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佛珠怎麼換盆 都有哪些步驟
佛珠的生長速度非常的快,為了讓它更好的生長,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需要為它換盆,那麼佛珠要怎麼換盆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佛珠換盆的方法:換盆時間
佛珠的根部生長的速度很快,所以一般每隔一年左右我們就需要為佛珠換一次盆,否則就會影響佛珠的生長,一般換盆的時間最好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的溫度比較适宜,有利于佛珠盡快的服盆。
準備土壤
佛珠喜歡排水、透氣的土壤,所以我們最好用大顆粒的土壤加上腐葉土混合,這樣的土壤有着比較充足的養分,而且還有非常好的排水性。
開始換盆
花盆之間的一周時間我們不要給佛珠澆水,然後輕輕的将佛珠取出來,注意不要傷到葉片,然後需要對根部進行修剪,将那些幹枯腐爛的根部都剪掉,然後對傷口進行消毒,晾幹傷口之後将佛珠放到新的盆中就可以了。
移盆澆水
如果我們在移盆之間已經對土壤澆過水了,那麼移盆之後就不需要澆水了,如果沒有澆水,那麼我們先将佛珠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适應兩天,然後再澆水,這期間不要被太陽暴曬,否則佛珠很難服盆。
我們通過以上關于佛珠怎麼換盆都有哪些步驟内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佛珠怎麼換盆都有哪些步驟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佛珠的種類有哪些呢
在佛教中,以“七寶”所制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七寶的名目,諸經中說法各有不同,《般若經》說有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琥珀、珊瑚七種。佛珠的質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寶”以外,可用五大類别加以劃分:
菩提類
菩提子,恐怕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了。其實,菩提子并非菩提樹所結的果實,而是指一種産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體相狀是:
春天長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色花,呈穗狀,夏秋之際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琅質。因多用念佛之數珠,故又稱菩提子。木本者為其别種,我國唯天台山有之,稱為天台菩提。[20]
而現今,“菩提”早已是一個通稱了,代表着“覺悟”的含義。《大唐西域記》雲:
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21]
而以菩提來命名的佛珠質料,總計有三十多個品種。這其中有依産地來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紋理來命名的,如星月菩提、鳳眼菩提等。攜帶一串菩提佛珠,是會給人增福無量的。《佛說較量數珠功德經》說:
若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22]
正因為菩提子有如此深遠的含義,因此通常将許多的佛珠皆命名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菩提子的種類
1、菩提,是梵語bodhi音譯,是覺悟、智慧、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悉道,菩提即為覺悟,成就佛果之意。據佛經記載,用菩提子念佛,可獲無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一無論顯密都是如此。顯宗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有鳳眼菩提多一些。
2、太陽子,為熱帶産的一種紅褐色堅硬果實,每粒上都有一小白點,看起來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紅褐色如同太陽之火,故名為太陽子。佛教稱太陽神為曰神。佛教密宗的主尊為大曰如來,他随緣化現于世,破諸黑暗,開顯菩提心,光照衆生。太陽子,驅邪消災,帶給人十吉祥、安康。用以做佛珠或單粒佩拎,既有助修行,又美觀大方,增加氣質。
3、月亮子,為熱帶産的一種深灰色堅硬果實,每一粒上都有一淺褐色圓點,如月挂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涼明潤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陰柔,吉祥和平安。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一類,但比星月菩提堅硬。因每一粒狀如金蟾,故名金蟾子,可聚宅增慧,帶來安甯、吉祥。可用以制作佛珠,單粒或幾粒挂件,給人帶來幸運。
5、緬茄,是一種稀有的熱帶果實,形同茄子。于後堅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黃色,扁圓而長,大小不一。緬茄本身的特有形狀,就有一種誘人的魅力。據講,緬茄可驅魔避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曆來為收藏家所珍愛。可以用一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來,挂在身上,可作為飾物、佛珠,由于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變人的磁場,帶來吉祥、安康。
