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有哪些(中國十大名畫有哪些)

biang 中華百科 996

本文目錄

  1. 畢加索的名畫有哪些
  2. 世界名畫有哪些
  3. 世界十大名畫有哪些 世界十大著名油畫分别哪些
  4. 國外名畫有哪些
  5. 中國古代名畫有哪些

畢加索的名畫有哪些

1.《亞威農少女》是畢加索于1907年創作的作品,被認為是第一張具有立體主義傾向的畫作,這幅畫标志着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對藝術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2.《卡思維勒像》是畢加索的另一幅著名作品,它展現了藝術家對人物形象的獨特解讀和立體主義風格的精髓。

3.在《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這幅作品中,畢加索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分解物體的手法,展現了立體主義的特點和對空間的新理解。

4.《格爾尼卡》是畢加索對1937年德國和意大利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的強烈反響,這幅作品不僅是對戰争的抗議,也是對人類苦難的深切表達。

5.《夢》是畢加索對女性形象的一種抽象和詩意的表達,這幅畫作展示了他在晚期作品中對色彩和形式的革新運用。

畢加索的創作涵蓋了多個時期,包括藍色時期、粉色時期、分析立體主義、綜合立體主義等,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表現形式。他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使他的作品成為20世紀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名畫有哪些

世界名畫有:

1、桌球:

《桌球》是法國畫家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1807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現收藏于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在這幅畫中,布瓦伊以極熟練的筆法與色彩,描繪了市民階層的生活與風貌。在一個桌球俱樂部裡,數十人集中在一起,打球,聊天,玩耍。

2、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産階級的婦女形象。

3、不相稱的婚姻:

《不相稱的婚姻》是俄國普基廖夫186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于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畫面以近景特寫人物構圖,集中表現一位風燭殘年的将軍娶一位少女為妻的情節,而這一罪惡的行為恰恰是在莊嚴的教堂中舉行的。

4、大宮女:

《大宮女》是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于1814年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于巴黎盧浮宮。該畫作尊崇嚴謹的古典風格,以頭包土耳其頭巾、手拿孔雀羽扇的奧斯曼帝國的宮女為主題,整幅畫面散發着美輪美奂的異國情調。

5、盲女:

《盲女》是英國畫家約翰·埃·密萊于1856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現收藏于英國伯明翰市博物館與美術陳列館。畫上描繪的是兩個相依為命的小女孩。

世界十大名畫有哪些 世界十大著名油畫分别哪些

1、世界十大名畫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格爾尼卡》、《星月夜》、《大宮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納斯的誕生》、《創造亞當》、《亞維農的少女》、《日出·印象》。

2、《蒙娜麗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作為最寶貴的名畫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1911年這幅《蒙娜麗莎》引起了一起不尋常的事件。一位意大利人從巴黎的羅浮宮中将這幅畫盜走。當這一消息被報道出來之後,惋惜名畫被盜的呼聲,不僅在法國,甚至在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沸騰起來。《蒙娜麗莎》的另一個标題叫《美麗的喬孔達》。根據可靠的書面記載,畫上的夫人是那不勒斯人,據說她的真名叫凱拉爾基妮。

3、《最後的晚餐》壁畫《最後的晚餐》是意大利偉大的佛羅倫薩人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世界名畫。它與著名傑作《蒙娜麗莎》同為達?芬奇的代表作品,或許可以說《最後的晚餐》取得了更大的聲譽。這幅巨作描繪在意大利米蘭的慈悲聖母大修道院勝堂的牆壁上。它長9米,高4.5米,動筆于何年何月雖沒有定論,但完成于1499年是可靠的。

4、《格爾尼卡》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畫。畢加索罕年的畫風比較寫實,後來成為立體派的代表人物。這幅畫是畢加索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畫的。

5、《星月夜》油畫《星月夜》(又譯《星光燦爛》)是在凡高神智淸醒的時畫的,與《阿爾女郎》相比,畫風已大為改觀。這倒不是凡高又有什麼新的理論,而是出于茫然的不安和對自身悲劇的預感。

6、《大宮女》大宮女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引起了觀衆極大的抨擊,人們說,作為達維特的學生,安格爾走得太遠了,批評他“把人體的各個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縮小”。

