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齊白石的第一代第二代弟子裡面有哪些優秀畫家
據我所知白石老人第一代弟子裡面著名有:
李苦禅,善畫鷹,先後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筆墨雄闊、氣勢磅礴、自成風貌。性情直率,喜怒皆形于色,浩然正氣。
李可染,山水畫大師,國畫中西合璧自成一派。江蘇徐州人,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藝術家;1923年入上海美專,1929年入國立西湖藝術院,後拜齊白石、黃賓虹先生為師;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王雪濤,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曆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著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
其它還有梅派始祖京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等。
第二代弟子江蘇陳大羽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1946年拜齊白石為師,緻力于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兼及山水、書法、篆刻。長期擔任中國畫教學工作。曆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陳大羽畫集》、《陳大羽書畫篆刻作品集》等。
中國當代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首先啊,
現代,是從1919到1949
當代是從1949年至今
再次聲明,這些是我從别的回答裡拿過來的。。。
傅抱石:(1904-1964)江西新喻人,早年留學日本,攻東方美術史學。由于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解放前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出版有《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中國山水人物技法》、《中國繪畫理論》、《石濤山人年譜》、《羅馬尼亞寫生集》、《捷克斯洛伐克寫生集》、《東北寫生集》、《浙江寫生集》等。又精篆刻,并有《印譜》行世。其代表作有《蘭亭圖》、《麗人行》、《九歌圖—湘夫人》、《江南春》、《待細把江山圖畫》等。一九六五年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黃賓虹:(1865-1955)現代傑出畫家。名質,字樸存、樸岑、亦作樸丞、劈琴、号賓虹、别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幼喜繪畫,課餘之暇,兼習篆刻。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曾從鄭,陳崇光等學花鳥。後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報社、書局任職,從事新聞與美術編輯工作;後轉做教育工作,先後任上海各藝術學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七十歲後,後畫作品,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他的書法“鐘鼎”的功力較深。其著作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畫學編》、《金石書畫編》、《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輯《美術叢書》并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李可染: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于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緻力于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将"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于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李苦禅簡介:(1898-1983)名英,字苦禅。山東高唐人。1925年就學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不久為藝術大師齊白石知遇,欣納門下,開始學習中國畫。畢業後曾先後在北京師範學校、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建國後,曆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第六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等。一生從事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六十餘載,對花鳥大寫意畫具有特色,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技法,筆墨雄闊,氣勢磅礴,自成風貌。傳世作品有,《盛荷》、《群鷹圖》、《蘭竹》、《芙蓉》、《秋節風味》等。1978後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畫輯》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畫集》影印本。
黃胄簡介:原名梁樹年。1925年3月生,河北省蠡縣人,早年參加革命,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
黃胄從師趙望雲,一直生活在西北,成為專業畫家,擔任西北師院美術系講師,後到總政任創作員,現為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1997年春去世。
他創作的《洪荒風雪》獲第六屆青年聯歡會金質獎章,出版有《黃胄作品集》、《百驢圖》、《黃胄新作選》等。
黃胄是富于獨創精神的畫家。在中國畫走向現代的進程中,黃胄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不是經由文人畫家的道路,也不是從學院訓練的途徑,而是以生活為依托,從創作實踐中闖出一條寬廣的道路,給同時代學習中國畫的青年人以巨大的影響和鼓舞。
黃胄是人物畫的大手筆,極善于畫大畫、畫人物衆多、場面熱鬧的大場面。他前後創作的那些輝煌巨作構成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他堅持現實主義創作道路,歌頌勞動、歌頌力量、歌頌奮發進取的精神,顯示出豪放、壯美的審美基調,既出自畫家積極、樂觀的天性,也是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的反映。
齊白石的第一代、第二代弟子裡面有哪些優秀畫家
齊白石弟子不少,有影響力的有李苦禅、王雪濤、李可染、婁師白、王鑄九、許麟廬、新鳳霞等。
這裡面真正繼承了齊派大寫意精髓并形成自己風格的人物首推為李苦禅。
王雪濤、李可染也都各領風華,成就卓著。
李可染将西畫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做出了富有意義的開拓,近十年在拍賣市場上有着很高的成交價。
第二代弟子裡比較突出的有康甯、郭石夫、崔如琢、毛貞元,這幾個畫家在當今大寫意國畫上都已卓有成就,獨樹一幟,這幾個也基本都是李苦禅的弟子。
當代著名書畫家有哪些人
1,範曾
範曾,字十翼,别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2,黃永玉
黃永玉,筆名黃杏槟、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3,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順,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代表畫作有《漓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4,許麟廬
許麟廬,又名德麟,山東煙台蓬萊人,1916年10月19日生。國畫家、書法家、書畫鑒賞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5,吳冠中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吳冠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許麟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可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永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範曾
齊白石弟子有哪些
齊白石的弟子很多,具體數目不詳,其中著名的有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濤、王漱石、王鑄九、許麟廬、陳大羽、李立、婁師白、張德文、蕭龍士等,三子齊子如、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也是齊白石的弟子。
一、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傑,改名英,字超三、勵公,山東高唐人,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出身貧寒,自幼受到家鄉傳統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藝術征途。
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鷹圖》《松鷹圖》《蘭竹》《晴雪圖》《水禽圖》。1978年出版《李苦禅畫輯》。
二、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順,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晚年用筆趨于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代表畫作有《漓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三、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号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曆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著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
四、王漱石(1919~2009年)書畫家,美術教育活動家,地理學家,藝術大師齊白石弟子。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王羲之研究會理事,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報國書畫作家協會會員。四十年代畢業于日本藝術學院,五十年代拜國畫大師齊白石為師。
五、王鑄九,原名鼎,号兩石,字嶦農。男,漢族,河南舞陽人,1922年畢業于師範學校,1929年到北京拜齊白石為師習畫。
作品繼承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寫意派大師的優良傳統,受吳昌碩、齊白石影響尤深。融書法、篆刻之筆法、刀味入畫,筆墨縱放,筆力雄健,剛柔相濟,骨氣奪人,給人以綿裡藏針的感覺。
創作以寫意花鳥畫為主,作品常以農家作物為題材,筆墨老辣,深厚華潤,筆簡意赅,具有深厚藝術創造力和濃郁的時代氣息。其作品洋溢着蓬勃生機和活力,格調高雅清新。代表作有《葫蘆》、《石榴圖》、《松鷹圖》、《葡萄》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齊白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苦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可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雪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漱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