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杜丹亭是什麼劇種
1.《牡丹亭》是昆劇的經典劇目。
2.該劇由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創作,講述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3.該劇自問世以來,便廣受歡迎,産生了許多傳奇故事。
4.據說,有少女因深受劇情感動而悲痛離世,還有女伶在表演“尋夢”一折時因情感過于激動而在台上去世。
5.《牡丹亭》講述了杜麗娘這位官家千金對夢中書生柳夢梅的深情,最終她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經曆了人鬼情緣,最終起死回生,與柳夢梅結為永恒的伴侶。
6. 2022年8月5日,北方昆曲劇院通過網絡平台首次直播了一出多維度、多角度、穿越時間、跨域空間的多視角《牡丹亭》,吸引了衆多觀衆的關注。
從中國古代戲曲分類《西廂記》和《牡丹亭》各屬于什麼
【西廂記】屬于昆曲、京劇,【牡丹亭】屬于昆曲。
戲曲分類有昆曲、高腔、梆子腔、京劇、評劇、河北梆子、晉劇、蒲劇、上黨梆子、雁劇、秦腔二人台、吉劇、龍江劇、越調、淮劇、黃梅戲、滬劇、粵劇等等。
中國的民族戲曲曆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尚有據可考的有275個劇種。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希臘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别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裡,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擴展資料: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曆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将衆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标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牡丹亭》的故事是哪個劇種的
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編成各種戲曲傳唱了數百年之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詞句更是脍炙人口。在江南蘇杭一帶,昆曲是當年頗為流行的一種戲曲,而《牡丹亭》則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因教書先生教授了《詩經》中“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詞,杜麗娘萌生傷感之情,在與丫鬟一起遊覽了自家的後花園之後更生傷春之情,回來後竟然夢中與一手持折柳的公子在花園内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在夢醒之後獨自入後花園尋找夢裡多情郎。由此,
戲劇《遊園驚夢》截圖(11張)也就有了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遊園”、“驚夢”和“尋夢”等幾段戲。
牡丹亭是什麼劇種的代表作
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作為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昆曲也是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别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自明代中葉以來,它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體現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生活的追求。此劇一經問世,便有許多傳奇效果與其相關。據說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折時感情激動,卒于台上。由明至今,《牡丹亭》幾乎成為昆曲之代名詞——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豔冠群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總的來說,《牡丹亭》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藝術表現,成為了昆曲這一古老劇種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戲曲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牡丹亭是哪一個劇種的代表性作品
《牡丹亭》屬于昆劇。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于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拓展資料:
女主人公杜麗娘長得天生麗質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華,正是情窦初開的懷春時節,卻為家中的封建禮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愛情。
忽一日,她那當太守的父親杜寶聘請一位老儒陳最良來給她教學授課,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講解《詩經》的“關關雎鸠”,即把杜麗娘心中的情絲觸動了。數日後。杜麗娘到後花園踏春歸來,困乏後倒頭睡在了床上。
不一會見一書生拿着柳枝來請她作詩,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雲雨之歡。待她一覺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此後她又為尋夢到牡丹亭,卻未見那書生,心中好不憂悶。漸漸地這思戀成了心頭病,最後藥石不治竟然死去了。
其父這時升任淮揚安撫使,臨行将女兒葬在後花園梅樹下,并修成“梅花庵觀”一座,囑一老道姑看守。而杜麗娘死後,遊魂來到地府,判官問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狀元柳夢梅結親之事,便準許放她回返人間。
此時書生柳夢梅赴京應試,途中感風寒,卧病住進梅花庵中。病愈後他在庵裡與杜麗娘的遊魂相遇,二人恩恩愛愛,如漆似膠地過起了夫妻生活。
不久,此事為老道姑察覺,柳夢梅與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議請人掘了杜麗娘墳墓,杜麗娘得以重見天日,并且複生如初。
倆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來到京都,柳夢梅參加了進士考試。考完後柳夢梅來到淮揚,找到杜府時被杜巡撫盤問審訊,柳夢梅自稱是杜家女婿,杜巡撫怒不可遏,認為這儒生簡直在說夢話,因他女兒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現在能複生,且又聽說女兒杜麗娘的墓被這儒生發掘,因而判了他斬刑。
在審訊正吊打之時,朝廷派人伴着柳夢梅的家屬找到杜府上,報知柳夢梅中了狀元了。柳夢梅這才得以脫身,但杜巡撫還是不信女兒會複活,并且懷疑這狀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寫了奏本讓皇上公斷,皇帝傳杜麗娘來到公堂,在“照妖鏡”前驗明,果然是真人身。
于是下旨讓這父子夫妻都相認,并着歸第成親。一段生而複死,死而複生的姻緣故事就這樣以大團圓作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