6、五眼六通,是一種不尋常的果實,蒂落後,頂部有五個小孔,看似五個小眼睛,首尾貫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稱為“五眼六通”。“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種能力:“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智證通。前五通各種修練都可達到,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是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此種佛珠,涵意豐富。
7、仙桃,中國古代傳說桃木可以驅鬼,桃梗以可禳惡,桃符可以避邪,而桃核,質地堅硬,又同時具有上述功能,雕刻後制成的佛珠其能量不凡。蟠桃相傳是王母娘娘所種植的仙桃,可延年益壽。故蟠桃又稱仙桃。蟠桃果核形狀扁圓,表面上有許多凹凸不規則紋理,不需任何雕琢,饒有别緻。蟠桃核呈古銅色,古色古香的韻昧很足,制成的佛珠别具一格。
8、“滿貫”,用椰子蒂制成的佛珠,極其罕見。椰蒂獨具特色,冬天不冷手,夏天不畏汗漬。這種椰蒂手串,有人給他起名為“滿貫”,大有意思。
9、天意子,天意子是一種奇特而堅硬的果實。扁圓的形狀,隆起辦辦的曲脊,看似蟠桃,又像細小的蕃瓜。佛經裡有天意樹,此樹随天意而轉,悉遂所求。天意子便有其特殊的含義,用此珠修練,順遂天意;随意佩帶,可增福慧。
10、金剛子,金剛子據佛教書籍介紹謂金剛樹所結之子,也有說是菩提樹所結之子,甚為名貴。金剛,則為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之意,有可摧毀一切邪惡之力。密宗修練練金剛部寸須用金剛子念珠。金剛子佩帶身上,驅邪避禍之力較強,可增吉祥。
11、阿修羅子,阿修羅是古印度諸神之一,漢語譯為“無端”,因其相貌醜陋之故。阿修羅,又是“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之一。阿修羅子因形狀其特而命名,具狀為扁圓、起棱、狀似心形,而首尾稍尖的果實。阿修羅子,本身具有特有的能量,助于修行。
12、陀羅尼子,是一種較少的堅硬果實。陀羅尼的意思為總持,謂能總攝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記憶能力,總持諸佛菩薩之功德,使一切善法生長,一切惡法不生之意。陀羅尼子的佛珠,持之念佛,有集善法,抑惡生的意思。
13、摩尼子,摩尼意為寶珠,據說有消除災難的功能。摩尼子是一種堅硬褐色的果實,表面有許多紋,較為難得。它的驅邪避災的功能較強,佩帶之可助平安富貴。
14、星月菩提,是一種較稀有的植物,質地堅硬,星月菩提外形是乳黃色菩提子珠面布有均勻的黑點,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狀如繁星托月,故名星月菩提。被稱為世界"四大名珠"之一。
15、天竺,是印度的古稱。浙江杭州靈隐山之南有山名天竺山。該山裡生長的菩提名天竺菩提,大小不一,呈橢圓形,外表有不規則斑裂紋,天竺菩提有典雅深遂的韻味和魅力。
16、鳳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鳳眼,鳳眼象征祥瑞,用鳳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練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
17、龍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三角狀眼。龍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如“龍象”比喻菩薩的威儀,“龍應”,謂觀音菩薩三應之一。龍梵語音譯為“那伽”,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也是守護佛法的護法。龍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龍眼菩提,是難得之物,即是修練者必備物品。又是驅邪增慧之品。
18、麒麟眼菩提,形狀特殊,每一粒上有一方形眼,整個菩提子呈扁圓形如鼓鼓的柿餅,加上中間的方眼,如同一個個銅錢。麒麟為神獸龍頭,鹿身,身有麟甲,頭上有用,象征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龍眼菩提還難得,是增福慧,助開悟,護修行之上品菩提子。
19、通天眼,為稀有果實種子,呈深灰色,粒上有不規則的小點狀突起物,奇特的是,每一粒上都有一圓形小孔,通天眼便由此而來。據講此珠可吸收人體病氣,常持此珠對增強體質,消除疲勞有幫助。驅除病邪,長保平安,通天眼可助于你。
20、蓮花座,為稀有植物果實蒂,呈棗紅色,質堅硬,每一粒狀似一個小小蓮花座,名稱便由此而産生。據講,此物佩于身上,可保平安,增吉祥又助于修行。
21、蓮花,為稀有植物種子。呈圓錐形,有深褐色、白色兩種。質地堅硬,摸起來稍有刺手,其狀似蓮花,故得而名,蓮花出污泥而染,足成就果位的象征。同時在密宗修練蓮花部時,須用蓮花串珠,對成就菩薩位較有幫助。蓮花佛珠随身,可使人心安氣定,常保清淨。(又分:蓮花高莊蘑菇、蓮花蘑菇、寶塔蓮花)
22、蜜瓜菩提子,為菩提根的一種,未經加工,外表狀似蜜瓜,故而得名。看起來如同一個小小蜜瓜,饒有趣味。因本身即為菩提根,對修練菩提心很有幫助,也可作為收藏品。
23、白菩提根,為植物種子經過打磨加工而成,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略呈淡黃,明潤悅目。佩帶此珠,既助修行,也可消災,還有觀賞價值。
24、天台豆,為浙江天台山獨有特産,樹木所結種子。狀如大偏豆,呈黑色,質地堅韌。據說有驅邪之功能。去天台山者都不會忘記購買用天台豆所制成的佛珠。
25、天台菩提,為天台山木本菩提,呈白色或淡黃争。天台山國清寺為天台宗的祖庭。當年開元三大十即: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将密宗普門大法帶來中國,著名天文學家一行法師曾受不空大師傳法灌頂。一行法師将密法帶到天台,開創天台密宗,實為唐密一脈。故天台菩提子有其獨特特色和深遂内涵。
26、木魚果,為稀有樹木種子,呈棕色有斑點,狀似木龜,故而得名。因木魚本身有警醒迷悟,促人精進之功能,木魚果佛珠不僅因其奇特的外貌,而且更因其深刻的内涵而受到佛教人士的珍愛。
