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藝品有哪些(古代工藝品有哪些種類)

biang 中華百科 663

本文目錄

  1. 荷包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傳統手工藝品,荷包有何意蘊
  2. 唐朝有哪些工藝品
  3. 中國古代工藝品有哪些

荷包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傳統手工藝品,荷包有何意蘊

荷包是中國古代一種出色的傳統手工藝品,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和審美價值。從先秦時期開始,荷包就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無論是在民間、官僚階層還是皇室貴族,都廣泛使用。到了清朝,荷包的制作和佩戴達到了頂峰。荷包的用途十分廣泛,既可以用來盛物,也可以用來裝飾服飾,甚至還可以用來熏香。荷包不僅是一種實用的物品,還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荷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那時“荷包”一詞開始廣泛使用,指的是随身攜帶的小型容器,也有容臭、佩囊、荷囊、香袋、香纓、佩帏等别稱。荷包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那時民間已經開始佩戴“囊”,并在囊中存放小物件,也有置香草以驅蚊蟲的做法。最早的相關記載出現在《詩·大雅·公劉》中,“乃裹餱糧,于橐于囊。”其中的“橐”和“囊”即荷包。佩戴“囊”也是中國古代服飾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禮記·内則》中“男鞶革,女鞶絲。”規定了男女在古代“囊”的材質選用,男用緯,女用缯才符合禮儀規範。後來,“囊”還成為官員制服的重要身份象征。《晉書》曾記載“八坐尚書荷紫,以生紫為拾囊,綴之服外”。“荷紫”“拾囊’即荷包。唐朝亦有用金、銀絲線等不同材質的“魚袋”作為官階的象征。其中,用以放置香料一類的荷包,發展成為另一古代重要手工藝品——香包,即香囊。唐朝時期,開始出現金銀香囊,制作精巧,玲珑美觀。“小”荷包中的“大乾坤”荷包所收納之物多是日常使用的錢币、鑰匙等,體積較小且便于随身攜帶的物件。更能放置各種香料,作為随身攜帶的香薰。如此實用的荷包亦有精美的藝術風格。荷包的造型豐富多樣,刺繡圖案精美别緻,極具欣賞價值,是理想的服飾點綴之物。看似體量簡小的荷包,内中卻自有一番“大乾坤”。盛物收納在古代,荷包屬于個人的私有物品,所收納之物亦是其主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且易散落的重要之物,随身攜帶,方便取用。所盛之物主要有錢币、鑰匙、印章、手帕、汗巾、票據、首飾、香料、針線、煙絲、扇子等物件。所盛之物根據荷包佩戴者的性别、身份地位等不同因素而有所異同。例如,古代女子荷包中多是香料、手帕、首飾、針線一類的物件,而票據、煙絲等多為男性佩戴者的所盛之物。服裝飾品中國古代的服飾以寬大的平面裁剪為主,款式的變化不大,甚至沒有多餘的地方可用于藏納物品。荷包的出現,解決了古人服飾裝飾的審美需求與随身攜物的使用需求,成為古代服飾的點睛之筆。制作荷包的布料顔色豐富多彩,且整體耗材不多,可以滿足古人對不同顔色及款式的服裝的搭配需求。此外,荷包上往往繡制有秀美的圖案,包括花鳥、草木、蟲魚、人物故事以及祥瑞紋樣等風格各異的圖案,可以裝飾各式各樣的服裝。在清朝,荷包成為女性服飾裝飾的不可缺少之物,常被她們系在衣服的大襟口之上。随身香薰先秦時期,古人便将香草放入所佩戴的“囊”中,驅避蚊蟲。随着發展,荷包中放置香料亦增添幾分雅緻的意味。尤其是受曆代上層階級和文人雅士皆追求焚香、制香的生活格調的影響,人們對荷包所盛香料越來越講究,更有選用有香薰療效的中藥材作為香料。