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中國古代錢币都有哪些
1、商朝:甲骨文
2、商周:金文
3、秦朝:大篆、小篆
4、漢代:草書、行書、隸書
5、唐朝:楷書
6、宋朝在此基礎上添加、運用宋體字。
7、蒙元用漢字,蒙古文字,八思八文。
8、遼代用漢字,契丹字。
9、金代用漢字,女真字。
10、西夏用漢字和黨項字。
11、清朝用漢,滿,蒙,藏四族文字。
一、貝币
是我國最早的一種貨币
二、先秦銅币
布币、刀币、圓錢
三、秦漢銅币
秦、漢半兩、兩漢五铢、新莽錢币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的貨币
王铢錢
五、唐、五代銅币
開元通寶、年号錢、五代十國錢币
六、兩宋銅錢
北宋銅錢、南宋鉛錢
七、遼、西夏、金、元銅币
遼代銅錢、西夏銅錢、金代銅錢、元朝和元末農民起義銅錢。
八、明、清銅錢
明、南明和明末農民起義軍銅币,清、三藩、太平天國銅錢。銅元
九、鉛錢、鐵錢
十、金、銀和金、銀币
黃金和金币、白銀和銀币
十一、紙币
北宋交子和南宋會子,金、元紙币,明、清紙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代貨币
古代錢币有哪幾種
中國古代貨币都有哪些種類
中國的貨币不僅曆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币文化。先秦時期的貨币,各諸侯國實行不同的貨币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制各異的刀币、布币、環錢。秦統一中國後,中國貨币主要以環錢為主要形制。到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币——交子。到明代,白銀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貨币。
古代的錢币種類有哪些
種類很多,研究者、收藏者以不同的視角确定種類。如:
1)以貨币的材質分:金、銀、銅、鐵、錫、鉛、紙、陶
2)以貨币的形狀分:圓形方孔、異形币(刀、布、貝)等
3)以貨币的制造分:澆鑄币、沖壓币等
4)以貨币的銘文分:紀地、紀年、紀事、計重等
古代貨币有哪些
最早的金屬貨币: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銅貝,形狀似貝。
最早的鑄币:是兩千餘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刀币,形狀似刀:布币、形狀似鏟。都是金屬鑄币的雛形。
最輕的錢:鵝眼錢,即指錢型較小如鵝眼,流行于劉宋時期,一千錢長不到一寸,“入水不沉,随手破碎”,“10萬錢不盈一掬”。可稱錢币中最輕的一種。
流通時間最長的鑄币:兩千多年前秦始皇鑄造的方孔圓錢,到清末廢止。最早兌換黃金的貨币:公元7年,西漢王莽發行的鑄銅币“錯刀”,每枚五百錢,二十枚兌換黃金一斤。
最早的銅元:公元1659一1661年問。鄭成功鑄造的銀币,正面鑄有“漳州銀響”四字,背面有一花押,為鄭成功”三字組合,1888年,清發行“光緒元寶”。正式叫銀元。
最早的銀本位貨币:是公元1137年(宋紹興7年)發行的紙币“銀合子”,也叫“銀票”、份一錢、半錢兩種。最大的桐币:是太平天國特大花錢,現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内有半枚,花錢的直徑為33.5厘米,厚0.8厘米,此半枚殘片重21川克,全片約重4500克。”它的大小猶如一面盆,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錢。這枚大花錢質地為黃銅,遍體餾金。正面有“太平”二字
最複雜的銅币:是明崇祯錢,這種錢的文字、制作、大小、厚薄、輕重,都千變萬化,單就錢背面的文字來說就有幾十種之多。
最早的鐵錢:1960年湖南長沙西漢墓出土33枚鐵半兩錢。說明鐵錢的鑄造至少在西漢中期已經出現。
最早的鋁币:公元918年,五代時發行的“幹字重寶”,十枚兌一枚銅錢。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貨币:五铢錢,自漢武帝直到隋朝,使用達739年。
最早用機器鑄成的銀币:是公元1882年吉林試鑄廠用機器鑄造的銀元“光緒元寶”。
最早的紙币:是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時期由成都的十六家官商在***許可下印制發行的“交子”。其性質與存款收據相似,可以兌換現金,也可在币場上流通,是紙币的原始形态。最早的帶色紙币,是公元1105年北宋印發的“錢形”,有花紋圖案,有紅、藍、黑三種顔色。
最早由***發行的紙币:是公元1023年由宋朝***發行的“交子”。
最早由銀行發行的紙币:公元1897年建立中國通商銀行後,翌年發行“銀兩券”、“銀元券”、背面印有“***銀行”的字樣。
最大的紙币:是1375年明朝興武八年發行的“大明通行寶鈔”,它是用桑皮紙印制的,面額“壹貫”,長34.5厘米,寬23厘米,面積超過當今壹元紙币的10倍。壹貫折合銅錢一千,折合鹽銀一兩,折合黃金四分之一兩。是我國紙币中幅面最大、價值最貴、流通時間最長的紙币。最小的紙币:民國年間,浙江省地方銀行發行一種長5厘米、寬2.5厘米的紙币,面積約等于現今壹分紙币的0.35倍,是面積最小的紙币。
面額最大的紙币:民國年間,新疆有銀行發行的一種印有孫中山頭像的紙币,面額陸拾億元,是我國面額最大的紙币。面額最小的紙币:民國年間,浙江省地方銀行發行的“銅币券”,面額隻有一枚,是我國面額最小的紙币。
最不值錢的紙币: 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發行“金圓券”由于發行量成數十倍遞增,緻使物價上漲12O萬倍以上,使“金圓券”成為我國曆史上最不值錢的紙币。
中國古代的錢币有哪些種類?
