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世界上有哪些毒蛇
問題答案不一,共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世界上最毒的蛇有:
神秘而令人恐懼的喜瑪拉雅白頭蛇;
世界最毒的太攀蛇;
裂須海蛇;
納米比亞沙漠測行蛇;
黑樹眼瞪蛇;
非洲的節腳蛇;
北美最長最毒的東部菱斑響尾蛇;
北美西部代蛇等等
第二種說法認為,世界上最毒的十種蛇:
NO.1
最毒:InlandTaipan
中名:兇猛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於乾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NO.2
第二名:KingBrown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學名:PseudechisAustralis
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於樹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3
第三名:TaipanSnake
中名: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Scutellatus
分布:分布於澳洲北部、新幾内亞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於樹林、林地,以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NO.4
第四名:EasternTigerSnake
中名:東方虎蛇
學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於樹林、草原,
以鳥類、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6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環海蛇
學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東北部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於海洋,食物以魚類為主,卵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種虎蛇
學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東部
other:體長約1.2公尺。栖息於樹林、草原,
以兩栖類為食,胎生。
NO.8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學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東南部-塔斯梅尼亞島
other:體長約1.2公尺。栖息於沙丘、海灘、草叢等地,
以兩栖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9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死亡蝮蛇
學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50公分。栖息於乾燥多石的灌木林,
以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10
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鏡蛇
學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1.5公尺。栖息於樹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蟲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第三種答案:
經英國、澳大利亞、蘇聯、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19個國家的科學家評選出“世界毒王”:
1)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它長着一張大嘴,和澳洲方水母栖身于同一水域。
2)巴勒斯坦毒蠍:生活在以色列和遠東的其他一些地方。
3)澳洲泰斑蛇。
4)澳洲褐色網狀蛇。
5)眼鏡王蛇。
6)非洲黑色莽巴蛇。
第四種答案:大番蛇最毒。
說到眼鏡蛇,大家都會談之色變,不過眼鏡蛇比起大番蛇的毒性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大番蛇是陸地上最毒的蛇,它的腺細胞中可産生大約400毫克幹毒素,足以毒死200個人。因為沒有任何藥物可以解這種毒素,所以被它咬後不死的機會幾乎為零。大番蛇還擁有超過5厘米長的鈎牙,是世界上最長的鈎牙。
第五種答案:海蛇應該是最毒的蛇.
海蛇多為神經毒,目前對海蛇的毒性研究的不多,也不像其他蛇毒有血清可以解毒,所以如果中了海蛇的毒是很緻命的危險!
第六種答案: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長1.3米的小型蛇,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隻老鼠。
來自非洲,叫綠曼巴。屬眼鏡蛇科,曼巴屬。是速度最快的蛇類,一口痰足以讓一個體格健壯的100公斤的大漢在60秒内熄火!
“白唇竹葉青”屬蝰科,蝮亞科,竹葉青屬。來“舟山眼鏡蛇”眼鏡蛇科,眼鏡蛇屬。來自中國浙江舟山群島。
它是白色的,是因為遺傳的白化病,治療無效。自東南亞。
血蚺,生活在蘇門達蠟島和中南半島的熱帶雨林裡!夠惡心!
水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類。體長可達8米。而且,還會吃人
變色蛇可以變色巨毒
神秘而令人恐懼的喜瑪拉雅白頭蛇
非洲角蝰,被稱為非洲的死神
養貝爾徹海蛇好啊‘‘!!
可以一次性消滅25萬隻老鼠哦!!
目前世界上約有700種蛇有毒!