這類的荷包逐漸有一個專屬的名字——香囊。香囊同樣繼承荷包的藝術特征,兼有熏香、裝飾之用。香囊除作為配飾外,還常被有講究之人懸挂于帷帳和馬車之内。寶馬香車,不外如是。唐朝出現的金銀香囊,形制更加精巧,甚至成為宋代婦女用來系“帔”,即披肩,以防披肩滑落。荷包蘊含的藝術特征實用且多變的造型藝術荷包的造型可謂千姿百态。這皆受荷包的佩戴者性别、佩系位置以及所盛之物的影響而形成。荷包的主要造型有圍腰荷包、抱肚荷包、搭鍊荷包、系佩荷包,男女皆可使用。圍腰荷包有包蓋,為貼合人體腰部,多有切角。抱肚荷包無包蓋,開口朝上。搭鍊荷包多可折疊,放于腰部或口袋之中,亦可橫搭在馱物的牲畜背上。荷包的設計,出于方便佩戴者盛物取物的考慮,大多是敞口束頸,亦有設有袋蓋的荷包,内系暗扣,不易使物件遺漏。其中,系佩荷包多系于腰間,且形制最為豐富,有方角、縮頸、掐腰、圓口、雞心形、植物形态、動物形态等。絢麗多彩的顔色搭配藝術荷包最大面積的顔色是縫制布料的底色,其次是刺繡紋樣的顔色,不同的色彩的選擇及搭配賦予荷包絢爛多彩的藝術風格。先秦以來,我國古代便根據五行衍生出五個顔色系列,而荷包的主要用五色中的玄、赤、青三種。黃色主要見于宮廷使用,民間的荷包中幾乎不見此色。荷包的繡制以單色為主,亦有少部分是多色搭配。單色系列的荷包以烏黑、暖紅使用最多,其次是群青、靛藍,這些顔色皆色彩鮮明,視覺效果強烈。而顔色純度較低的水綠、湛藍、肉粉使用較少。荷包的多色搭配以紅、藍、綠鮮明色調為主,白色、黑色為輔;或者白色、黑色為主色,搭配藍色、紅色等彩色。荷包的色彩搭配具有不同的地域風格,最突出的是南北不同風格的荷包藝術。或是受南方氣候溫潤,風景秀麗,女子性格婉約的影響,南方的荷包藝術風格純淨淡雅,底色多用高明度的淺藍、粉紅、米白等色彩,以冷色調為主,搭配彩色絲線,整體清新雅緻,含蓄秀美。北方荷包多是色彩強烈的大紅、純黑、深藍、橘黃等色,搭配多是對比鮮明、明亮輕快的顔色。呈現出粗狂渾厚、和諧統一的美感。隽逸秀美的紋飾刺繡藝術中國古代的紡織技藝水平極高,與此同時,刺繡技藝也得到長足發展。刺繡極受宮廷貴族的熱衷,甚至設有官方的刺繡制造局。宮廷的追捧也使刺繡技藝在民間盛行。女紅一度成為古代女子的必備技能。刺繡工藝在荷包中亦展現出其技藝的精湛。《舊都文物略》中曾記述清朝荷包的刺繡藝術的繁盛,“荷包巷所賣官樣九件,壓金刺錦,花樣萬千。”荷包的繡制常用的刺繡技藝有平針、套針、輪廓繡等,此外,針腳密集、結實耐用的網繡、辮子繡、打籽繡等繡法亦使用較多。精湛的刺繡工藝賦予荷包秀美的紋飾。荷包的繡制紋樣主要有花卉、草木、鳥獸、山水風景、文字、符号、人物故事等類别。荷包的整體紋樣繁簡有緻、适當留白,與布料底色形成和諧的畫面。繡制紋樣的圖案多是出于個人審美,或傳統祥瑞紋樣,或特殊寓意,或結合實物的聯想等目的,相互組合搭配。荷包并非純粹的繡制品,它有着豐富的的紋飾和精湛的刺繡技藝,一針一線都寄托着不同的情思,有祝福,亦有相思。古代荷包中的情思寄托中國自古在情感的表達上都頗為含蓄,古人心中的“想念”和“愛意”從來不浮于言語之中,詩歌中将情思寫得千回百轉,亦常常寓情于物,委婉含蓄。表白作“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思念作“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而詩歌之外,荷包亦是重要的情思寄托之物,古人皆有以荷包傳達情思、祝福的傳統。每逢節日慶典,人們便互贈荷包,以表達祝福之意。每年歲末,皇帝賜給王公大臣一枚繡制有“歲歲平安”的荷包,算是皇帝作為“上司”對“下屬”的節日祝福。而從古至今,在端午節的傳統中,人們常用盛有香料的三角形荷包送給親朋好友,以表達去五毒、辟邪祟的美好祝願。祝福的直接體現是荷包上富有寓意的繡制紋樣,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是荷包的紋樣中直接繡制有裝飾圖案和表達祝福的文字,諸如“歲歲平安”“福祿壽喜”“長命百歲”“平安如意”“多子多福”等祝福文字。另一類是繡制有祥瑞寓意的圖案,來委婉地表達美好祝願,諸如象征“多子多福”的葡萄、蓮花、石榴等多籽果實紋樣;象征夫妻