锱铢,刀型的,圓形的,方形的,····你去百度百科裡面查就知道了,百科裡面全面
有哪些字代表古代錢币的名稱??
*爰金
也叫“金爰”、“印子金”或“餅金”。中國古代金币名。流通于戰國時期的楚國。方形。上面鑄有文字,如“陳爰”、“專爰”等。
*普爾
為***爾語,意即為“錢”。清乾隆年間在新疆始鑄方孔錢,因為質地為紅銅,所以又稱新疆紅錢。
*金錯刀
一刀平五千,通稱“金錯刀”。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為複古改制所鑄之刀錢。
*六泉
是王莽第三次改制時的産物。與十布并行。共有六種:小泉直一、麼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其中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在此次改制前就發行過。
*十布
王莽時十種布币的總稱。鑄于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即小布、玄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稱布貨十品。
中國古錢币有哪些種類
1、貝類、币質:貝類有海貝、玉貝、骨貝、玉貝、金、銀、青銅貝、龜貝等。
2、刀、布類、币質:青銅。
3、圜錢、圓錢、方孔錢類、币質:青銅、黃銅、金、銀、鐵、錫、鉛。
4、機制币類、币質:金、銀、銅、合金錢。
5、紙币類、(如:南宋的會子)币質:紙
中國古代貨币有哪些
1)以貨币的材質分:金、銀、銅、鐵、錫、鉛、紙、陶
2)以貨币的形狀分:圓形方孔、異形币(刀、布、貝)等
3)以貨币的制造分:澆鑄币、沖壓币等
4)以貨币的銘文分:紀地、紀年、紀事、計重等
目前最有價值的古銅錢有哪些?
以下幾類古錢币收藏價值較高:一是短命政權的錢币: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币,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小,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鄲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國,“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五代十國時期的“開平通寶”等,年号短暫,是無價之寶。清代穆宗時期的“祥祺通寶”銅錢,發行不到一年,俗稱“短命錢”,相當難覓。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也相當珍貴。
二是存世數量少的錢币: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鑄有“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币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現僅存一枚的南唐“大齊通寶”及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遼墓中出土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币,都是珍品。
三是文化價值高的錢币: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文,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北宋“元佑通寶”對錢,其篆文行草分别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
四是有背文的錢币:古錢的鑒别往往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币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号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有收藏價值。
此外,用金、銀、白銅等精制而成的宮廷錢币,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在四川大學出版的《中國古錢币目錄》一書裡,遼“天顯通寶”被定為“孤品一級無定價”。但有些年代久遠,如秦半兩、漢五铢等,因出土數量多,所以價格低廉,有的隻需幾毛錢便可買到。
中國古代錢币哪種值錢啊
要是按市場價格來說,最貴的古錢币是“古錢五十大珍”,這都是存世量不超過十枚的各代古錢。也有100大珍,都是十幾萬,幾十萬的。上網搜索“古錢五十大珍”即可。
從原則上講:古錢是按存世量的多少來估計價格的,物以稀為貴嗎!存世量越少的錢币越有價值。一種錢币代表一個時期的社會,經濟,貿易以及冶煉技術,還有人們的生活時尚和追求等等。
具體地說,古錢币一般分十個等級。中國古币曆來有“五十名珍”之說,這些錢币的存世量在當時大多不超過十枚,有的隻有一枚兩枚,所以價格是“無定價”,而有價的錢币中最貴的是一級錢币,如五代十國的開平通寶,天成元寶,分别是20萬,6萬。遼錢天祿通寶7萬,一級大定5萬。二級錢币2-3萬,三級四級6000-2000元。最普通常見的是九級,十級,都5-6元。(這些是三十年前的價格)
按每種錢币來說,雕母錢最貴,其次的是母錢、樣錢等存世罕少的錢币。
按年代來說,五代十國的錢币,遼金時代的錢币,太平天國的錢币等,平均來說比其他朝代的貴。相對來講五铢錢、半兩錢、北宋的錢币價格比較低。
元朝的錢币有哪些
元朝的錢币有交鈔、中統元寶等。
元朝時期的錢币制度較為複雜,以下是元朝錢币的具體解釋:
交鈔:這是元朝主要流通的紙币之一。由于元朝幅員遼闊,商貿活動頻繁,交鈔的出現方便了貨币流通,大大促進了經濟交流和發展。交鈔的面值多樣,使用範圍廣,成為了元朝時期主要的貨币形式之一。
中統元寶:這是元朝的另一種重要錢币,是在繼承宋、金等朝錢币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統元寶的錢文清晰,制作精細,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種錢币在元朝時期被廣泛使用,是元朝貨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交鈔和中統元寶,元朝還存在其他類型的錢币,如至元通寶等。這些錢币在元朝時期都發揮了一定的流通作用,但由于元朝時期紙币流通占據主導地位,這些錢币的數量和使用範圍可能相對有限。總體來說,元朝的錢币制度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變遷而不斷調整和完善,對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