7、《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在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維米爾描繪了一名身穿斑色“日本和服”式外衣,佩戴藍色頭巾的少女。少女側身而坐,輕輕轉頭回眸,心無旁骛地面對觀者。她閃爍的目光中流露出殷切之情,嘴唇微微開啟,仿佛訴說着什麼。畫面黑色背景烘托出少女的形象,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這幅畫另一個受人關注之處,是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隐似現,是整幅畫的點睛之筆。

8、《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的《維約斯的誕生》是他最受贊譽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寬287.5厘米,每175厘米,是一件大幅作品,制作年代約在1487年,這是距《春》10年後,開始用畫布代替木版畫的。

9、《創造亞當》威廉布萊克是浪漫主義繪畫的傑出代表、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與達芬奇、拉斐爾并稱文藝複興三傑,一生追求完美,他的風格幾乎影響了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後人把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

10、《亞維農的少女》1904?1906年是畢加索創作生涯的“粉紅色時期”。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描繪馬戲團人物為主,形象雖然憂郁卻并不孤寂。他畫出了《亞維農的少女》,這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這幅巨幅油畫,不僅标志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曆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兩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11、《日出·印象》19世紀後期法國的印象學派畫家中,有個年輕的莫奈,他的一幅題為《日出?印象》的油畫,被稱之為整個印象派和他不人的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一個多霧的早晨。

國外名畫有哪些

,

1,《蒙娜·麗莎》——達·芬奇這幅肖像花了達.芬奇四年的時間,當他完成這幅肖像之後,不願把它交給佐貢多(富商,蒙娜.麗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當他受到法國國王的邀請時,便帶着這幅肖像離開意大利去了法國。達.芬奇是在法國去世的,這就是為什麼《蒙娜.麗莎》這幅畫在法國的緣故。多少世紀來,人們一直在談論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變化。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象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象在雕塑中産生那樣大的差别。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陷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隐若現,沒有明确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關于這幅畫有一個故事。達.芬奇在為蒙娜.麗莎繪畫時,請了位樂師在她旁邊彈奏,以便她能象個模特兒那樣耐心平靜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訴我們她正在傾聽。而現在,如果我們看她那雙美麗的手,并把它們與她的臉聯在一起考慮,我們會覺得那神情更誠摯。她的右手輕輕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沒有任何依托,我們感到它正和着音樂的節奏輕輕地打着拍子。當我們看着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畫背後的景色,我們會為那不真實的背景吃驚。山峰、道路、小橋、流水都在一種夢幻般、飄拂不定的氣氛裡出現,仿佛以此證明蒙娜.麗莎的思緒沉浸在一個夢的世界裡。

2,《向日葵》——梵高

梵高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于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3,《打陽傘的女人》——莫奈

這件作品是莫内早期的印象技法畫作。畫面正中偏右站着一位撐陽傘的女仕,而畫面偏左較遠處的就是她的兒子。這是一個晴天的早上,兩母子在草地上漫步。整幅畫隻用了簡單的藍、綠、棕等自然的色彩,給人一種甯靜舒适的感覺。畫中的女仕占了畫面大部份的空間,成為畫的趣味中心。但左側的小兒子與陽傘和女仕也構成一個三角形,得到一個平衡的作用。

雖然此畫是莫内早期的作品,但也可見他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畫中的瞬間印象感覺。畫中女仕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較暗的色彩,表明是處于陽傘的陰影之下。而整個陽傘、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陰影區,與女仕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對比(小兒子方面也一樣),就如現實中看到的一樣。另外,女仕擺動的頭巾和長裙上的绉褶也加強了畫面的動感。

中國古代名畫有哪些

1、《江山萬裡圖》是南宋趙黻創作的紙本水墨中國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江山萬裡圖》采取全景式構圖,以滔滔江水為主脈,結合近景、中景、遠景,描繪出自西蜀至東吳長江兩岸的山光水色。

2、《千裡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指出,《千裡江山圖》的主要取景地是廬山和鄱陽湖。

3、《百駿圖》是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甯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别收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紙質稿本)和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絹本)。

4、《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于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并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5、《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