唐朝有哪些工藝品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犷有力。

唐刀在漢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采用漢刀的“百煉鋼”的鍛造工藝,并且改善了在鍛造時對鋼材裡雜質的處理方法,并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唐刀外硬内軟,擁有極強的韌性。在改善鍛造工藝的同時,唐刀的外觀上也有很大的改進。唐刀去掉了漢刀刀首的扁環,讓刀身加寬,并且延長刀柄,使唐刀可以雙手持握。

中國青花瓷最早出現在唐代,唐代的鞏縣窯就開始使用含有钴的藍釉彩來裝飾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制作還不成熟,而且随着鞏縣窯的衰落還一度中斷。中國的青花瓷在唐宋開始萌芽,到了元代後期,由于國際上對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并且得到了來自于波斯的優良青花料蘇麻離青,中國的青花瓷器才開始成熟并被規模生産出來。

漢唐時期的竹雕,目前見到較早的器物,是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木的雕有龍紋的彩漆竹勺。這件浮雕龍紋髹漆竹勺,全長65厘米,以竹為胎,器表髹黑、紅兩色漆。勺柄近頂端一段為紅色,浮雕一條烏黑的龍,形象生動古樸。及至晉代,便出現了竹制的筆筒。據古書記載,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所用的斑竹筆筒就十分精緻。王獻之的這隻筆筒,外形酷似鐘——古代用于盛酒的一種圓形壺,竹器表面有斑紋,就像是裘皮,王獻之稱之為“裘鐘”,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這也反映出當時所制的竹筆筒上,還未普遍出現人為的雕刻工藝。

唐卡是在松贊幹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即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曆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唐卡類似于藏族地區的卷軸畫,多畫于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制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于懸挂,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并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缂絲、刺繡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繪制極為複雜,用料極其考究,顔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豔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唐卡在内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曆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着西藏的文明、曆史和發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拟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的無限熱愛。

中國古代工藝品有哪些

中國古代工藝品有:瓷器、織錦、玉器、漆器、景泰藍等。

一、瓷器

瓷器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從最早的青瓷到彩瓷,瓷器工藝曆經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瓷器以其細膩、潔白、潤澤的質地和豐富多彩的裝飾風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織錦

織錦是一種精美的紡織工藝品,以織造細緻、圖案精美而著稱。中國古代的織錦工藝有着悠久的曆史,如著名的絲綢之路就見證了古代中國織錦的繁榮。織錦以絲綢為原材料,通過複雜的織造工藝和精美的圖案設計,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玉器

玉器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的另一種重要類别。玉器工藝曆史悠久,技藝精湛,以玉石為原材料,經過雕刻、琢磨等工藝,制作出各種器皿、飾品和擺件。玉器以其溫潤的質地、精美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珍品。

四、漆器

漆器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工藝品,以漆為原料,經過複雜的工藝制作而成。漆器具有質地堅固、色彩豔麗、光澤度高等特點。在古代,漆器被廣泛用于家具、器具、工藝品等領域,展現出了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獨特魅力。

五、景泰藍

景泰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工藝品,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精湛的藝術風格而聞名。景泰藍以銅胎為原材料,通過燒制、打磨、鍍金等工藝,制作出各種器皿和飾品。其色彩鮮豔、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