眼鏡蛇有哪些
眼鏡蛇一共有20多個品種,品種名稱如下。
眼鏡蛇為眼鏡蛇屬動物的通稱,是眼鏡蛇科的一屬,其成員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一稱,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并不歸為此屬。
世界眼鏡蛇品種大全:
1、南非眼鏡蛇。
2、喙眼鏡蛇。
3、阿氏射毒眼鏡蛇。
4、舟山眼鏡蛇。
5、埃及眼鏡蛇。
6、孟加拉眼鏡蛇。
7、馬裡眼鏡蛇。
8、緬甸眼鏡蛇。
9、非洲森林眼鏡蛇。
10、莫桑比克射毒眼鏡蛇。
11、津巴布韋印度眼鏡蛇。
12、斑馬射毒眼鏡蛇。
13、黑頸射毒眼鏡蛇。
14、黃金眼鏡蛇。
15、努比亞射毒眼鏡蛇。
16、中亞眼鏡蛇。
17、紅頸射毒眼鏡蛇。
18、菲律賓眼鏡蛇。
19、安達曼眼鏡蛇。
20、印度安達曼群島薩馬眼鏡蛇。
21、中南半島射毒眼鏡蛇。
22、馬來射毒眼鏡蛇。
23、蘇門答臘射毒眼鏡蛇。
24、紮伊爾水眼鏡蛇。
25、珊瑚眼鏡蛇。
26、樹眼鏡蛇屬。
27、異眼鏡蛇。
28、眼鏡王蛇。
眼鏡蛇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地球上有多少種蛇類
全世界保有蛇類約2700多種,分布在我國200多種,隸9科66屬;其中毒蛇(venomoussnake)占57種,劇毒類有10餘種。
常見無毒蛇包括王錦蛇、赤鍊蛇、烏梢蛇、滑鼠蛇、灰鼠蛇、玉斑錦蛇、翠青蛇、草遊蛇、魚遊蛇、小頭蛇、水蛇、蟒蛇等。
我國的常見毒蛇有:神經毒類(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血液毒類(竹葉青、烙鐵頭、蝰蛇等)、細胞毒類(眼鏡蛇等)和混合毒類蛇(眼鏡王蛇、蝮蛇、五步蛇)。
蛇有哪些種類
草腹鍊蛇:俗稱草花蛇,小型蛇類,一般體長在半米左右,廣泛分布于南方,多在農田中活動,捕食蛙類和魚類,行動迅速,遇人竄的飛快。日行性,性情溫和,體冷。特别喜食蛙類、樹蛙,偶爾也吃昆蟲。卵生。主要生活于水域附近,栖息于平原、高原、盆地、低海拔山區以及河邊、溪流、山坡、路邊、水田邊、農墾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15至1880米。
白條錦蛇别名枕紋錦蛇、麻蛇。中國北方分布廣泛的無毒蛇。生活力強,耐饑渴。性情比較溫順,行動較遲緩。捕殺小鳥、蜥蜴及小型鼠類為食。它的耐餓能力很強,曾有耐餓18個月的記錄。
滑鼠蛇俗名:烏肉蛇、草錦蛇、長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種無毒蛇。背面黃褐色,體後部有不規則的黑色橫紋。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區,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平原地帶。蛇性情較兇猛,攻擊速度快,捕食鼠類、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赤鍊蛇為無毒蛇,但是要注意,因為其食物中包含蟾蜍,所以進食後口中可能帶有蟾蜍毒液。全長約1米,最大可達1.5米以上。體背黑褐色。因具有60條以上的紅色窄橫紋而得名,以魚、蛙、蟾蜍、蜥蜴、蛇、鳥等為食。
環紋華遊蛇同烏華遊蛇,廣泛分布于華南各省,兩廣地區較常見。較烏華遊蛇體型更大,大者可達到1米5,顧名思義,身上有圈狀環紋,有在溪邊樹枝上曬太陽的習慣,性格兇!
擴展資料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于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于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于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态。
參考資料蛇_百度百科
世界蛇之最有哪些
世界蛇之最的内容有如下:
世界上最重的蛇是綠水蚺,一般約重130公斤,最重的紀錄是250多公斤。它同時也是紀錄最長的爬蟲動物,1907年于巴西的紀錄是62尺。相對來說,網紋蟒是平均最長的爬蟲動物,一般大約都在35尺左右。
還有已絕種的非洲巨蟒,一般都可達12米。最短的蛇是絲線蛇,身長隻有4.5寸,而最短的蟒蛇是生長在澳洲的侏儒蚺,身長隻有12寸左右。
活得最長時間的蛇是紅尾蚺,American費城動物園的一條紅尾蚺是有記錄最老的蛇,它的壽命長達40年3月14天,于1977年4月15日在費城動物園去世。
最毒的蛇是澳洲大班和鈎鼻海蛇,這兩種并列最毒的蛇,也是最毒的爬蟲動物,毒性比帝皇眼鏡蛇強100倍。
最長的毒蛇是東部鑽背響尾蛇,一般約長5- 6尺,個别達7尺9寸。而最重的毒蛇是帝皇眼鏡蛇,在蛇類中體型排第七長的蛇,也是最長的有毒爬蟲動物。
最小的毒蛇是納米比亞侏儒,體長隻有18- 24厘米。
毒蛇品種最多的國家是澳洲,有120種之多,而無毒蛇隻有50種。全國每年約3,000人被咬,其中約有20人死亡。最多蛇咬報告國家在琉球群島,每年每500人便有1人被咬。
被毒蛇咬死最多人的國家是印度,平均每年有10,000- 12,000人死于蛇咬,占全球比率10– 12。