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文交所(哪些文交所是正規的)

biang 中華百科 813

本文目錄

  1. 國際文交所是國家承認的嗎
  2. 國家批準了哪些文化産權交易所
  3. 國家批準的六個文交所是哪六個
  4. 文交所國内主要文交所
  5. 國家批準的六個文交所

國際文交所是國家承認的嗎

受國家認可的是國家級文交所。2011年12月30日,中宣部、商務部、文化部等5部委共同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加強文化産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明确指出“國家重點支持上海和深圳兩個資本市場成熟、産權交易基礎好的城市設立文化産權交易所作為試點”。

一、下面是介紹幾家國家級文交所。

1、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 2009年6月15日,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創立的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所正式揭牌,成為國内首家成立的文化産權交易所。

2、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2009年11月份正式挂牌,以“文化對接資本、交易創造價值”為經營理念,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緊密結合與深度互動,是一個面向全國及全球的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文化産業投融資平台、文化企業孵化平台與文化産權登記托管平台。

二、關于文交所1.文交所交易之前需要進行開戶,用戶可以在網上自助開戶。文交所除了上海和深圳外,在南京、廣州等二線城市也有交易所。交易物主要包括郵票,紙币,連體鈔,電話卡,金銀币等,可進行T+0,短線和波段等操作,跟股票差不多。2.文交所是文化産權交易所,從事文化産權交易及相關投融資服務工作,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規範”的原則,以文化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産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為交易對象。3.國家級文交所有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南京文化産權交易所等,2009年6月15日,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創立的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所正式揭牌。

法律依據:

《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加強文化産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

第四條

完善審批設立程序。設立文化産權交易所,必須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批準前應征求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意見,并經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認可。文化産權交易所的業務活動須符合現行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文化市場準入政策和行業管理規範。

國家批準了哪些文化産權交易所

國家批準的六個文交所:

1、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

2、南京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所;

3、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

4、天津文交所;

5、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

6、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

文化産權交易是指文化産權所有者将其擁有的資産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及相關權利全部或者部分有償轉讓的一種經濟活動。交易範圍包括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複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内容和動漫等領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産業促進法》

第十一條

【内容合法】任何組織和個人創作、生産、傳播、展示文化産品和提供文化服務,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得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不得違反國家民族宗教政策、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不得歪曲、醜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不得宣揚邪教、迷信、淫穢、賭博、暴力、吸毒和教唆犯罪,不得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名譽、隐私、知識産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國家批準的六個文交所是哪六個

國家批準的有六個: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南京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所,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天津文交所,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

國家級文交所

2011年12月30日,中宣部、商務部、文化部等5部委共同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加強文化産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中宣發[2011]49号),明确指出“國家重點支持上海和深圳兩個資本市場成熟、産權交易基礎好的城市設立文化産權交易所作為試點(詳見中宣發[2011]49号文)。”

1、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

2009年6月15日,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創立的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所正式揭牌,成為國内首家成立的文化産權交易所,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創立。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2、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

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2009年11月份正式挂牌,以“文化對接資本、交易創造價值”為經營理念,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緊密結合與深度互動,是一個面向全國及全球的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文化産業投融資平台、文化企業孵化平台與文化産權登記托管平台。

3、南京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所

南京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所與信托、保險、銀行、租賃、擔保和基金等機構合作,聯合設計出較為先進的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模式。

4、天津文交所

天津文化産權交易所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服務機構,是以文化股權、債權、物權、版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為交易對象的專業化市場平台,簡稱“天津文交所”。

5、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

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由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中國文化産業發展集團等出資成立,以“文化對接金融、交易提升價值”為經營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球,從事文化産權要素、資源交易服務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拓展資料

一、文交所民間共同市場成立

2012年10月28日,來自北京、天津、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18個省、市、自治區的26家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機構齊聚三亞,共同發起成立第一個全國性文化産權交易行業自律組織“全國文化産權交易共同市場“,同時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同期舉行。會議通過了共同市場章程,發布了《共同誠信自律宣言》,選舉廣東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為輪值主席單位,選舉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中心首席顧問彭中天為秘書長。

1、安徽

安徽文化産權交易所

徽文化産權交易所以文化企事業單位和文化産品為主要服務對象,主要經營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動漫創意、廣播影視、廣告會展、旅遊、藝術品收藏、廣播影視權益轉讓,文化藝術和網絡及休閑娛樂經營權、文化藝術經紀和市場服務經營權、各類出版權使用權、各類著作權益轉讓等。

2、天津

天津文化産權交易所

天津文化産權交易所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服務機構,是以文化股權、債權、物權、版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為交易對象的專業化市場平台。天津文交所地圖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文交所國内主要文交所

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成立于2009年6月15日,是中國首個文化産權交易所,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創辦。

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于2009年11月正式挂牌,以“文化對接資本、交易創造價值”為理念,與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緊密合作,提供全國及全球的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文化産業投融資平台、文化企業孵化平台與文化産權登記托管平台。

安徽文化産權交易所則專注于文化企事業單位與文化産品,提供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動漫創意、廣播影視、廣告會展、旅遊、藝術品收藏、廣播影視權益轉讓等服務。

天津文化産權交易所,作為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服務機構,以文化股權、債權、物權、版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為交易對象,形成專業化市場平台。

山東文化産權交易所由山東産權交易中心與大衆報業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定位為“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文化企業投融資平台”與“文化藝術品流轉平台”,旨在促進山東省文化産業的發展,使之成為國内重要的文化産業投融資中心之一。

廣東省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即南方國際版權交易所,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服務機構,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多家機構共同投資創立,旨在建成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版權産業集聚區和示範基地,打造成為立足南方、連接港澳台、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文化産業權益性資本市場。

成都文化産權交易所,西部第一、全國第三的文化産權交易與綜合性服務平台,集文化産權交易、投融資服務、文化企業孵化、文化産業信息發布于一體,提供專業化、綜合性服務。

國家批準的六個文交所

1.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深圳文交所成立于2009年11月,秉承“文化對接資本、交易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緻力于打造文化産業投融資平台,促進文化與資本、市場、科技的緊密對接。

2.南京文化藝術産權交易所:南京文交所成立于2012年,作為一個專業化市場平台,以文化股權、債權、物權、版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為交易對象,為文化産權的流轉提供交易服務。

3.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南方文交所成立于2012年,由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産權交易平台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性文化産權交易行業自律組織“全國文化産權交易共同市場”的主要成員之一。

4.天津文化産權交易所:天津文交所成立于2011年,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産權交易服務機構,專注于文化股權、債權、物權、版權等各類文化産權的交易。

5.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上海文交所成立于2009年6月,由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聯合投資創立,是國内首家成立的文化産權交易所。

6.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北京文交中心成立于不詳,作為首都的文化産權交易平台,緻力于推動文化産權交易及相關服務的發展。

請注意,以上信息可能存在時效性問題,具體情況應以各文交所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