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毛主席紀念章哪些值錢
毛澤東像章作為特殊曆史時期的寶貴史料和藝術珍品,自1982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文物保護法”上就被列為“現代文物”。毛澤東像章目前越來越受收藏者的重視和喜愛。從大的方面來說,主席像章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是由于像章的種類繁多,數量很大,尤其是“文革“期間,據統計制作多達4萬餘種,50多億枚。同是毛澤東像章,由于材質、内容以及制作時間等的不同,其市場價值了相差懸殊。實際收藏中以下幾方面像章值得關注:
早期章:解放以前制作的像章數量很少,有的已成孤品,是十分珍貴的革命文物。
特殊造型章:普通像章多以圓形、一解星形、長方形、方形和帶葵花形為主。較為衡少的如紅旗形、扇形、菱形、國徽形、盾牌形、書本形、全身形和裝身形等。像章圖案多以裝身照臉朝左者為多,相比之下,全身像、正面像、又人像、多人像和臉朝右者較難得。造型特殊的像章約是同類普通像章市價的2-3倍。
特殊文字章:有些像章的背面刻有外文,以英文和法文為多,内容有政治口号、鑄造地或革命紀念地,如“中國北京“、“紅色勝地-井岡山“等,也有一些是出自香港和澳門各界同胞之手,都很少見。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制作的像章一般帶有少數民族文字如藏文'蒙文等,也是不可多得的稀有珍品,另外帶有篆文和盲文的像章更是珍罕。這類像章每枚市價大都在100元以上。
紀念章:紀念章一般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背景下發行的,數量少、政治性強。背面多載有紀念性文字,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和史料價值。這類章多是系列章,成套的值錢,而單枚的零散章僅幾元錢一個。
特殊題材章:毛澤東像章涉及的題材很多,如萬歲章、曆程章、詩詞章、語錄章、敬祝章、“忠“字章、樣闆戲章、慶祝章等等。其中有一些題材對“文革“中出現的有關事件和背景能直到佐證作用且制作的極少,如“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争“、“革命無罪“、“造反有理“,這類像章“文革“味特濃,是收藏者追寵的熱門品種。
大規格章:在收藏市場上有好多人按像章尺寸大小論價。直徑或邊長超過5厘米的像章屬中上檔次的精品章。對于“大雜燴“品種,目前的市場收購價格:直徑3厘米以下的每個約0.5-3元;3-5厘米的3-15元;5厘米以上的每個均在20元以上。
國家級章:“文革“時期地方和單位制作像章很普遍。但是一些“國家級“單位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央代表團“等制作的像章流通性很小。其中隻刻有“中國“字樣的更為珍貴。
夜光章。為了突出“紅太陽永遠放光芒“,“文革“期間制作了一些夜光像章。有金屬夜光、陶瓷夜光、有機玻璃夜光、木質夜光等。其中木質和陶瓷夜光的數量極少,比金質像章還要罕見。另外,還有一種采用有機玻璃制作的“立體像章“,能折射出奇異的交叉夜光,精美異常。普通夜光章的市場價格每個約20-100元。
錯章:有少數像章内容設計錯誤。如有的像章背面文字有誤,或漏字、或筆劃不對、或語法錯誤等;有的像章漏掉了毛主席軍服上領章和帽徽的紅色;有的像章主席頭像不正,顔色污染;還有的圖案不準确等,都屬錯章。錯章的市價往往很離譜,物以稀為貴,有的要價上千上萬。
品相上乘章:品相是藏品的生命,像章保存到現在完好不損者鮮見,有些好題材好品種章,如果品相不佳,其收藏價值便大打折扣。照老藏家的話講,收藏品玩的就是品相。像章如果磨損嚴重或殘缺不全無疑是廢銅爛鐵。品相是制約像章價值的關鍵因素,隻有好品相的才有好價錢。
套章。和郵票一樣,毛澤東像章也有成套系列,如詩詞章、根據地章、樣闆戲章等。枚數量最多的一套是遼甯省沈陽市革委會成立時制作的像章,全套共計125枚。成套章一般具有連貫性、完整性和故事性,設計巧妙,裝潢精美,備受收藏者青睐。
特殊材料章:制作毛澤東像章的材料有很多種,據統計有上百種之多。常見的有鋁、有機玻璃、搪瓷、瓷、玻璃、塑料、銅、夜光料、鋅、鐵皮等。也有極少量是采用金、銀、玉、貝殼、橡膠、竹、象牙等材料。後者由于材料珍貴,制作技術複雜一般生産量稀少,大多已成為收藏珍品。
特殊造型章。毛澤東像章的造型也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較為稀少的如紅旗形、扇形、菱形、國徽形等比較珍稀。像章圖案全身像、正面像、雙人像、多人像和臉朝右者較難得。
中國哪些郵票最值錢 圖片
中國比較值錢的郵票有天安門放光芒錯票、紅印花“小字當壹圓”郵票、綠衣紅娘郵票、大龍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
1、天安門放光芒錯票
