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紫砂壺的種類都有哪些
紫砂壺是一款實用的飲茶器具,也是具有監賞價值的藝術品。它的外在價值是實用器皿,而其内在的價值則是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品。
紫砂泥是紅泥(朱砂泥)、紫泥、團山泥(本山綠泥呈米黃色)的總稱。
這三種泥由于礦區、礦層分布的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交差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豐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則富有變化;以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珠砂紫、水碧、沈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諸色。
以結構命名則有光貨和花貨之分
傳統的紫砂光貨代表作品有“掇球”、“掇隻”、“仿古”、“提梁”、“石瓢”和孟臣壺等多種。在宜興紫砂史上,大彬梁壺,陳曼生與楊彭年合作的石瓢壺、方壺,邵大亨的掇球等都享譽一時。
當代壺藝泰鬥、一代宗師顧景舟大師的石瓢、漢铎、仿古、藏六壺、提璧、僧帽壺等作品也都是紫砂光貨名作的典範。
而花貨,是把自然界動植物的自然形态,以浮雕、半浮雕和圓雕等裝飾設計成仿生象形造型的紫砂壺。花貨采用提煉取舍的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突出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學價值的部分
目前我國的紫砂陶藝主要産地在陶都宜興,另外長興等地的紫砂壺在造型和材質上也都屬于宜興大類的。
紫砂壺有哪些
紫砂壺有光壺、花壺、方壺、筋紋壺、陶藝裝飾壺五大類。
1、光壺
光壺是以圓為主,它的造型是在圓型的基礎上加以演變,用線條、描繪、銘刻等多種手法來制作。滿足于不同藏家的愛好。
2、花壺
花壺是以瓜、果、樹、竹等自然界的物種來作題材,加以藝術創作,使其充分表現出自然美和反樸歸真的原理。
3、方壺
方壺是以點、線、面相結合的造型。來源于器皿和建築等題材,以書畫,銘刻,印闆,繪塑等當作裝飾手段。壺體壯重穩健,剛柔相間,更能體現人體美學。
4、筋紋壺
筋紋壺是以壺頂中心向外圍射有規則線條之壺,豎直線條叫筋,橫線稱紋,故也稱“筋紋器”。
5、陶藝裝飾壺
陶藝壺是一種是圓非圓,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種較抽象形體的壺,可采用油畫,國畫之圖案和色彩來裝飾,有傳統又非傳統的陶瓷藝術。
宜興紫砂壺的壺型有哪些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是由幾何圖案變化而來,大緻可分為圓器和方器,合稱光素器。
在光素器的造型基礎上,又演變出了三大類:花器、筋紋器和提梁。
1、圓器圓器的造型基本要求是:圓、穩、勻、正,要柔中寓剛。
質量上乘的紫砂壺圓潤之中要有變化,壺體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勻稱,比例适宜。整體造型給人以端正挺括之感。代表造型有掇球壺、仿古壺、漢扁壺等。
2、方器方器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包括四方壺、六方壺、八方壺、長方壺等,造型講究“方中寓圓”,要求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具有挺秀的陽剛之美。
紫砂方器無論制作成幾方,口蓋必須規劃統一,無論壺蓋轉動到哪個方向,口蓋都應嚴絲合縫。代表造型有傳爐壺、僧帽壺、雪華壺等。
3、花器凡以雕塑技法仿自然界物類形态的紫砂壺都可歸為花器類。
因帶有浮雕、半圓雕或圓雕裝飾,别稱“塑器”。
像“魚化龍”、“龍頭八卦”等壺,仿動物之形為體、為流、為把者,稱“吉獸器”。
像“梅段”、“松段”、“竹段”、“樹瘿”、“束柴三友”等壺,仿植物枝幹、葉片、藤蔓等為形者稱“祥枝器”。
像鼎、尊、爵、笠、鬥、筐等壺型,稱“福物器”。
像“南瓜”、“佛手”、“荷花”、“藕”等壺型,仿植物花、果、實等為形者稱“瑞果器”。
常見交叉搭配、融合貫通,或作樹木形,或作花果形,或作動物形。
4、筋紋器凡以曲面為單元,規律成型的紫砂壺都可歸為“筋囊器”類,實質上是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的“花貨”,又叫“筋紋器”,多以自然花果的抽象、變體、折棱為造型。如“合菊”、“葵花”、“合桃”、“菱花”等。
5、提梁提梁,是安裝在壺身上方,與壺流在一條直線上的壺把。提梁與壺身的重心在一條垂線上,提執省力,不易磕碰,但斟注時不甚便利。
提梁壺比端把壺出現的年代要早。宋代以前飲茶,壺用于煮水,提梁壺置于爐上較為方便。
提梁分素式和花式兩種,素式常用于光器,花式常用于花器。提梁本身的構成,一般分硬提、軟提兩類。其中硬提多見,軟提少見。
紫砂壺的經典器形有哪些
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文形體三大類。這是曆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
幾何形體分為圓器和方器二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
圓器
圓器造型主要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組成。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隽永耐看。掇球壺、仿鼓壺、漢扁壺是紫砂圓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圓器的造型規則要求是“圓、穩、勻、正”。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和諧,勻稱流暢,達到無懈可擊,緻使器型上的标準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
方器
方器造型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種比例的長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幹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曆來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壺、八方壺、傳爐壺、觚棱壺、僧帽壺等造型。方器造型規則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确、勻挺、富于變化。方器除口、蓋、的、、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還要求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使壺體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為壺型,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并與壺口嚴密吻合。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
