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魏碑字帖有哪些
1、魏碑是北魏埋藏的碑志,摩崖、造像等刻石文字,在我國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魏碑在漢字由隸書向楷書的演變過程中,上承鐘王,下啟隋唐,表現了藝術上的大膽的革新精神。
2、魏碑字帖有《鄭文公碑下碑》、《張猛龍清頌碑》、《張黑女墓志》、《高湛墓志》、《元懷墓志》、《元倪墓志》、《劉根等造像》、《元桢墓志》、《元晖墓志》、《元略墓志》、《丘哲墓志》、《王元祥造像》、《張僧妙碑》拓本等。
古代有名的隸書字帖有哪些
1、曹全碑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于東漢中平二年(185)。1956年移入陝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保存。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曆代書家推崇備至。
2、張遷碑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亦稱張遷表頌。碑高290厘米,寬107厘米。東漢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現存于山東泰安岱廟。
3、史晨碑
史晨碑為兩面刻,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于東漢建甯二年(169)三月。後碑全稱《魯相史晨飨孔子廟碑》,刻于建甯元年(168)四月。此碑為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現存山東曲阜孔廟。
4、乙瑛碑
乙瑛碑,書風頗嚴謹,富素樸之趣,是漢隸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後人學習隸書最佳範本之一。
5、石門頌
石門頌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與洛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并稱為“漢三頌”,是漢代頌體代表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隸書
最有名的隸書字帖
最有名的十大隸書字帖如下所示:
1.《曹全碑》:《曹全碑》系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書體為隸書,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曆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2.《張遷碑》:《張遷碑》是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于東漢中平三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3.《禮器碑》:《禮器碑》刊刻于東漢永壽二年,碑文記述了魯相韓敕優免孔子舅族顔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發、造作孔廟禮器、修飾孔子宅廟、制作兩車的功績,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4.《乙瑛碑》:《乙瑛碑》刊刻于東漢永興元年,碑文記述了魯相乙瑛上書請求為孔廟設置百石卒史一人來執掌禮器廟祀之事,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與《禮器碑》、《史晨碑》合稱“孔廟三碑”。
5.《史晨碑》:《史晨碑》刊刻于東漢建甯二年,碑文記述了魯相史晨關于祭祀孔子上呈朝廷的奏章,後附四言銘文12韻24句,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于漢魏碑刻陳列館,與《禮器碑》、《乙瑛碑》合稱“孔廟三碑”。
6.《石門頌》:《石門頌》是東漢建和二年由當時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書佐王戎書丹刻于石門内壁西側的一方摩崖石刻,為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漢中博物館。
7.《華山碑》:《華山碑》,全稱《西嶽華山廟碑》,刊刻于東漢延熹四年,碑原在陝西華陰縣西嶽廟中,後毀于地震,傳世拓本有長垣本、華陰本、四明本、李文田本四種。
8.《鮮于璜碑》:《鮮于璜碑》刊刻于東漢延熹八年,碑文記述了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璜的生平,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天津博物館。
9.《衡方碑》:《衡方碑》刊刻于東漢建甯元年,碑文記叙了衡方的祖先及衡方的生平政績,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山東省泰安市岱廟碑廊。
10.《西狹頌》:《西狹頌》是東漢建甯四年仇靖撰刻并書丹的摩崖石刻,位于甘肅省成縣天井山魚竅峽,與《石門頌》、《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也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魏碑楷書,隸書,行書,字帖有那些代表作
1、《鄭文公碑》
《鄭文公碑》,又稱《鄭羲碑》,分為上、下兩碑,故又稱《鄭羲上下碑》,上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下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督兖州諸軍事安東将軍兖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傳為北魏書法家鄭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撰刻的摩崖刻石、楷書書法作品。
2、《張猛龍碑》
《張猛龍碑》碑文記載了張猛龍興辦教育的事迹,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可以看到《始平公》的影響,如橫、直劃的方筆起筆,轉折處的方棱及三角形的點等,都保留了《始平公》的舊貌。但也并非筆筆都方,而是變化多端,有方有圓,比《始平公》更精美細膩。
字體略長,結體已經是比較标準的楷書了,結體非常端麗,有的筆畫結體中,甚至有一點行書的味道,尤其是碑陰。
3、《高貞碑》
《高貞碑》又名《魏故營州刺史懿侯高君之碑》,碑文計二十四行,每行四十六字,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立石。碑文記載了他一生中的功德,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方筆楷書的代表作品,電畫清峻勁健,結字穩健俊整,字形微扁,底盤稍大,顯得莊重穩健,在風格上已十分接近唐人楷法。
4、《元懷墓志》
《元懷墓志》的藝術水平在衆多魏碑書法中,無疑是最為出色的一種。它不僅由于元懷的身世顯赫,其墓志必然由一代高手書丹镌刻,還由于它出土較晚,出土後又得到了精心的保管,字迹清晰如新,保留了書刻的原貌。
5、《張玄墓志》
《張玄墓志銘》用筆方圓兼備,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長捺一波三折,排洩角含分隸遺意,不少用筆有行書意,結體含動勢。書法峻宕樸茂,結體扁方,既有北魏的神韻,又有唐楷的法度,堪稱北魏之佼者,備受書家好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文公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猛龍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貞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元懷墓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玄墓志
學隸書哪個字帖最好
學隸書中曹全碑隸書字帖最好。
隸書
筆畫的特點是:以橫向(左右)取勢,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強化橫向分展,起筆蠶頭,收筆燕尾,變畫為點,變連為斷,用點也是一種渾圓點,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迹,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迹顯著的轉筆。
學習書法隸書是必須要練習的一種書體,不練習隸書不會不懂書法的筆法演變,就不是系統的學習書法,也無法打通書法五體的任督二脈。
對于楷書、行書和草書,隸書無疑是古樸的,大部分隸書都有着天然去雕飾的的自然的美,是書法的正大氣象,它的用筆非常樸實,沒有草書、行書的筆法那麼複雜,也沒有楷書薯基的結構嚴謹。
與古文字相比,隸書一比較好辨識,大部分的字我們今天的人都能夠認識,不用單獨再去背字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隸書又是比較好學的。
隸書的使用貫穿于整個漢代,在這點時間内出現了無數的隸書的作品,纖手耐其中包括很多經典的作品:
秀美風格的隸書有:《曹全碑》、《朝侯小子碑》方正樸實的有:《張遷碑》、《鮮于璜碑》
風格典雅的有:《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
摩崖刻石類有:毀春《石門頌》、《西狹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