱食兩類器。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來煮肉、煮粥、蒸食。輔助工具有匕。盛食器有簋、盨、敦、互、聾、敦、豆、鋪、盂。

青銅酒器:其中又分蠱酒器和飲酒器兩類。盛酒器有尊、方彜、壺、樽、卣、罍、瓿、觥、盉、尊缶。飲酒器有爵、角、觚、斝、觯(又名“五爵’)。

青銅水器:盥洗用的水器,大型水器有鑒、盤,一般水器有匣、盂等,缶、瓿是春秋時期才出現的,數量不多。

青銅樂器:有鐘、钲、铙、鼓、镦于、鈴、铎、句铎等。

青銅兵器:有戈、矛、铍、戟、铖、戚、劍、镞、刀、胄等。

青銅雜器:多為實用品,其中青銅家俱有禁、俎、案,車馬飾軎、轄、毂飾、軸飾、轅首飾、衡飾、銮飾、踵飾、輿飾、銜、镳、轭飾、當盧、馬冠、銅泡。日用具有帶鈎、燈具、爐等。青銅度量衡有尺、量、衡、權。青銅貨币有布币、刀币、貝币等春秋戰國銅币。憑證信物有符和玺印。

另外,也有從青銅器的社會功能進行分類,把青銅器分為禮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的.

禮器:商周奴隸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術,将幾件大型青銅器按一定的方式組合為“禮樂之制”,作為王權、名位以及國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銅禮器由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等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濃重的巫術色彩。

重器:單件鑄造的大型青銅器,其上鑄有銘文,專門用來記載某件大事,或頌揚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銘文長的青銅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認為人死亡而靈魂不滅,要在另一個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隸主貴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愛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青銅殉葬

禮嚣一般由鼎,簋、豆、壺、弇(或盉)組成,等級不同的貴族用器數量都有規定。但這種明器不同于後世專門制作的殉葬用器,仍為禮器。

青銅禮器有哪些(全部)?

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青銅禮器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其存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顯著特點。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飲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壺、斝、罍、觚等。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主要用于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有铙、鐘(包括甬鐘、鈕鐘與镈)、鼓等。湖北随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2。主禮器:玉、酒、犧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于人類曆史中99%以上石器時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第一次加速發展。青銅時代,則是第二次大加速度發展。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金屬。

〔祭祖〕用酒、犧牲、黍稷,盛以青銅器。

酒——使人類達到最原始的狀态,以與天、祖溝通。源于“物類相感”的理念。

〔例〕中國古人崇奉的兩種聖蟲:蟬與蠶。它們的蛻皮、羽化,反映了留連人世,關照後代的生活态度,表達了中國古人的生死觀,或者說“終極關懷”。蟬的習性是“飲甘露”,“甘露”象征著“天地清和之氣所鐘”,具體化就是酒。蠶絲被用作祭祀禮服,特性是聖潔和精細。蠶也是中國古人最早豢養的昆蟲,有神蟲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蠶”的規矩。

犧牲——如這兩個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犧牲是以牛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謂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為“糧”(米+良),但不能祭祀。因為要在最原始狀态下與天、祖溝通,必須反映“樸”的含義。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漢代才脫皮。)這裡同樣反映了“中庸”的指導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當時的尖端科技産品——青銅器。作為盛裝禮器之用的青銅器,具有特殊的材質、造型、紋飾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銅本身不是禮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禮器。

〔按用途分類〕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觯

沐水之盛:匜,盤,鑒(照鏡,冰箱),潔字原寫作絜,就是從這裡來的。

犧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穩定的結構。自然界中沒有三足動物,而中國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國文化不是寫實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圓底始(果殼橫削去一截),後來才發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儀仗器:斧、戚、戈、矛、钺

樂器:鐘、镛(大鐘)、铎、鈴、铙

炊具:

〔按化學成分分類〕

砷青銅——>鉛青銅——>錫青銅(商周)

〔紋飾〕

主要母題:獸面、龍(水的象征)、鳳(風的象征)、蟬、蠶、火、“饕餮”

作用:鎮懾,渲染氣氛。

張光直:“獸是天人溝通的工具。”(不全面)

——“大人世及以為禮。”“世及”即父子相襲,統治者壟斷了天人溝通(祭祀)的權力,把“天”神化、鬼化,與人民距離拉遠,以領導群衆。(“絕地天通”)

(巴别塔?)

