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什麼硬币最值錢
1986年的1元硬币目前市場價已經高達12萬元。
1、硬分币收藏市場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龍”最炙手可熱。
2、“五大天王”是指1981年的1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如今每枚的身價已經高達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飙漲至萬元以上。
2、“四小龍”則是1955年的1分硬币,1957年的1分硬币,1992年的1分硬币和1992年的2分硬币,它們每枚的價格都在200元以上。“五大天王”和“四小龍”發行規模很小,主要作為收藏品饋贈外賓,所以國内基本沒有。
拓展資料:
硬币分類:
硬币“本職”是充當流通中介。但随着收藏和投資需要,又派生出一些其他用途硬币。雖然對硬币可有不同的分類标準。但從集藏需要出發,按照發行目的進行分類應是最本質和最基本的方法,由此可分為:
流通币
這是原本意義上的硬币,發行的目的是為了“流通”。主權發行機構按面值投放市場,交換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屬或貴金屬制成;發行量不限,一般較大;發行年代可以間斷或連續;同一面值同一圖案硬币有不同發行年代。按其實際使用情況,又可分為“已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兩種流通币。
①主币與輔币流通硬币元币(長城币,牡丹币,菊花一元)是人民币主币;流通硬币中隻有角币、分币才叫人民币“輔币”。
②流通币的收藏。流通币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币可被收藏,當前對初涉硬币集藏的币友來說流通币收藏還是主體。
當然流通币的收藏價格通常高于甚至遠高于其流通價格,所以對這類币來說,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優美的。面值較小的币“攢”起來。即以流通價格代替了收藏價格。但是這種辦法受到國别、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難集“全”。
收藏币
甯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币
甯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币
收藏币發行的目的不是為“流通”服務,而是為硬币“收藏”服務,通常由主權發行機構以高于或遠高于面值的價格售出。它不充當商品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但可作為收藏品(商品)在市場流通。如我國1984年面值10元的熊貓銀币發行價不是10元而是100多元。面值10元隻不過說明它是“币”而不是“章”。也決不會有人用此币作為10元流通币使用。
收藏币一般由貴金屬或普通金屬制造,必須限量發行(幾枚到上百萬枚),而且要公布發行量。收藏币一般隻有一個特定的發行年代,不能連續發行。
所以,收藏币雖是硬币中的一種,但一般隻在一個有限的圈子裡“流通”。廣大公衆從未使用過,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說過。
紀念币與收藏币:長久以來,紀念币這一名詞很流行,似乎成了收藏币的同義語。事實上,它們之間是有區别的。紀念币是主權發行機構經過批準(美國需經國會通過),為了紀念某人、某事、某物而特殊發行的硬币,其目的是借助于硬币這一“大衆傳媒”來充分發揮其宣傳功能。但是紀念币可以是流通币也可以是收藏币。就其目的而言,流通币似乎更具有宣傳優勢。如美國1976年美國獨立200周年1/4美元流通紀念币在實際流通中和常規1/4美元硬币完全等同,如可用于打投币電話。而美國1994年世界杯足球賽1/2美元收藏紀念币發行價即為11.5美元,隻有在錢币商和收藏者手中才能看到此币,一般美國公衆不了解,也見不到此币。誠然,當今世界上絕大部分收藏币為紀念币,但收藏币的内涵要比紀念币寬廣。它應該包括:紀念币、生肖币、風光币和各種主題币(如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各種主題币似乎很難套用“紀念”這一概念,但屬于收藏币無疑,即由主權發行機構以高于面值價格出售,一般用貴金屬或普通金屬制造和精制,限量發行并公布發行量,一般每種币隻有一個特定的發行年代。
由于收藏紀念币發行機構所獲的利潤遠高于流通紀念币,所以世界各國(特别是某些中小國家)收藏紀念币的發行已有“濫發”之勢。個别國家一年發行近百種收藏紀念币。其特點是材質多為貴金屬,大量發行精制币,總發行量較少,甚至将一些與本國毫無關系的人物事件列為本國紀念币内容(如利比裡亞發行香港、澳門回歸中國紀念币)。這些币在發行國基本不銷售,而是有目的地傾銷到特定地區,以獲取暴利,甚至内外勾結,坐地分利。這種現象已日益為廣大公衆和收藏者所識别,并遭到非議。顯然,如果紀念币大都成為收藏紀念币,它的“宣傳教育”作用本職無形中大為縮小,不過僅在收藏者中“紀念”而已。
至于本應流通的流通紀念币實際上大量“沉澱”,并不流通,甚至高價炒賣,應被視為不正常的特殊情況(如我國新發行的各種流通紀念币)。這一現象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主權發行機構在發行量控制,收藏交易市場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責任與問題。
一句話,紀念币隻是收藏币的一部分。為了充分發揮硬币在流通中的宣傳教育作用,應該多發行流通紀念币,少發行收藏紀念币。為了滿足廣大收藏者的需要,應該擴大紀念币以外的各種收藏币發行。并建議在收藏界中逐步熟悉收藏币這一名稱,将收藏币與紀念币加以區别。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有意識地将流通硬币轉變為收藏币的情況。這就是各造币廠将當年該廠所生産的未流通及流通硬币封裝為造币廠套币,或專門為收藏者生産精制套币。國外常稱之為非流通法币。至于錢币商将未流通(或已流通)的流通硬币自行進行各種封裝出售,當不屬此範疇。
投資币
發行投資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規的“收藏”,而是為了保值和增值。投資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貴金屬(銀、金、鉑、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屬錠塊。
投資币雖也由主權發行機構發行,但常無面值或面值是象征性的(表示為主權發行機構認可的“币”),發行量和發行年代并不重要,市面圖案相對固定,便于辨認(如加拿大楓葉銀币,南非克呂格爾羚羊金币)。重要的是制币貴金屬成色和币重。
投資币價格主要根據貴金屬價格變化而漲落,一般為所含金重量或純銀重量再加以3%~10%的附加費。
所以投資币不過是“币”形貴金屬,便于保存和交易(較之金錠、金條、金項鍊、金戒指),并能保值和增值。這類币按其本質似應譯為“錠”币,但不通俗;因其成色較高,應稱為“純”金銀币,但多加一“純”字似乎累贅。若簡稱為金銀币,又易與金銀收藏紀念币混淆。所以建議仍以“(貴金屬)投資币”這個名稱為最佳選擇。事實上一般硬币收藏者并不涉及此領域。
硬币的收藏市場中,哪個版本的一塊錢硬币最值錢
最近,許多朋友拿出自己手中的硬币詢問小九,這些硬币是否值很多錢,有沒有聽說過價值過萬的情況。小九發現,大家手中的硬币大多是目前正在流通的菊花一元硬币,其中也有一些牡丹一元硬币,甚至還有聲稱是2000年的。然而,小九指出,這些朋友手中的硬币實際上并不值很多錢,或者說,它們的價值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實際上,2000年的價值較高的并不是菊花一元硬币,而是牡丹一元硬币。下面,小九将為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市場上的所謂“天價硬币”!