1956年6月15日發行的特15《首都名勝》特種郵票,全套5枚,其中第三枚“天安門”(俗稱“放光芒”),郵票印成後在審查中有人提出天安門不偉大,天空“陰沉”、“沉悶”,天安門上空“有如暴風雨來臨”,如同發生“大爆炸”,等等。
6月9日郵電部決定這一枚暫停發行,并于6月12日急電全國各局收回此票,但個别局已提前出售,約700枚流入社會,由于存世稀少,成為新中國珍郵。這枚天安門放光芒錯票價格:約合人民币約100萬。
2、紅印花“小字當壹圓”郵票
紅印花原是一種印花稅票,清代郵政加蓋改值後,當作郵票使用,稱為紅印花加蓋票,1897年發行。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為适應開辦郵政新業務及使用高面值郵票的需要,清代國家郵政将上海海關倉庫中的紅色三分銀印花票加蓋文字改作郵票。加蓋“大清郵政”及中、英文面值。
紅印花小字當壹圓被列入中國珍郵“前四寶”之一,曾經是中國最值錢的郵票,跻身世界珍郵行列,但近年陸續被新中國的文革珍郵超越,讓出了王者寶座。2009年,一枚1897年紅印花3分“小字當壹圓”郵票,在香港以258.75萬港元(約合人民币210萬元)拍出。
3、綠衣紅娘郵票
綠衣紅娘”是紅印花加蓋“暫作貳分”票的試蓋樣票,也稱紅印花小字2分綠色加蓋票。因用綠色油墨加蓋在紅印花原票上,而被雅稱為“綠衣紅娘”。
此票為試色樣票,僅有少量流出,最早于1942年在上海出現,集郵家從一位外國人手裡購得後,即撰文在郵刊進行介紹,引起轟動。之後,招引了許多郵迷對它愛慕和追求,使其身價非凡。
4、大龍郵票
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代海關試辦郵政,中國開始發行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圖案中的“大龍”兩目圓睜,騰雲駕霧,呼之欲出。
一套大龍郵票包括“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挂号郵資)三種共三枚。
在2015年的香港拍賣會上,35枚5分銀大龍郵票以總價625萬港元成交。而全套大龍郵票成交價更是高達2000萬元。
5、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
“山河一片紅”郵票是我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為慶祝“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設計,但為正式發行的一套郵票。此枚郵票據傳存世僅見八枚,極為珍罕。
《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先生說,第一次看見“大一片紅郵票”是在幾十年前的北京一個藏家那裡,當時正好有藏家出價85萬元要買。
第二次,則是在一場郵展前,有一個郵商請萬維生去鑒定,據稱開價153萬元。第三次,“大一片紅郵票”在香港正式拍賣,萬維生剛好出席了這場拍賣會,最後,郵票拍出368萬港币高價。
紅色收藏哪些是極品
紅色收藏中的極品包括:馬背紅皮書系列書籍、偉人簽字和命令文物及早期的軍功章等珍貴收藏品。
以下是具體解釋:
紅色收藏特指中國共産黨時期的藏品收藏與珍藏品保護活動中的一種所收集品的稱謂,作為承載我國獨特曆史和紅色記憶的重要載體,其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中一些極為稀有且珍貴的收藏品更是備受矚目。在這些藏品中,馬背紅皮書系列書籍是極具價值的收藏極品。這類書籍不僅紙張珍稀,印制工藝考究,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包含了重要的黨史資料,是研究曆史的重要參考。
另外,偉人簽字和命令文物同樣被視為紅色收藏中的珍品。這些收藏品上往往有重要曆史人物的親筆簽名或重要命令,它們不僅代表了特定的曆史事件,更是曆史的見證。這些簽名和命令往往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例如一些早期的重要領導人的手稿、信件或者批示等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此外,早期的軍功章也是紅色收藏中的極品之一。這些軍功章代表了早期革命軍人的榮譽和功績,是紅色時期軍事曆史的重要見證。由于早期軍功章的制造材料珍貴、工藝精湛且數量稀少,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曆史意義。這些軍功章往往伴随着動人的英雄事迹和紅色故事流傳于世,是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所列出的僅為部分典型的紅色收藏極品,實際上紅色收藏品種類繁多,還包括其他一些珍貴的文物和資料,如早期革命根據地頒發的證件、票據等。這些藏品都是紅色文化和曆史的寶貴遺産,對于研究和傳承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