〔銘文〕

文字和禮器的天作之合。

——“殷道親親,周道尊尊。”

“親親”即諸子平等,兄終弟及,看重自然關系,不是“......>>

青銅器名稱及作用解析大全,常見青銅器有哪些

dǐng

古代炊具,用于祭祀和宴飨,代表貴族的等級和地位。

鬲的用途與鼎相似,主要是用作烹煮的炊器。

yǎn

蒸飯器,分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食物,稱為甑,下為鬲,用以盛水,中間有孔用以通蒸汽。

guǐ

盛食器,相當于現在的大碗。在祭祀、宴飨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列鼎配合使用。

dòu

用于盛放肉醬、腌菜的容器。

(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名稱

用途

器形

zūn

盛酒器或溫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有些尊模拟鳥獸的形狀,統稱鳥獸尊。

léi

大型盛酒器或盛水器,分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一般為商代器,圓形罍商周都有。

gōng

盛酒器

盛酒器

yǒu

盛酒器

可盛水,用以調節酒的濃淡。與盤搭配,可用于宴飲前行“沃盥之禮”

青銅器有哪些種類

青銅器通常是按器形用途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饪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青銅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蠱食兩類器。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來煮肉、煮粥、蒸食。輔助工具有匕。盛食器有簋、盨、敦、互、聾、敦、豆、鋪、盂。青銅酒器:其中又分蠱酒器和飲酒器兩類。盛酒器有尊、方彜、壺、樽、卣、罍、瓿、觥、盉、尊缶。飲酒器有爵、角、觚、斝、觯(又名“五爵’)。青銅水器:盥洗用的水器,大型水器有鑒、盤,一般水器有匣、盂等,缶、瓿是春秋時期才出現的,數量不多。青銅樂器:有鐘、钲、铙、鼓、镦于、鈴、铎、句铎等。青銅兵器:有戈、矛、铍、戟、铖、戚、劍、镞、刀、胄等。青銅雜器:多為實用品,其中青銅家俱有禁、俎、案,車馬飾軎、轄、毂飾、軸飾、轅首飾、衡飾、銮飾、踵飾、輿飾、銜、镳、轭飾、當盧、馬冠、銅泡。日用具有帶鈎、燈具、爐等。青銅度量衡有尺、量、衡、權。青銅貨币有布币、刀币、貝币等春秋戰國銅币。憑證信物有符和玺印。另外,也有從青銅器的社會功能進行分類,把青銅器分為禮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的.禮器:商周奴隸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術,将幾件大型青銅器按一定的方式組合為“禮樂之制”,作為王權、名位以及國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銅禮器由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等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濃重的巫術色彩。重器:單件鑄造的大型青銅器,其上鑄有銘文,專門用來記載某件大事,或頌揚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銘文長的青銅器都是重器。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認為人死亡而靈魂不滅,要在另一個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隸主貴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愛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青銅殉葬禮嚣一般由鼎,簋、豆、壺、弇(或盉)組成,等級不同的貴族用器數量都有規定。但這種明器不同于後世專門制作的殉葬用器,仍為禮器。

什麼是禮器?青銅禮器包括哪幾大類?夏商周時期是中國古代的青銅時代

禮器是中國古代夏商周時期貴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喪葬等禮儀活動中的用器,其社會功能是用來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級權力,即用以“明貴賤、辨等列。”(《左傳·隐公5年》)是當時禮制的體現,即“器以藏禮”。《左傳·成公2年》《左傳·宣公3年》、《漢書·郊祀志》等古代文獻記載“禹鑄九鼎”,代表王權,就是明證。&nb

禮器是中國古代夏商周時期貴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喪葬等禮儀活動中的用器,其社會功能是用來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級權力,即用以“明貴*、辨等列。”(《左傳·隐公5年》)是當時禮制的體現,即“器以藏禮”。《左傳·成公2年》《左傳·宣公3年》、《漢書·郊祀志》等古代文獻記載“禹鑄九鼎”,代表王權,就是明證。夏商周時期是中國古代的青銅時代,青銅器種類繁多,有生産工具、兵器、車馬器和禮器等。其中青銅禮器十分發達,這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顯著的民族特點。青銅禮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或将樂器與禮器并列)四大類。食器包括炊器和飲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盂、簠、盨、敦、豆等。酒器包括飲酒器和盛酒器,主要有爵、角、斝、觚、觯、觥、尊(包括鳥獸尊)、卣、壺、瓿、罍、方彜、缶等。水器主要有盤、鑒、盉、匜等。樂器主要有铙、鐘、钲、铎、錞于、鼓等。

圓明園裡有什麼青銅禮器?

