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學隸書哪個字帖最好
學隸書中曹全碑隸書字帖最好。
隸書
筆畫的特點是:以橫向(左右)取勢,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強化橫向分展,起筆蠶頭,收筆燕尾,變畫為點,變連為斷,用點也是一種渾圓點,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迹,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迹顯著的轉筆。
學習書法隸書是必須要練習的一種書體,不練習隸書不會不懂書法的筆法演變,就不是系統的學習書法,也無法打通書法五體的任督二脈。
對于楷書、行書和草書,隸書無疑是古樸的,大部分隸書都有着天然去雕飾的的自然的美,是書法的正大氣象,它的用筆非常樸實,沒有草書、行書的筆法那麼複雜,也沒有楷書薯基的結構嚴謹。
與古文字相比,隸書一比較好辨識,大部分的字我們今天的人都能夠認識,不用單獨再去背字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隸書又是比較好學的。
隸書的使用貫穿于整個漢代,在這點時間内出現了無數的隸書的作品,纖手耐其中包括很多經典的作品:
秀美風格的隸書有:《曹全碑》、《朝侯小子碑》方正樸實的有:《張遷碑》、《鮮于璜碑》
風格典雅的有:《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
摩崖刻石類有:毀春《石門頌》、《西狹頌》等等。
初學硬筆隸書選誰的字帖好
還是龐中華的!
龐中華的不是做作,那是規範,是為學書者專門放棄了很多用筆的技巧,着重強調線條,不流暢。。。?初學正好,他的字最适合初學者,結體也有出處,很有《曹全》的味道,先好好學吧,不要亂聽别人的評論,龐中華似乎不是什麼特别出名的書法家,但他是把所有的能力用在教學上了,他的教學是最最成功的,就像搞體育的或許他沒拿過金牌但他是能培養那金牌運動員的教練,你現在的選擇就是跟冠軍還是跟教練的問題,還不到或還沒能力去評價誰好誰壞。
學習書法無所謂先軟還是先硬,現代還有讓兩種輪流練互相彌補相互促進的。
毛筆貼完全可以用來練硬筆,不要看筆畫的粗細,看的是結構,線條走向……
先啥書體也沒有嚴格的限制,隻要适合個人啥都是好的。
但隸書并不适合一般的書寫,更多适合書法作品,書寫速度慢,
最後說一下,龐中華的隸書是很秀氣的那種,因為有曹全碑的風格,是隸書裡最工整的一種,相比之下其他就誇張怪異許多了,你是女的練正合适,你不可能和他寫的一樣的,再咋練也能顯示出你的女性特征點
隸書字帖哪個比較好
隸書字帖建議選擇:《乙瑛碑》和《禮器碑》,這個堪稱雙璧的碑帖,是漢隸中最美的兩通碑。
隸書這種書法字體是中國書法藝術中五大字體之一,那麼隸書的特點有三種,厚重,樸拙以及高古。雖然它可能不是最美觀的,但是它确實許多文人墨客的最愛。
隸書的厚重感體現在這些方面,首先它的字形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扁非常方的,而且它左右分别展開。隸書在這一塊和篆書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篆書給人的感覺是縱向取勢,給人一種流暢的感覺。
而隸書的感覺則是橫向,給人一種沖突感,筆鋒比較犀利。除此之外,隸書在書寫的時候,經常會化圓為方,化胡為值,變化為點,變連為斷。準确來說,隸書就是簡化了篆字,在整體的筆畫方向上面,隸書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面的,會給人一種很有生命力的感覺。
隸書,漢字的一種字體,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牍,隸書始創于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觑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學哪個碑帖好
隸書學秀美風格的有《曹全碑》、《朝侯小子碑》;方正樸實的有:《張遷碑》、《鮮于璜碑》;風格典雅的有:《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摩崖刻石類有:《石門頌》、《西狹頌》等等。
學習隸書,要選擇一些風格成熟、作品筆畫清晰、結構标準、風格穩定的作品,這樣的作品結構和筆畫都有規律可循,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更快的入手,适合初學者學習。學會這樣的字帖,再去練習其它的隸書就會輕松很多。
以上的這些字帖無論是初學,還是後期作為主帖練習都非常值得學習。
初學書法隸書字帖的挑選方法
1、堅持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不是追最早、最古的東西。而是一種學習的原則,也是一種目标和境界。之所以隸書多以東漢時期的碑刻為學習範本,而不是以簡牍隸書為入手字帖,也是這個道理。東漢的隸書法度最完備,風格最成熟,适合初學。孔廟三碑《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華山碑》、《封龍山頌》和《石門頌》等,為大家所喜愛,習臨最多。
2、尊重自己喜好
以自己喜好選帖,并不是無原則,俗話說,喜歡就好,隻有喜歡,才會激發鬥志和信心,才會心甘情願堅持下去。
漢簡牍的率性飄逸、熹平石經的端美雄健,史晨的端莊整嚴、乙瑛的俊逸流暢、禮器的意趣奇絕、曹全的秀麗典雅、張遷的樸拙沉着、華山的神完氣足、封龍山的古健方正、衡方碑的豐腴方整、石門頌的渾厚韻趣和摩崖石刻的自然天趣等,以及唐隸的妍美、清隸的奔放多變等,好比穿衣服,選适合自己喜歡的隸書風格,其實也是可取的。
但要注意取長補短,融會貫通,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眼力好審美水平。
3、适時調整字帖
初選的字帖,經過多年的學習,已經掌握,可再選字帖,或選風格相近,或選風格甚遠皆可。這并非這山望那山高,而是更好地拓寬隸書的視眼,豐富隸書筆法,從為創作打下良好基礎,進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隸書風格。
最有名的隸書字帖
最有名的十大隸書字帖如下所示:
1.《曹全碑》:《曹全碑》系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書體為隸書,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曆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2.《張遷碑》:《張遷碑》是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于東漢中平三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3.《禮器碑》:《禮器碑》刊刻于東漢永壽二年,碑文記述了魯相韓敕優免孔子舅族顔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發、造作孔廟禮器、修飾孔子宅廟、制作兩車的功績,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4.《乙瑛碑》:《乙瑛碑》刊刻于東漢永興元年,碑文記述了魯相乙瑛上書請求為孔廟設置百石卒史一人來執掌禮器廟祀之事,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與《禮器碑》、《史晨碑》合稱“孔廟三碑”。
5.《史晨碑》:《史晨碑》刊刻于東漢建甯二年,碑文記述了魯相史晨關于祭祀孔子上呈朝廷的奏章,後附四言銘文12韻24句,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漢魏碑刻陳列館,與《禮器碑》、《乙瑛碑》合稱“孔廟三碑”。
6.《石門頌》:《石門頌》是東漢建和二年由當時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書佐王戎書丹刻于石門内壁西側的一方摩崖石刻,為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漢中博物館。
7.《華山碑》:《華山碑》,全稱《西嶽華山廟碑》,刊刻于東漢延熹四年,碑原在陝西華陰縣西嶽廟中,後毀于地震,傳世拓本有長垣本、華陰本、四明本、李文田本四種。
8.《鮮于璜碑》:《鮮于璜碑》刊刻于東漢延熹八年,碑文記述了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璜的生平,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天津博物館。
9.《衡方碑》:《衡方碑》刊刻于東漢建甯元年,碑文記叙了衡方的祖先及衡方的生平政績,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山東省泰安市岱廟碑廊。
10.《西狹頌》:《西狹頌》是東漢建甯四年仇靖撰刻并書丹的摩崖石刻,位于甘肅省成縣天井山魚竅峽,與《石門頌》、《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也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