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保佑什麼的(為什麼一般不拜彌勒佛)

biang 中華百科 953

本文目錄

  1. 大肚彌勒佛保佑什麼
  2. 彌勒佛是保佑哪方面
  3. 彌勒佛是保佑什麼的
  4. 彌勒佛主要保佑什麼
  5. 大肚彌勒佛是保佑啥的

大肚彌勒佛保佑什麼

1、大肚彌勒佛保佑量大福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2、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诃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佛是保佑哪方面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接替釋迦摩尼佛的未來佛。一切佛或菩薩,有保佑人的願力,但更多的是自願自救。

當然從修行方面來講彌勒菩薩或者說布袋和尚,多為教義歡喜。

關于用什麼香。燒香拜佛,其實香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香更能傳達你的祈願,傳遞信息于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如果有心,你可以考慮在無相銅爐官方網站一對一專門預訂幾盒适合你的祈福香。

彌勒佛是保佑什麼的

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随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據說釋迦曾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将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據《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說,到那時,娑婆世界(即我們所生活的有情世間)閻浮提有翅頭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彌勒屆時将托生于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其經曆一如釋迦牟尼佛。彌勒繼釋迦成佛後,将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衆生。

在我國彌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時就已出現了繪制的彌勒像,如甘肅炳靈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彌勒像,主要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大類,分别根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創作。菩薩形的彌勒像主要表現了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時的形象。這時的彌勒像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腳下垂,右手扶臉頰的半迦思維形,表示彌勒在兜率天宮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來形的彌勒像則是下生成佛後的形象,與釋迦佛的造像沒有多大區别。大緻從北魏開始,中國逐漸流行對彌勒下生的信仰,同時也開始出現穿上佛裝的彌勒佛像。

由于彌勒作為未來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還有一些彌勒的巨像産生。最大的彌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又稱大佛樓)。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總長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彌勒佛像則為四川淩雲大佛,此佛立于四川樂山市岷江東岸淩雲山上,大佛依斷崖造成,坐像世稱“樂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寬二十八米,雕像相好莊嚴,比例勻稱,氣魄雄偉,臨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彌勒,最大的銅制彌勒佛就是西藏劄什倫布寺中的強巴佛。

大約在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院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宋高僧傳》等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甯波)人,又号長汀子。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遊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卧。能預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濕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為驗”。與人言吉兇頗為“應驗”。因其總負一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他還常把布袋中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傾倒于地,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曾作歌曰:“隻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宋高僧傳》卷二十一)後梁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嶽林寺庑下的一塊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于是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宋崇甯三年(1104),嶽林寺住持昙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江浙一帶就逐步流行一種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顔開的笑口彌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受世人喜愛,以後“大肚彌勒”的這一布置就成了寺廟的定制。

杭州靈隐寺前飛來峰上五代、宋元時所刻的各種佛教造像中,就有這樣一尊彌勒像,所雕的彌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頭現比丘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個按着一個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着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很多寺院的彌勒殿還有這樣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彌勒佛主要保佑什麼

1.彌勒佛以其寬容的心态著稱,能夠容忍常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2.他能夠忍受内心的煩惱和歲月的孤獨,不因一時的得失而動氣。

3.這樣的修為使他能夠避免長久的憂慮,展現出高尚的忍耐力和和諧的品質。

4.盡管世事變化無常,如同棋局一般,但彌勒佛提醒我們一切終将歸于平淡。

5.他保佑世人,教導我們要有達觀的心态,淡泊名利,與人為善,追求和諧共處。

大肚彌勒佛是保佑啥的

大肚彌勒佛被視為保佑平安的守護神。他以其量大福大,胸懷寬廣,能夠容忍世間難以容忍之事,并以笑容面對世間的荒誕不經。在大乘佛教的經典中,彌勒佛被尊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诃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也是未來在娑婆世界修行并成為下一尊佛的預定者,即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也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在中國,一些寺廟中的笑口常開彌勒佛塑像,是基于五代時期契此和尚的形象。傳說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因此後人廣泛塑造塑像以示供奉。彌勒信仰在古代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分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兩種,主要宣揚彌勒菩薩以“與樂”和智慧廣博而著稱。大肚彌勒佛象征着福氣、安康,寓意着福氣連連、世代有福、福壽無疆。供奉彌勒佛被認為能帶來福氣和祥和之氣,祈願未來的幸福。彌勒佛還象征着驅邪保平安,其強大的正氣能夠保護衆生,使邪物無法接近。彌勒佛的笑口常開也象征着積極的人生觀,以積極樂觀的心态面對一切。慈悲寬容是彌勒佛的又一寓意,體現了佛家慈悲為懷,渡人渡己的精神,而彌勒佛以其寬容大度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