27、桃木佛珠,桃木,中國古代一直傳說可以避邪。用桃木制成的佛珠簡單明快,雖然算不上名貴,但其作用不凡。此類珠曆來受人歡迎。
寶玉石類
寶石,因其顔色鮮豔、質地晶瑩、光澤燦爛、堅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較為貴重。一般來講,比較常見的寶石種類有:水晶、橄榄石、木變石、綠松石、孔雀石、芙蓉石、東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諸多品類。但這些隻能算是次等寶石,遠遠比不上金剛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這四大名貴寶石,因這些寶石異常珍貴,故用這些寶石來制造佛珠,多為皇室或富紳所持用,一般人是無法得到的。如在《虛雲老和尚年譜》一書中,便有關于虛雲老和尚委托寬航法師将某親王所贈的“七色九寶羅漢珠”一串,帶到香港交給岑學呂居士留念的記載。
玉石,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包括許多種用于工藝美術雕琢的礦物和巖石。諸如大理石、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硯石等均屬此範疇。而狹義上講,玉石僅指硬玉(以緬甸優質翡翠為代表)和軟玉(以優質和田玉為代表)二種。由于千百年來,玉石象征吉祥,傳說可以避邪、禳災和帶來幸運,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智、禮、忠、信之道”的影響,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發受到人們的喜愛了。
果實(核)類
果實(核)類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比例。人們随便就可以列舉出不少種類,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剛子、太陽子、天薏子、蓮子、椰蒂、五眼六通等,簡直不勝枚舉。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為果核類的代表,以木槵子、椰殼(蒂)為果實類的代表。
桃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易植而子繁,故被人們廣泛種植。據傳桃木可以驅鬼,桃梗可能禳惡,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堅硬,可以用來雕刻成具有深刻含義的各類佛珠。
橄榄是一種常綠喬木,果實長圓而兩頭尖,因其味苦澀而甘,故有“谏果回甘”之稱。橄榄核堅硬如石,是制造佛珠的極佳材料。
木槵子,亦稱作無患子,是一種生長在高山上的喬木,枝葉如椿樹,其葉對生,初夏之季開黃色小花,其蒴膨大,裂而為三。結實大如彈丸,堅黑如漆珠。因在《木槵子經》中佛陀曾教導波流離王貫穿木槵子作念珠,遂使得後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槵子來制造佛珠,意喻秉承佛陀教誨,無有忘失。
椰,或作“枒”,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果實叫椰子,可用來制造佛珠。據清代袁枚《随園詩話》中說:“近來習尚,丈夫多臂纏金镯,手弄椰珠……。”趙棻在《濾月軒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記載:“乾隆年間,戶部侍郎趙秉沖,精選一串椰子數珠,珍比千狐之腋。”由此可知用椰殼(蒂)來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數百年的曆史了。
竹木類
竹和木都可以用來制造佛珠。竹是一種多年生長的禾本木質常綠植物,柔體而虛中,不易被風雨所摧折,經曆寒暑,枝葉蒼翠不凋,故而古人常把它比作是“臨大節而不可奪”之君子。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類。篁竹,質堅皮白;邛竹,高節實中;箭竹,堅勁中矢,這些都是用來制造佛珠的好材料。
至于木的種類,可以說是不可勝數。用來制造佛珠的一般材質,可用松、柏、桂、椒、桐、梓等,因為松柏後凋,比喻堅貞、壽考;桂椒馥郁,表示拔萃通神;桐為嘉木,鳳凰可栖;梓是良材,用制琴瑟,大都具有一定的含義。但是,比較名貴的木制佛珠,則多選用檀香、沉香、伽南、烏木等珍貴質料。
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焚燒,亦可入藥。如《一切經音義》中注釋說:旃檀,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安身之藥,故名與樂。[23]
時至今日,用來制造佛珠的檀木,以黃檀和紫檀居多。尤其是紫檀,因其木材堅實,紋理細密,色澤紫紅,加之有馥郁的香氣,被列為佛教五香(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羅香、天木香)之一,更為人們所鐘愛。
其它種類
這一項的涵蓋面非常廣泛。可以說,除了上述的珍寶類、菩提類、寶玉石類、果實(核)類、竹木類之外,皆應屬于此項。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漢傳佛教所排斥,卻深受藏傳佛教的喜愛,藏傳佛教甚至還有用人頭骨來制造佛珠的,佩帶或持用這些佛珠,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來。同時,還會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氣氛。
除此之外,還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質料做成的佛珠,這些形态各異的佛珠,也同樣會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思。
佩戴佛珠的好處佩戴佛珠有哪些好處
1、辟邪去煞:與普通首飾相比,佛珠具有非常強大的加持力,能夠幫助佩戴者化解負面的磁場,功效強大的,還能夠對疾病起到緩解的作用。所以體質比較差的,尤其是老年人,是非常适合佩戴的佛珠的。
