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描寫寫意的詞語
1.描寫“國畫”的詞語有什麼
描寫“國畫”的詞語有:淡逸勁爽、筆酣墨飽、清新淡雅、畫龍點睛、妙筆丹青等。
國畫,又稱“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我國傳統繪畫(區别于“西洋畫”)。主要指以毛筆、墨、國畫顔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筆墨”。
1)筆酣墨飽【bǐ hān mò bǎo】意思是指文章表達流暢,内容充足。
2)清新淡雅【qīng xīn dàn yǎ】指自然舒心的感覺,像和綠茶一樣。
3)畫龍點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釋義:畫龍之後再點上眼睛,原為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借以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内容生動傳神,亦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4)妙筆丹青【miào bǐ dān qīng】指書畫或文字的高手或者神妙之筆。
5)筆酣墨飽【bǐ hān mò bǎo】指的是繪畫書寫時像毛筆吃飽了墨水一樣酣暢淋漓的感覺。
造句:
1、筆酣墨飽:這支曲子筆酣墨飽,自始自終,寫得揮灑淋漓,感情真切。
2、清新淡雅:低下身子我采摘了一朵,花香帶着泥土的韻味,清新淡雅,一如清水裡的浮萍味道,又仿佛是園中牡丹的清芳,夾雜着泥土和青草的混合氣息。
3、畫龍點睛:供桌上之裝飾藝術是彙集雕刻、彩繪、鑲嵌等多樣工藝領域,才能呈現出來的一項器物,其中又以木雕最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4、妙筆丹青:星星點點幾隻白雞,在水面上徘徊,像是一位丹青妙筆疏工幾筆畫出的水鄉葦塘秋意圖。
5、筆酣墨飽: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
2.用恰當的形容詞形容寫意畫沒有很恰當的形容詞可以形容——因為它的意域太深廣。
因為作畫的同時也在寫詩;也在揮毫寫字;也在書法情感;也在用筆墨抒發人的思維想象;也在勾畫生活的藍圖。
下面是yilianyoumo網友對寫意畫的描述:什麼是寫意畫?寫意畫即是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寫意畫多畫在生宣上,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也更能直接地抒發作者的感情。
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參與繪畫,對寫意畫的形成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相傳唐代王維因其詩、畫俱佳,故後人稱他的畫為“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他“一變勾斫之法”,創造了“水墨淡,筆意清潤”的破墨山水。
董其昌尊他為“文人畫”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寫花的枝葉蕊萼,然後略施淡彩,開創了徐體“落墨法”。
之後宋代文同興“四君子”畫風,明代林良開“院體”寫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濃墨淺色,陳白陽重寫實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韻。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寫意畫代已進入全盛時期。
經八大、石濤、李、吳昌碩、齊白石等發揚光大,如今寫意畫已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畫法。寫意畫主張神似。
董其昌有論:“畫山水唯寫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彩色異具,則無筆法。”
明代徐渭題畫詩也談到:“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寫意畫注重用墨。
如徐渭畫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現手法,以撥墨法寫之。元代吳鎮論畫有雲:“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适一時之興趣,與夫評畫者流,大有寥廓。
嘗觀陳簡齋墨梅詩雲:‘意足不求顔色似,前身相馬九方臯。’此真知畫者也。”
寫意畫強調作者的個性發揮。揚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畫不拘常規,肆意塗寫,并以一個“亂”字來表露他們的叛逆精神。
鄭闆橋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濤)或渾成或奇縱,皆脫古維新特立。近日禹鴻胪(之鼎)畫竹,頗能亂,甚妙。