1. 2000年牡丹一元硬币
2000年牡丹一元硬币是近年來炒作最為火熱的一枚硬币。由于2000年還發行了菊花一元硬币,許多朋友誤以為自己手中的2000年一元硬币價值連城。然而,實際上,價值較高的硬币是指牡丹一元硬币,而非菊花一元硬币。2000年的牡丹一元硬币僅作為配套發行,并未流通發行,因此其價值相對較高。小九在此強調,是2000年的牡丹一元硬币而非菊花一元硬币。當然,2000年的牡丹一元硬币也有僞造的,大家在購買時還需謹慎,不要輕信高價硬币的存在。
2. 2000年菊花一元硬币
至于2000年的菊花一元硬币,建議大家還是正常使用吧,它們并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雖然現在已經更新了硬币版本,但菊花一元硬币仍然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元硬币。
3. 1986年長城币一元
1986年的長城币一元才是傳說中的“天價硬币”。這枚硬币的價值已經過萬,大部分都是以成套形式出售,因為當年也是成套發行的。1986年的長城币存世量僅有660枚,因此價格非常昂貴,現在一套的價格也在十幾萬元。大家也不要問小九自己手中的是否是真的,不能說你手中的百分百是假的,但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因為這個東西一般人家裡是沒有的,發行數量非常少,1986年的長城币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價硬币”,擁有一枚可能真的就能付個首付了。不過,現在市面上的1986年長城币大部分都是假的或者改刻的,真的并不多,大多數都被收藏家收藏了。
總結
天價硬币确實存在,但一般不會出現在我們手中。2000年的牡丹一元硬币雖然也有一定的價值,但價格也就2000元左右,根本達不到傳說中的價格。最貴的硬币就是1986年的長城币一元,這枚硬币的價值可以上萬,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天價硬币。至于大多數人手中的2000年菊花一元硬币,其價值就是面值,升值潛力并不大,因為它們也是流通發行的。因此,大家不要拿出來就說值錢,也不要輕信一些胡編亂造的文章所說的什麼價值幾百萬,這種硬币是不存在的,幾萬塊錢的硬币也就到頭了,幾百萬怎麼可能!
哪些硬币很值錢
長城币是20世紀80年代的産物,其中1元長城币采用銀白色寬幅銅鎳合金材質。由于發行時間短、數量少,且造價成本高,1986年的長城币成為極為稀有的品種,當時僅生産了660套精制套裝币。
2000年的牡丹一元硬币是我國自1991年起連續發行10年的流通硬币,因其正面圖案為牡丹花而得名。目前,2000年的牡丹一元在市場上的單枚價值已超過千元,成為極具價值的收藏品。
梅花五角硬币以銅鋅合金為材質,其圖案設計精美,正面浮雕刻有梅花和拼音字母漢字圖案,背面則為國徽圖案和鑄币年份。該硬币從1991年至2001年共發行了11年,其中1991年至1994年的版本具有收藏價值,尤其是1993年的梅花五角,因其手雕版而尤為珍貴。
哪種硬币比較值錢
以下幾個方面的硬币可能比較值錢:
1.稀有性:硬币的稀有性是其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些鑄造數量有限的硬币通常比鑄造數量衆多的硬币更有價值。特别是那些年代久遠且現存數量較少的硬币,往往因其稀有而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2.特殊性:具有特殊意義的硬币,如紀念币、特别版郵票或世界博覽會紀念硬币,往往因其獨特的曆史或紀念價值而價格較高。這些硬币不僅鑄造數量有限,而且具有額外的收藏價值。
3.材質:硬币的材質也是影響其價值的關鍵因素。例如,在戰争或民族解放時期鑄造的金、銀等貴金屬硬币,不僅因其材質本身的價值而昂貴,還因其曆史背景而具有附加價值。
4.品相:硬币的保存狀況,即品相,對其價值有着顯著影響。幹淨、無損、狀況良好的硬币通常比磨損或受損的硬币有更大的升值潛力。收藏家通常會精心保存和維護他們的藏品,因此,品相好的硬币往往價格更高。
總的來說,硬币的價值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每種硬币可能都有其獨特的曆史背景和價值所在,因此在選擇最具價值的硬币時,需要考慮這些多樣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