銅鶴位于清漪宮門口的銅鶴,造功精細,金碧輝煌,富有靈氣,是皇宮中不可缺少的吉祥物。

銅獬豸造型雄健,刻工精細的銅獬豸,原在長春園大宮門前,仿在頤和園仁壽殿庭院中。

還有龍龜和翔龍青銅十二生肖等等

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有哪些

天亡簋,西周初期青銅器。

德方鼎,西周早期青銅器。

宜侯夨(cè)簋(guǐ),西周早期青銅器。

小盂鼎,西周早期青銅器。

何尊,西周早期青銅器

虢季子白盤,西周晩期青銅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

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

兮甲盤,也稱兮田盤、兮伯盤或兮伯吉父盤,西周晩期青銅器。

中國古代青銅器有哪些(簡介)

鼎相當于現在的鍋,煮或盛放魚肉用。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曆)煮飯用:一般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相當于現在的蒸鍋。全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置食物;下部為鬲,置水。甑與鬲之間有一銅片,叫做箅。上有通蒸氣的十字孔或直線孔。

角飲酒器。形似爵,前後都有尾,無兩柱。有的有蓋。

斝(jia,音甲)溫酒器。形狀像爵,有三足,兩柱,一鋬。

觚(gu,音姑)飲酒器。長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狀。

夏朝的青銅器有哪些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二裡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于二裡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裡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

樂器有哪幾類每種類别又有哪些樂器

民族樂器——

民族樂器分為四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還有弦鳴樂器。

一、體鳴樂器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闆、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铛铛、單打、铓、銅鼓,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頭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闆凳、它石、它石、骨闆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

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二、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鬥、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闆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擡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蔔、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等等。

三、氣鳴樂器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号、筒欽、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合歡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橫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額、鷹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亞、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紮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夜箫、侗笛、塞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筍、勒絨、姊妹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筚、筚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筚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蘆、筚建、利列、利羅、笛列、筚爾、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筚朗叨、筚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筚達、葫蘆笙、蘆笙、排笙、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筚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彜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筚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四、弦鳴樂器

(1)打擊弦鳴樂器: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納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茲、蘇古笃、紮木年、彈布爾、賽依吐爾、碧約牛腿琴、獨它爾、喀什熱瓦普、多朗熱瓦普、熱瓦普、巴朗孜庫木、庫木日依、阿肯東布拉、樂隊東布拉、月琴、貴州鹹甯彜族布依族月琴、彜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龍頭三弦、彜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賽玎、壯族三弦、垤施三弦、彜族大三弦、彜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豎箜篌、鳳首箜篌、雙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轉調箜篌、卡龍、弓琴、達比亞、傣玎、托甫秀爾、東布爾、菲特克呐、三線琴,等等。

(3)弓拉弦鳴樂器: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薩它爾、胡西它爾、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獨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藏京胡、馬骨胡、竹筒胡、納西胡琴、二黃、朗多依、西玎、多洛、紮尼、彜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彜族四胡、布依四胡、馬頭琴、克亞克、呃吱、牛腿琴、庫布孜、朝爾,等等。

補充:

——青銅樂器主要有铙、钲、鐘、铎、鈴、鈎、镦于、鼓等

——西洋樂器——

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彈弦樂器、鍵盤樂器。常用的西洋樂器分類情況如下:

一、弦樂器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内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征。弦樂器的音色統一,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而具有靈動的色彩。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音高的目的。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弓拉弦鳴樂器(如提琴類)和彈撥弦鳴樂器(如吉它)。

(1)弓拉弦鳴樂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電貝司(Electric Bass);

(2)彈撥弦鳴樂器:豎琴(Harp)、吉它(Guitar)、電吉它(Electric Guitar)。

二、木管樂器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于獨奏,都有其特殊的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産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大緻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質,同樣有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郁,應有盡有。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于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1)唇鳴類:長笛(Flute)、短笛(Piccolo);

(2)簧鳴類:單簧管(Clarinet)、雙簧管(Oboe)、英國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薩克斯管(Saxophone)。

三、銅管樂器

銅管樂器的前身大多是軍号和狩獵時用的号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在很長一段時期裡,交響樂隊中隻用兩隻圓号,有時增加一隻小号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内的空氣柱來改變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号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别的樂器所望塵莫及的。

(1)銅管樂器: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長号(Trombone)、圓号(French Horn)、大号(Tuba)。

四、鍵盤樂器

在鍵盤樂器家族中,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有着微妙的不同,如鋼琴是屬于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于簧鳴樂器類,而電子合成器,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鍵盤樂器相對于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拟的優勢,那就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鍵盤樂器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從古至今,鍵盤樂器倍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關注和喜愛。

(1)鍵盤樂器: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手風琴(Piano Accordion)、電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五、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可能是樂器家族中曆史最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員衆多,特色各異,雖然它們的音色單純,有些聲音甚至不是樂音,但對于渲染樂曲氣氛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可不要認為打擊樂器僅能起加強樂曲力度、提示音樂節奏的作用,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打擊樂器能作為旋律樂器使用呢!現代管弦樂隊裡增加了很多非洲、亞洲音樂裡的音色奇異的打擊樂器,幾乎無法完全羅列。

(1)有調打擊樂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

(2)無調打擊樂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鐵(Triangle)、鈴鼓(Tambourine)、響闆(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鑼(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