2、治愈心理健康:佛珠具有消除壓力,讓人身心安樂平靜的功效。對于有些浮躁,精神容易焦慮的,生活壓力過大的朋友來說,佛珠将是他們非常不錯的選擇,長期佩戴的話,能夠讓人内心變得平和,逐漸遠離凡塵俗事的紛紛擾擾,尋找内心深處真正屬于自己的那片甯靜。同時,人也會看淡很多事情,不會斤斤計較,心胸也會更加開闊,活得更加開心自在。
3、佩戴佛珠可以增福增慧:長期佩戴佛珠,可以讓人去除各種雜念和貪欲,這樣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取得成功的幾率都會更大一些。如果内心虔誠,還可以增福增慧,讓大腦更加的敏銳和聰穎。另外,還可以借助佛珠的力量,不斷增加正能量,讓整個人變得越來越積極向上,勇敢無畏以及慈悲善良。
4、福澤增壽:這大概是很多人喜歡選擇佩戴佛珠的原因,佛珠不僅能夠避兇保平安,還能提升佩戴者的綜合運勢。隻要能夠堅持佩戴和修持佛法,就可以得到佛祖和菩薩的庇佑,事業會進行得更加順暢。不說平步青雲,最起碼能夠在職場和薪資上,收獲一定得到增長。财運上,正财和騙财,都可以在自身的努力下,實現不斷積累的夢想。
5、可以提升個人氣場和氣質:佛珠簡潔美觀,既高雅又有内涵,所以也是現在很流行的時尚飾品。尤其在沿海城市一帶,比較受喜愛。很多商業人士都喜歡在手上佩戴佛珠,看上去使人更加有氣場,同時也能夠保平安,增财運。随着中國文化的不斷強大,佛珠也受到很多外國人的青睐。佛珠男女性都适合佩戴。選擇佛珠可以考慮造型小巧精緻的,這樣可以給人感覺時尚有内涵,瞬間提升整個人的氣質。
和田玉佛珠項鍊裡面那些佛珠的數量都有哪些講究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和氏璧的典故,和氏璧是和氏獻給厲王和武王的寶玉,到戰國後期,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後來秦國十分想要得到其,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後來蔺相如以其聰慧的智慧保住了和氏璧。足以見得和氏璧的重要地位。而和氏璧就是和田玉。和田玉文化源遠流長,和翡翠一樣,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和田玉佛珠項鍊中佛珠數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和田玉佛珠項鍊有108粒,54粒,8粒等,顆數不同,含義也不同。
(一)一百零八顆,一百零八顆是最常見的顆數,佩戴一百零八顆的項鍊,可以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求證百八三昧。百八煩惱,總得來說就是指六根各有三種,合為三十六種,再加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二)五十四顆,五十四顆是指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第五十等幾個階位,并且還包括四善根位等等。是信佛人比較事宜戴的項鍊。
(三)四十二顆,四十二顆是指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四十二階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修行上升一段,階位也增加一層。
(四)三十六顆,三十六顆也是比較常見的顆數,但是沒有什麼約定成俗的含義,一般與一百零八顆的含義相同。
(五)二十七顆,二十七顆是指小乘修行中的二十七賢位,既方便攜帶,又方便修仙成佛。
(六)二十一顆,二十一顆佛珠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
(七)十八顆,十八顆又稱十八子,十八指十八界,十八界又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是指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塵是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八)十四顆,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普度衆生,緬懷滄桑。
佛珠數大概就是有以上幾種,顆數的多少其實沒有什麼,關鍵是要心終有佛,時時刻刻警戒自己,善良,樂于助人,有些人雖然手裡把玩着一百零八顆的項鍊,但是心中沒佛,假冒着佛的名義來僞裝自己,着實是令人讨厭。隻要心中時時有佛,佛珠數的多少也不用太講究。
佛珠多少顆佛珠一般都有多少顆
1、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子珠數目随所據經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義。
2、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态。
3、一千零八十顆:按天台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4、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5、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6、三十六顆:無确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于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7、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聖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8、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9、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10、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衆生同一悲仰,令諸衆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