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都有哪些奇形怪狀的石頭
風雲石福建東山島上的銅山風動石,好像一顆碩大的石桃,屹立在一座大石盤上,大風襲來會左右搖晃。如果有人仰卧在石盤上,翹起腳蹬推這塊巨石,也能使石身晃動。古人譽之為“天下第一奇石”。
說重就重的石頭據史書載,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七〇年)三月,在樂安的一個地方,突然從地上升出一束光,直沖上空,光又大又亮,像火炬。那地方的鄉民,找到光束的發射處,挖掘下去,得到一塊鐵黑色的石頭,有鬥樣大,直徑近一尺,敲打它,有聲音,若是要擡動它,不聲不響,輕輕地一擡就起來了,若是在擡的時候,有人說話,說它有多重,那麼它就會變成多重,就是用再大的力氣也無法擡動它。
氣象石一九八九年,在浙江省蒼南鄉下膠小學内發現一塊奇石,平時燥中帶白,再到天氣轉陰前,石頭的四周轉濕,等濕到中間部位,近日必有小雨;如果石頭渾身冒“汗”,則定會下大雨;若石頭濕度消退,天氣則将轉晴。人稱該石為“氣象石”。
香石廣西西北部一個村落的山路上,路上經常聞到一股誘人的茴香味,舉目環顧四周并不見茴香樹。由香引路,才發現芳香來自路旁的一塊頑石。人們用手掌在石上摩擦,掌中也留下了茴香味。
烙餅石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青拉筒附近有一種石闆,它一般深埋在背風背陽的地方,青黑色,剛挖出來時特别嫩,可用刀削成各種形狀。當地怒族群衆,用這種石闆烙粑粑。一般石闆燒後澆上水就裂,但這種石闆火燒不壞,水澆不裂,而且烙粑粑時也不用放油,粑粑不會黏在石闆上,烙出來的粑粑特别松軟,味道也特别好。烙餅石很耐用,一般都可以使用三年以上。
臭石明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有位名叫楊最的射洪籍名宦在雲南做副使,某年回鄉探親,千裡迢迢命人從雲南曲靖縣運回一宗物件,鄉人揭開遮布一看,竟是一塊看上去極平常的石頭。石呈瓦灰色,高一米左右,一人可抱,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楊大人向鄉人解釋:這是一塊奇石,若用鐵器或堅硬物件敲擊,即會發出腐蛋般的臭氣來。鄉人當場試之,果然如此,在場者皆拍手稱奇。後人便将這塊石頭稱作為“臭石”。但為何臭卻不清楚。
怕癢石在川鄂交界的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新樂鄉興光村的拗石灣,有兩塊上下聳立的龍骨石,當地人稱之為“怕癢石”。人們隻要觸摸到它那“癢處”,它便情不自禁地發出沉悶的“咯咯”笑聲,十米内可聽見,還可看到它那笨拙的搖“頭”樣。有人曾試圖搖動它,它卻固若金湯。而用一手指按在上石一小眼中,上石便會左右晃動,并發出聲響。
發光石距湖北省南漳縣冷水河陳家屋約一裡左右的地方,有一巨石聳立,高約五十米,石身圍約一百五十米,人稱它為“天柱石”。每逢雷電時,石峰處産生電荷而發光,因此人們又叫它為“天柱燈”。天柱石周圍長着綠樹,景色宜人。
木化石據史書載,明成化年間(公元一四六五年——一四八七年),金華永康縣一座山上的亭子旁,有一棵枯松,因年歲太久被大風刮倒後掉到了池水中,奇怪的是,枯松竟然化成了一塊石頭。人們很驚奇,覺得不可思議,于是有人撿了一些沒有掉落到水中去的松樹餘枝,扔到池水中,結果這些枝幹及樹皮也變成了化石,并且比原先堅硬得多。
奇形怪狀的岩石給它起名字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給石頭取名主要根據石頭的形态來取。
地球形成之初,地核的引力把宇宙中的塵埃吸過來,凝聚的塵埃就變成了山石,經過風化,變成了岩石,接着就變成隕石。
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遊離于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地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幾億年過去了,世界上就有了無數岩石。現在人類在岩土工程界,常按工程性質将岩石分為極堅硬的、堅硬的、中等堅硬的和軟弱的4種類型。
擴展資料: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為火成岩(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整個地殼中,火成岩大約占95%,沉dao積岩隻有不足5%,變質岩最少。不過在不同的圈層,三種岩石的分布比例相差很大。
地表的岩石中有75%是沉積岩,火成岩隻有25%。距地表越深,則火成岩和變質岩越多。地殼深部和上地幔,主要由火成岩和變質岩構成。
火成岩占整個地殼體積的64.7%,變質岩占27.4%,沉積岩占7.9%。其中玄武岩和輝長岩又占全部火成岩的65.7%,花崗岩和其他淺色岩約占34%。
奇形怪狀的岩石還有哪些名稱
奇形怪狀的岩石叫做奇石,奇石在我國曆史上又稱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幾石、玩石、巧石、醜石、趣石、珍石、異石、孤賞石等,我國台灣及港澳稱謂雅石,日本稱水石,在韓國稱壽石。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在安徽就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就出産這種石頭。奇石,是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
黃山有哪些奇形怪狀的石頭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态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态各異,形象逼真。
著名的黃山奇名包括:飛來石、仙人曬靴、松鼠跳天都、天鵝孵蛋、童子拜觀音、金雞叫天門、老鷹抓雞、五老上天都、關公擋曹、豬八戒吃西瓜、雙貓捕鼠、仙人睬高跷、二仙下棋、姜太公釣魚、犀牛望月、喜鵲登梅、仙人指路、猴子觀海、老僧入定、金龜探海、鳌魚馱金龜、蓬萊三島、丞相觀棋、老僧采藥、蘇武牧羊等等。
黃山上有哪些奇形怪狀的石頭
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使用平時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去寫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且要與上下文聯系起來。可以這麼補充:
黃山上的石頭有很多,有的像穩重的老人,有的像調皮的孩子,還有的像美麗的仙女,奇形怪狀,有趣極了。
擴展資料:
這句話出自人教版語文《黃山奇石》課文,原文如下: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猴子。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山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