自然形體
塑器造型一般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将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态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種樹樁形造型,或者是在圓器及方器選型上運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的部份,如壺的嘴、把、蓋、鈕,或者是在造型的顯見部位施以簡潔的堆雕裝飾。壺體上這些堆雕,總是要求甯簡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達到視覺上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适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着意于風格潇灑”。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劃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铿锵;秀竹則要求娴靜有緻,俊逸潇灑;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裡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僅應形象生動,構圖簡潔,而且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
筋紋形體
筋紋器造型的特點是将形體的俯視面作若幹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織于精确嚴密的結構之中。這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因此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紋器造型紋理清晰流暢,口蓋準縫嚴密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合。筋紋器形體是從砂器早期的六方形壺的基礎發展而來的。筋紋器壺藝造型規則是“上下對應,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确,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大多數這類壺藝均要求口、蓋、嘴、的、把都必須作成筋紋形,使與壺身的紋理相配合。這也使得壺藝和壺體與壺蓋結合上要求有如精密之機械。每一等份、每一壺口半圓線、弧線等都要計算得十分精确。其工藝手法的嚴謹程度,達到了無比嚴密的程度。近代常見的筋紋器造型有合菱壺、半菊壺等。
紫砂壺這三類造型的形制,幾乎包羅了自然界與世間各類可創性的形體。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别豐富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砂壺兼有兩種甚至三種形體造型,這種造型方法就是在圓形、方形壺上再裝飾着别的形體,如掇球壺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的結合;四方竹段壺既是筋紋形體又是幾何形體與自然形體的造型;六方掇球壺乃是自然形體與幾何形體和筋紋形體的統合。
紫砂器的各種形體是在方器、圓器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這就是數百年來無數藝人創作經驗的累積。現在紫砂工藝又繼續在早期砂器基礎上不斷地承襲與發展,将紫砂藝術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實乃當今紫砂藝術收藏家所樂見。
中國四大名壺是哪些
海峽三通壺名壺</A>
“海峽三通壺”名壺</A>以傳統的唐羽壺形為基礎,融入現代書法等藝術元素,寓含了海峽兩岸人民盼望早日實現“三通”的時代主題。該名壺</A>由海峽兩岸三大名家聯手打造,台灣崇德聯誼會執行長、著名藝術家、收藏家陳義鷹先生設計此名壺</A>壺形,海峽書畫研究院院長、著名書法家遊嘉瑞書法篆刻“海峽三通”,著名陶藝家趙小玉制作。此壺于2006年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一屆“奧運中國�6�1茶</A>香世界”紫砂壺</A>名壺</A>評比活動中榮獲“壺王”獎。
2006年11月19日在金秋海西名家藝術品拍賣會此名壺</A>拍得人民币8,000元。
申奧第一壺名壺</A>
,保健茶</A>; 2007年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二屆“人文奧運�6�1茶香世界”紫砂壺名壺</A>評比活動中“申奧第一壺”名壺</A>榮獲金獎。“申奧第一壺”名壺</A>壺嘴像是一個橫着的阿拉伯數字2。申奧第一壺名壺</A>圓乎乎的壺身加上圓圓的壺鈕,猶如兩個重疊的數字0,又像一個數字8。這些數字寓意着2008北京國際奧運會。此名壺</A>由東南亞收藏聯誼執行長陳義鷹提出構想,東南亞收藏聯誼主任陳緯作草圖設計,交由宜興陶藝家張克強制作,海峽書畫研究院院長遊嘉瑞題刻,可以說這是一件集體創作的珍品名壺</A>。
2007年11月30日在中國名家書畫慈善義務拍賣會上此名壺</A>拍得人民币6,800元。
奧運中國壺名壺</A>
2008年6月28日該名壺</A>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三屆“人文奧運�6�1茶香世界”獲金獎,此名壺</A>由海峽書畫研究院院長遊嘉瑞題刻、福建省茶葉</A>學會“紫藝堂”主任陳緯設計、著名陶藝家張克強制作。“奧運中國壺”名壺</A>祝福北京奧運,2008年6月29日在北京國際新聞中心紫藝堂主任陳緯将此壺贈予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杜巍。
2008年7月29日在福州香格裡拉大飯店此名壺</A>拍得義賣人民币5,800元。
海峽兩岸情名壺</A>
2007年11月3日海峽兩岸情名壺</A>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二屆“人文奧運�6�1茶香世界”名壺</A>紫砂類評比中榮獲金獎,此名壺</A>由海峽書畫研究院遊嘉瑞院長題刻、東南亞收藏聯誼陳緯主任設計、制作。
2008年6月29日現代名人藝術品拍會此名壺</A>拍得人民币8,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