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的妃子有哪些(鹹豐的妃子有哪些人)

biang 中華百科 913

本文目錄

  1. 鹹豐皇帝有哪些妃子
  2. 鹹豐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3. 鹹豐皇帝有幾個妃子

鹹豐皇帝有哪些妃子

端恪皇貴妃

文宗孝貞顯皇後鈕祜祿氏

莊靜皇貴妃

惠征孝欽顯皇後

穆楊阿孝貞顯皇後

孝德顯皇後

璷妃,那拉氏,鹹豐六年六月初九日賜号為璷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璷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晉尊為璷妃。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四月二十一日卒。二十三年八月初十日奉安。

吉妃,王佳氏,正黃旗維翰佐領下園戶清遠之女,鹹豐八年五月十五日賜号為吉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吉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晉尊為吉妃。光緒三十一年(1905)乙巳十月十六日卒。三十三年九月初六日奉安。

禧妃,察哈拉氏,鹹豐九年四月十一日賜号為禧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禧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晉尊為禧妃。光緒三年(1877)丁醜五月十六日卒。九月奉安。

吉妃,王氏,正黃旗維翰佐領下園戶清遠之女,鹹豐八年五月十五日賜号為吉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吉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晉尊為吉妃。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十月十六日卒。三十三年九月初六日奉安。

慶妃,張佳氏,鹹豐九年九月初九日賜号為慶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慶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晉尊為慶妃。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五月初三日卒,十五年奉安。

雲嫔,武佳氏,初入侍文宗于皇子邸,為側福晉。鹹豐元年賜号為雲貴人。二年十一月,冊封雲嫔。五年(1855)乙卯正月初四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容嫔,伊爾根覺羅氏,鹹豐三年三月為容常在,七年賜号為容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容嫔。同治八年(1869)己巳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璹嫔,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員外郎惠春女。鹹豐三年為璹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璹嫔。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三月二十四日卒,終年34歲。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玉嫔,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員外郎惠春女。鹹豐三年為玉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玉嫔。同治元年(1862)壬戌十一月十六日卒,終年20歲。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鹹豐元年為英貴人;二年十一月,冊封英嫔,鹹豐三年十月,降為伊貴人。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降為伊常在,複降為伊答應。六年(1856)五月二十五日,封為玶常在。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瑃常在,鹹豐元年為瑃貴人;三年降為明常在;五年降為明答應;六年為瑃常在;九年(1859)去世。

鑫常在,鹹豐元年為鑫常在;九年(1859)去世。

鹹豐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鹹豐皇帝的後妃:

一、皇後

(1)孝德顯皇後(1831年—1850年),鹹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

(2)孝貞顯皇後(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後。光緒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謎,葬于定東陵。

(3)孝欽顯皇後(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後,名杏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崩逝,葬于定東陵。

二、皇貴妃

(1)莊靜皇貴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麗貴人”。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時年五十有四,谥曰莊靜皇貴妃。葬于定陵妃園寝。

(2)端恪皇貴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統二年逝世,谥号為端恪皇貴妃。

三、貴妃

(1)玫貴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鹹豐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憫郡王,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2)婉貴妃(1837—1894.5.17),索綽絡氏,光緒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終年約五十七歲。

四、妃

(1)璷妃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園寝。

(2)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緒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3)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園寝。

(4)慶妃(1840年-1885年)張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五、嫔

(1)雲嫔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容嫔伊爾根覺羅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3)璹嫔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4)玉嫔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六、常在

(1)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鹹豐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瑃常在,名氏未知。鹹豐九年正月初四日卒。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暫安。

(3)鑫常在,名氏未知。鹹豐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擴展資料

清文宗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了。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鹹豐皇帝急忙帶着他的皇後鈕祜祿氏(後來的慈安太後)和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後來的慈禧太後)以及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去,由恭親王奕䜣留下來向侵略者求和。

1861年8月22日,鹹豐在簽訂《北京條約》後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年号定為“祺祥”。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驸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鹹豐臨終前,又将自己刻有“禦賞”和“同道堂”的兩枚禦印,分别賜給了皇後和懿貴妃,并頒诏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诏書,都要印有這兩枚禦印才能有效。

載淳繼位後,尊先帝皇後鈕祜祿氏為母後皇太後,徽号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徽号慈禧。載淳的母親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是個陰險、貪權、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剛剛坐上聖母皇太後的寶座,就迫不及待地攬權。慈禧先讓人建議,因為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所以要由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實際上是要掌握實權。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奕詝

百度百科-慈安太後

百度百科-慈禧

鹹豐皇帝有幾個妃子

鹹豐共17位妃嫔:

皇後

孝德顯皇後(1831年—1850年),鹹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

孝貞顯皇後(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後。光緒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謎,葬于定東陵。

孝欽顯皇後(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後,名杏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崩逝,葬于定東陵。

皇貴妃

莊靜皇貴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麗貴人”。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時年五十有四,谥曰莊靜皇貴妃。葬于定陵妃園寝。

端恪皇貴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統二年逝世,谥号為端恪皇貴妃。

貴妃

玫貴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鹹豐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憫郡王,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婉貴妃(1837—1894.5.17),索綽絡氏,光緒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終年約五十七歲。

璷妃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園寝。

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緒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園寝。

慶妃(1840年-1885年)張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雲嫔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容嫔伊爾根覺羅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璹嫔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玉嫔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常在

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鹹豐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瑃常在,名氏未知。鹹豐九年正月初四日卒。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暫安。

鑫常在,名氏未知。鹹豐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