亂之一字,甚當體任,甚當體任。”(《鄭闆橋集補遣》)金冬心畫竹也是喜“亂”,曾言:“用焦墨竿大葉,葉葉皆亂。
”寫意畫多以書法的筆法作畫,同時寫意車的用筆也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形式,所以寫意畫家多半是書法學。如鄭闆橋擅長書法和繪畫,相互參融,以畫法作書,創隸書間于行楷之中的“六分半書”,又以書法的筆法作蘭竹,風格明快勁峭。
清人蔣士铨評曰:“闆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闆橋寫蘭如作字,秀葉蔬花見姿緻。”寫意畫是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藝術形式。
揚州八怪之一的李,喜在畫上作題跋,長長短短,錯落有緻,使畫面更加充實,也使氣韻更加酣暢。“畫不足而題足之,畫無聲而詩聲之,互相為用”(葛金《愛日吟廬書畫錄》),既反映了李繪畫的實際,也體現了寫意畫的基本特點。
近代吳昌碩、齊白石也是兼此四絕的藝術大家。。
3.有關寫的詞語和成語成語
傳神寫照淡寫輕描繪聲寫影開心寫意描寫畫角傾抱寫誠三寫易字輸肝寫膽
詞語
寫定***寫念寫具速寫淘寫特寫聽寫閑寫寫官憲寫寫望寫工寫疏寫形寫像寫潤寫思寫副寫意溢寫在寫寫注寫境寫瓶寫貌寫經寫據寫本寫目隸寫課寫開寫極寫默寫摸寫漫寫描寫鋪寫披寫拼寫染寫鈔寫陳寫補寫暗寫抒寫手寫寫鞚傳寫覆寫敷寫環寫複寫施寫
4.寫意的古詩一、新律五一首
1.東坡吟
傲世世間無天險,
大江東去去不還。
詩情弛騁大江北,
畫意縱橫大江南。
大氣大勢大手筆,
大仁大義大風範。
夢裡兩人常相見,
醒來隻隔數百年。
2.春山伴路圖
欲往何處覓雅訓?
巍巍昆侖皆驚憤。
風裡鲲鵬欺大鳥,
雨中雛燕競輕俊。
今朝我欲乘風去,
大展雄才高萬仞。
橫掃天下邪與惡,
一瀉君子千古恨。
3.雪嶽讀書圖
聖書萬卷任縱橫,
常覺心源極有靈。
狂笑驚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風吹血雨,
豪歌一曲萬裡晴,
獨自遨遊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寫意是什麼意思
寫意是國畫的一種畫法,與“寫實”相對,着意注重表現神态和抒發作者的意趣。
所謂寫意,即“以意寫之”,用粗放、簡練的筆墨畫出對象的形神,“意”在随意、創意、意境。寫意又分大寫意、小寫意和兼工帶寫。
所謂“意在筆先”,作畫之前,畫家對世界的總體看法,也就是他的整體的美學觀,早已凝聚胸中,是幾十年對世界的整體認知的積澱。寫意的最高要求,一筆一畫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命的一次輪回。因此,以寫意為精神的中國造型藝術大境界就是省略細節,關注生命的要害,直追形象之外的精神。
擴展資料:
寫意畫的用筆方法,曆代畫家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意、力、韻、趣”的用筆“四要”。
一、筆意
就是要意在筆先,畫家下筆時要心使腕運,以一種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驅使筆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達意。
二、筆力
屬于用筆技巧,隻要掌握用筆的方法和規律,就能做到。運氣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筆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然後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把全身的氣勁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于筆端,使勁力自然透出筆端。切忌表面的劍拔弩張、火氣十足。
三、筆韻
所謂筆韻,有韻味和韻律二種含意。韻味,就是要求通過用筆的輕重、虛實、剛柔、方圓、徐疾、頓挫等變化,求得畫面的統一與和諧。如同音樂一樣,有一個基調、一個主旋律。韻律是用筆要有運動感和節奏感。
四、筆趣
用筆有趣才能便觀衆賞心飛躍目,獲得美的享受。用筆的有趣,發于無意之筆,求筆的天趣,固然與畫家的能力有關,更重要的是依靠平時的學識與修養及長期的苦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寫意
“寫意”是什麼意思和它相對應的詞是什麼
寫意,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不苛求工細,注重神态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是一種形簡而意豐的表現手法。“寫意”和“工筆”相對,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别的一種,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于工整細緻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